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古人为官做吏的启发!
大家好,丁与卯是我,坚持读写悟。
前不久,看了一本古人如何当官的书,甚是有意思。
静下心来,也有些收获与反思。
01
古人为官要看脸,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就靠长相了。
如今有个时髦的说法,不换思想就换人,价值认同与情感依附高于“好看”的皮囊。
梅拉宾博士在1971年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
“梅拉宾法则(7/38/55定律)”简单阐述,就是——人际沟通,需要少说,多看,常听。
由此可见,只要你严格、长期做到了,和谁相处,关系不会太差。
02
现在当吏,无外乎办文办会办事。
尤其是办文的笔杆子,最难受。外面都在这么描述“笔杆子”——
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言;中心不突出,主题不突出,椎间盘突出。
还有人只能自嘲了:累了别挺着,休息休息;烦了别闷着,联系联系;馋了别忍着,咪西咪西;乐了别揣着,同喜同喜……
再说参会。
现在的会议,看起来是大班人马,但真正是带着脑袋来参加会议的不多。很多人都是带着官职来参加会议的。
先是参观,听报告,最后总结,程式化,公式化,概念化。回去后再传达,就是把领导人的讲话变成自己的讲话,再念一遍,就算是贯彻了。
办事就不多说了,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略过。
03
不管怎么说,人与人的不同,根子上还是认知上的差异化。
事物的表象很多,但本质只有一个,从不同分析角度切入,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就如同来描绘一个魔方,有人说它是一个正方体的物体,有人说它是一个由6种不同颜色组成的物体,也有人说它是一个可以扭动的物体……
上面的叙述都是对的,但最接近本质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魔方的本质是一种算法,是一个数学上的组合和排列问题。
瞧一瞧,看一看,有人认识深刻,有人认识肤浅,无关对错。
04
回归为官做吏的话题,有一个价值观很有意思!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虽然说的是官吏,实际也在谈生活,些许共通的道理没变——
找准人生定位,不高估别人而谄媚,不低看自己而自卑,做自己就好!
以上,与各位朋友共勉。
读书跑路,写思践悟,感恩关注@丁与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