合理使用道歉和“拔刺”

2021-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robot_test_boy

沟通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请求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

一旦对方感觉受到了伤害,或是内心不舒服,沟通就很难再继续下去。

怎样应对这个问题呢?我们要合理使用道歉和“拔刺”。当然,什么时候使用道歉,什么时候使用“拔刺”,是有一定之规的。

道歉:当对方被激怒的时候

当你发现对方被激怒了,这时候如果你也大喊大叫,那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无法继续沟通,很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高情商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他会马上道歉。道歉不是丢面子,更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智慧。

一个真诚的道歉会让对方更愿意接近你、喜欢你,因为对方会从你的角度来理解你、原谅你。要知道,一句“真的很抱歉,我不是故意这样做”,远比“你自己愿意生气,我有什么办法”更让人舒服。

很多人习惯在道歉之后再加上一句“但是……”,这是亲子关系中很多父母最常犯的错误。比如,“儿子,爸爸为刚才的态度向你道歉……”孩子听了这句话,已经基本忘记了刚才的委屈和不开心,可这时候,你为了强调一下,接着补了一句:“但是你也不应该不讲道理……”结果,孩子的开心表情一下子就没了,刚才你的道歉也前功尽弃。

“拔刺”:当谈话还没正式开始的时候

什么是“拔刺”?所谓“刺”,是指对方对你可能不满的地方;“拔”是自己先把这些问题摆出来,拔掉对方心里的刺。

“拔刺”和道歉看上去有些相像,但是两者的用法截然不同。道歉是用在对方已经生气的时候,而“拔刺”要用在还没有开始沟通的时候,你就要先把对方对你可能不满的地方摆出来。

谈话前你可以这样说:“今天我跟你谈这个事,可能会让你很不高兴。”等于先给对方打了“预防针”,这样他就会对要谈的事情有一个心理预期,做好心理准备。

在菜快出锅之前对朋友说:“抱歉,今天的手艺没发挥好,菜做的可能不太合你们的口味。”这时朋友们的心理预期就会变低,但是当他们吃了菜之后,就会发现味道其实非常不错,自然会对你赞不绝口。这就是“拔刺”。这种方法在谈判沟通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看我们周围,很多人在沟通时总是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刻意隐藏起来,不想让他人知道。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刻意隐藏的问题终会浮出来。

一定要记住,在沟通的时候,先要仔细想想这些问题:你让对方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对方觉得你最差的是什么,对方觉得最委屈的是什么……找出这些问题,在沟通之前先把这些问题摆出来,接下来沟通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摘自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的10堂商业课》,侵权必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