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

母亲的生日

2021-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兰花花

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母亲过过生日。想必是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物质匮乏,连温饱都只能勉强,更不用谈过节日了。

一直到我和哥哥工作成家之后,我们也从农村搬进来城里。大约是九十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们也由原来的吃饱穿暖上升到了吃好穿好,慢慢地也流行起过节了。

说起节日,小时候除了春节和八月十五在一年中比较隆重外,平常也就没有什么重要节日了。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除去我们过的传统节日,不管农历和阳历,每个月都有节日。

比如:“三八”妇女节、“520”、“七夕”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随着过节的盛行,老人和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

以前老人一般到了七十岁后才要办寿宴,小孩子忽略。前几年,国家政策好了,人们的收入高了,假期也多了,不管大人小孩,逢年过节或者谁过生日都喜欢到酒店去大快朵颐。这种现象也成了每个家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但是,近几年好像又流行起“返璞归真”了。人们在钢筋混泥土修建的城市里,每天面对着紧紧张张的工作打卡,有时会感到压力山大。为了放松,假期喜欢到乡村游玩,美其名曰:回归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人们吃多了饭店的大鱼大肉,油腻的饭菜,喜欢上了清爽淡雅的农家乐和粗粮。因此,经常听到这样的笑话:

过去,农村遍地的野菜是喂家里的牲畜,如今,却成了城里人的最爱。过去,农家小院人人嫌弃,如今城里人不惜重金到农村去购买。过去,下饭店是一种炫耀,现如今,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成了一种奢求。

前几天母亲生日,纠结了好几天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后来想起她说过,她的手机用了两三年,也不怎么灵活。于是,在生日前夕给她买了一部手机。

生日当天,我计划再请母亲来家里吃个饭。说起来,有点忏愧。从我结婚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了,几乎很少请母亲到家里来吃饭。

回想起来,主要是因为父亲在我结婚前就罹患疾病,导致行动不便,于是,父母亲除了去医院看病,出门的机会也不多。我们同住一个城市,往往是来了随时就走。

再则,孩子年幼,公婆为了方便照看孩子就同我们一起住。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又生了二宝,家里人口增多,形成诸多不便,似乎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请母亲来家里。

如今,大宝去外地求学,二宝上幼儿园,我前段时间也退休在家,这才和公公婆婆分开居住了。于是,决定生日当天给母亲亲手做顿饭。

小时候,母亲常常教导我,看见别人有好吃的,不要馋嘴,回来告诉我,做给你吃。看见谁穿的衣服好看,母亲就会给我买。从小家里条件虽算不上太好,但也不是很差,我的童年时光过得很幸福。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仿佛一直是中年妇女形象,从未觉得她在一天天变老。尽管母亲现在七十多岁了,但她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很不错,平日里跳跳舞、散散步,不仅无需人照顾,还常常挂念着我,时不时地给我送点吃的。

之前上班、带孩子,每天忙忙碌碌,不知不觉我从母亲眼里的娇娇女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但母亲依然把我当孩子看待。她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如果天气出现大风降温,就会打电话提醒我说:“明天天气要降温了,给孩子穿厚点。”

亦或打电话说:“我又蒸了一些包子和馒头,你们来拿点吧。”母亲,总是给我打类似这样的电话,有时候还让人觉得烦。

如今,闲下来,才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女的牵挂之心,同时感受到母亲也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老去。作为女儿,我应该更多地去陪陪母亲,多请她来家里,让她少受点累。

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如今,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小时候,你是我的依赖,长大后,我是你的靠山。往后余生,让我来陪你慢慢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