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现状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由于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快速发展空间,对日常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多。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渠道不畅,规模偏小,导致此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进一步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变化在中小型企业中不断出现,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底子薄、原始资金量不足、民间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金融机构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方式依旧以银行贷款为主。然而,近年来,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监管,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包含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内均大幅减少了信贷的数量,绝大部分贷款由信用贷款转向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而中小企业犹豫没有足够价值的物品做抵押,又难以找到个人或单位为其提供担保,因此获得的贷款寥寥无几。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定额中,国有银行放贷重点用于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有投资的增长,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000多万中小企业中仅有10%左右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大型企业获得金融单位支持的强度是中小企业的200多倍。
金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单一
相对货币市场来说,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二者相比较而言,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且发展缓慢,并不能直接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就上市而言,股票发行额度以及上市公司选择在我国的金融法规中从规模上就有有严格的限制,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处于不利阶段;再者就目前资本市场结构分析,也不能找到层次多样、风险不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股票交易市场;此外,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和布局不合理,证券与产权的交易单一,还没有地方性的证券与产权交易中心。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中存在企业信用群体缺失的现象,到期贷款不能按时偿还,必然会为企业融资增加难度。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在现行银行资信评定标准中普遍不高,也是其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有甚者,部分中小企业在资金的使用,按时偿还到期贷款方面不按照与商业银行签署的协议来进行运作,致使逾期贷款、呆滞,甚至呆账,也是影响金融机构对其它中小型企业继续提供融资支持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基本上放弃了那些风险大但有高收益预期的项目,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得到进一步限制。
融资渠道较少难以迎合企业长期发展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在我国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据统计,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的比例不足2%。回顾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直接融资是企业创业初期的主要依靠,但此时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由于基础薄弱而有限。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来满足其需求。而在多数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为了获得资金往往采取民间相互担保方式,这种方式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数量不大但风险特别大。随着企业从数量到规模的日益壮大,资金密集度也日趋提升,仅靠直接融资、抵押、担保贷款已远远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中,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内部集资、商业信用等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现实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使用最广泛的融资手段。然而,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谓是困难重重。中小企业在这样的融资环境下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甚至壮大。寻找一条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新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融资租赁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金融工具,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