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下千余孩童,孙悟空举动反常,却送他们到山野林中,意欲何为?
救下千余孩童,孙悟空举动反常,却送他们到山野林中,意欲何为?
夜深时分,齐天大圣孙悟空驾在半空,唤来了城隍土地、五方谒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等诸法神仙。
如此兴师动众,惊动各路神仙,孙悟空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立刻去办。
各路神仙了解孙悟空的急性脾气,马上各显神通,将比丘国中上千个孩童们,一阵狂风摄到了山野或树林深处。
此前,唐僧师徒们来到了比丘国,在这个国家看到了一个奇异现象:城内街道,家家户户门前都放有一个鹅笼,笼子里装的并非是鸡鸭鹅之类的动物,而是从娘胎里出生的骨肉——未成年的孩子。
比丘国国王贪恋美色,特别是对一位老人敬献的小女子格外宠幸。国王不分昼夜地贪欢美人,时日一长就将自己的身体折腾空了。
“源易缘”注意到,《西游记》神话原著中,国王的精神和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位老人又别出新裁地提出能为国王治病,且可使他长生不老。
只不过,这位老人的要求特别的苛刻和残忍,需要食用1111个小儿的心肝,作为药引。
“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放纵。 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拾九朵玫瑰……”
听过邰正宵这首熟悉的《999朵玫瑰》,却没有听说过国王吃下上千个小儿心肝就可长生不老。
唐僧和孙大圣看到比丘国王如此荒诞无道,感到事非寻常。
于是,他们在向比丘国倒换公文前,就命相关神灵,提前将这些可怜的孩子们转移出城。
后来,我们知道,这位向国王进献美女的老人就是南极仙翁的坐骑——仙鹿,而仙鹿敬献给国王的小女子,更是一只妖艳的狐狸精。
那么,孙悟空为何要将这些孩子都转移到山野或树林之中,而不是直接灭妖救人呢?“源易缘”今天就来谈一谈。
一、事发突然,山野林间要比城内更安全
第二天,唐僧就要上朝倒换西天取经的公文。可是又有这么多的孩子们需要救下。
虽然,孙悟空已知道比丘国国丈不是常人,极有可能是个吃人心肝的妖精,可是对方是何来头,唐僧师徒尚且不知底细。
如果,第二天国王听了劝说还好,万一昏君被妖崇迷心,断然不听,伤了这些孩子们又如何是好?
“大隐隐于林,小隐隐于城!”可见,山野林间要比城内更安全些。
于是,孙悟空提前让城隍土地、护教伽蓝等神灵作法,将这些孩子转移到了城外的山野或树林。
二、拖延时间,暂使国王无物可取
先上朝探明真情,再劝国王行走正道,如果真是有妖崇作怪,那就降妖除魔……
唐僧师徒的思路很清晰,但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真是妖怪作崇,那么妖怪就会有神通。万一劝谏比丘国王不成功,国王或妖精临时起意,对孩子们痛下毒手,事情就不好控制了。
到时候就是想救,也来不及救了。
“不如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教他明日无物取心。”
可见,唐僧师徒考虑的还是十分周全的。
三、打草惊蛇,引出幕后真凶
是不是国王用了国丈推荐的药引,就真能祛除病痛,长生不老?肯定是不能!
孙悟空让各位神仙们将孩子们藏到树林深处,或城外山间几日,还让他们给孩子送些果子吃,不让孩子们饿着肚子。
同时,还让各路神仙作法,不能让孩子们受到惊恐,大声啼哭。
这样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除掉比丘国内的妖邪。
果然,比丘国国丈见上千个孩子一夜之间消失,又向国王进言,眼前的唐僧就是十世修行的真体,吃了他,比那上千小儿的心肝还有用。
国王采纳了国丈的建议,又要取唐僧的心肝做药引,延万年之寿。
西天取经路上,有多少妖魔鬼怪,都想吃上一口唐僧肉,都未能如愿。南极仙翁私自跑出来的坐骑——白鹿,自然也不可能如愿以偿。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中国神话》、《中国民间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