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硬技能取人:西二旗哲(学)系科技宅的2017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来自一位「修电脑的哲学家」。这是文章作者陈泽栋的知乎专栏名称,和他的大学专业非常契合。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本科就读武汉大学到研究生北上中国人民大学深造,陈泽栋一直学的是哲学专业。起初通过一位朋友收到他的求职简历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非常惊奇。
惊奇的不只是看似冷门的专业,而是陈泽栋本人极强的跨界工作能力。十多年前我即通过高招杂志「求学」了解到,哲学系毕业生求职面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广泛得多,而陈泽栋的经历也向我证明了这一点。
陈泽栋先后在知乎及科技媒体「少数派」实习,这是国内两家非常典型的互联网企业。而他的表现亦引人注目:由他撰写的「1Password for Family简明应用使用指南」等38篇应用文章,在网上获得了40余万阅读量。
对于一个非新闻专业、早期与互联网毫无关联的哲学系学生来说,此番成绩绝对亮眼。我丝毫不怀疑陈泽栋的就业前景,而他交出的2017个人总结,同样对我有不少启发。经他授权许可,北京新媒体故事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希望读过此文的你也能有所收获。
以下为正文内容。
消费
还没毕业之前,我每年只关注下面这两类支出:
书籍:今年花掉了约3300块钱,其中纸质书2300元,Kindle电子书1000元。目前为止,购买的Kindle正版电子书数量达到了420本。
软件(相关):今年花掉了约3300块钱,其中1700块用于购买软件授权(比如Scrivener 3升级),1200块用于电子订阅(VPN、iCloud存储、Ulysses订阅),180块花在了App Store。这项支出在2015年还只有1000块钱。
▲陈泽栋的Money Pro年度账单
盘点结论
润物细无声:如果年初你问我,「你觉得今年买Kindle电子书会花上1000多块钱么」,我会告诉你那「绝对不可能!1000多那得买多少本」。
但最后我不仅买了这么多,而且在看账单之前,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买了这么多。这一点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我们其实并不擅长预估——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
变懒,然后变好:几年前,我买书和买软件并没有现在这么「大手大脚」,但自从开始买了以后,就突然变得坚决起来。
这种变化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收入比以前更多,思想境界更高之类。但真正的要点可能在于——我变懒了。懒得去找盗版,懒得去破解,甚至懒得思考正版or盗版的问题。
我甚至还为此编造了种种美好的故事,「现在买书这点钱,以后肯定可以给你带来成倍的收益;现在买买正版软件,以后工作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就文件丢失」……尽管这种设想常常没能实现,但不管怎么说,变懒以后,我变得更好了。
阅读
我的Workflowy里有一个「我的阅读书目2017」清单,今天统计了一下:今年总共读了81本书,中文译本为主(37本);有超过70%的书是首先在Kindle上阅读的,如果读完觉得很不错,一般会再买一本纸质书,如果不太好,读完Kindle版就结束了。感谢Kindle爸爸。
盘点结论
软技能VS硬技能:这半年时间一直在找工作,结果处处落败。原因当然很多,比如哲学专业的「先发劣势」,自己并不擅长「即兴表演」等等。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我没有拿得出手的硬技能。由此也得出两个体会:
①尽量先读「硬技能」的书,比如Python、R、SQL、项目管理什么的,确保自己能够找到工作;然后再读「软技能」的书。毕竟对HR来说,他们的信条是「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硬技能取人」;
②「硬技能」往往决定你能从什么地方出发,「软技能」则能够让你走得更远。
笔记:读过的有价值的内容,用Scrivener做点笔记,好处多多。
①忘得更少:看过的书常常是看完马上就忘,如秋风扫落叶,痕迹都不留半点。如果有笔记的话则很快能想起来,不用像看新书一样重看一遍;
②容易搜索:不管是写在纸质笔记本上的笔记,还是批注在PDF中的笔记,搜索都是大问题(字不好看就更是问题)。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纯文本+图片」这种原始笔记方式,OCR靠不住,但纯文本一定靠得住;
③方便复用:虽然读过的书十之八九不会专门和人分享,但需要分享时(比如小组读书会),之前写下的笔记就会变得很有用。
有这么10本书推荐阅读(排名无先后)
①管理相关
-杰夫·萨瑟兰:《敏捷革命》(Scrum: The Art of Doing Twice the Work in Half the Time)
-埃里克·施密特、乔纳森·罗森伯格:《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How Google Works)
-徐强:《面试加分项》 (知乎「一小时」系列)
②心理学、行为经济学
-凯斯 E. 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What Intelligence Tests Miss: The Psychology of Rational Thought)
-蒂·格兰特·霍尔沃森:《成功,动机与目标》(Su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理查德·泰勒,卡斯·桑斯坦:《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③(类)传记类
-伦特·施兰德,里克·特策利:《成为乔布斯》(Becoming Steve Jobs: The Evolution of a Reckless Upstart into a Visionary Leader)
-罗·卡拉尼什:《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e Becomes Air)
-威廉·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oon and Sixpence)
-Paul Graham:《黑客与画家》(Hackers and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
应用
经过2年多的努力,花了7000多完成了iOS设备100%和Mac设备95%软件的正版化。目前盗版软件数量只有个位数了,2018年末可以搞定100%正版化的目标。
▲机械迷城,虽然不玩但还是买了
盘点结论
买还是不买。真正需要的你就买,你「以为」你需要的不要买,甚至不要下载——拥有的东西放弃起来很难,这和家里扔东西很难一样的道理(损失厌恶)。
理解「需要」,才能合理消费。如果你每天都用Office,那不妨先买个Office 365的订阅。
要不要劝别人买。不要在「劝别人买正版软件」这件事情上投入过多时间,「随缘正版」即可。适合你的,真不一定适合别人;适合你需求场景的,换个场景,可能也会从爱变恨。
举个栗子,我从大学开始用坚果云,用了5年多,经常推荐别人用,但实习这段时间发现它经常把我画好的PPT弄得稀巴烂。以前看起来是蜜糖,现在看来则是致命伤。
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刚买Mac的时候,我断断续续花了6个多月学习各种软件。由此带来的好处是,现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我都非常熟悉,也很清楚哪些软件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工作上的需求。工具党还是有回报的。
要不要研究得很艰深。尽管利用工具去优化工作、生活的流程很重要,但我不得不承认:它们浪费了我很多时间。比如说,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学OmniFocus,最终学到的只不过是「我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软件+我对脚本并不感兴趣」。
另外,研究一个东西给人带来的收益总是边际递减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搞定最重要的20%功能就很好。如果愿意继续探索当然更好,但也最好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下——这一下午投入进去会失去什么?如果失去的是和家人相处的机会,那不去折腾或者少折腾点儿,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没打算成为App推荐类栏目的主编,就不必太折腾
我的年度软件
iOS App
Anki:之所以选择Anki,倒不是说它设计多精良,功能多强悍,而是Anki引导我重新思考「学习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好虚无……)。
好软件惹人思考,坏软件只告诉我「我很牛逼,快来用」。这很好,但不打动人,至少不打动我。
Mac App
Scrivener 3:我给Scrivener开的专栏叫「写作之禅」,所谓Zen,关键在保持「平衡」,内容丰谷又不极端。这一点上,Scrivener做得非常好,给你足够多的功能,但不显得乱;学起来很困难,但用久了极为顺手。
Google Suit 办公套件
Google,新时代的上帝(Our Modern God),说得一点儿没错。
-Google Photos:Google的图像识别技术真厉害,人脸识别的结果非常准确
-Google Drive:今年买了100G Google Drive存储空间,把Mac上最重要的文档都放里面了。虽然同步慢了一点,但从不出问题,很省心
-Google Docs:公司小组用Google Docs协同文档,我自己也用它和女票同步一些信息,比如给她推荐阅读书目、TED演讲之类的,不用总在微信上来来回回。
▲陈泽栋眼中的Scrivener:见树木,也见森林
硬件
今年买的硬件设备,主要是下面这几个:
▲DELL P2718Q 4K显示器
▲WD Gold 4T金盘
▲华为随身WiFi 2
▲BOSE QC35无线降噪耳机
▲iPad Pro 12.9 128G 4G版+Apple Pencil+Smart Keyboard
▲HHKB Professional BT蓝牙键盘
盘点结论
年度最佳设备:今年要数QC 35对我生活品质的提高贡献最大,我现在基本上是降噪不离手——通勤路上戴着看TED,听音乐;回到网吧一般嘈杂的宿舍,戴着可以安静地看看书,看MOOC,甚至戴着睡觉(过滤呼噜声的效果也是惊人)。此外,北京冬天很冷,QC 35很保暖。
郑重提醒:请不要戴着降噪边走路边看手机,真的非常非常危险!
年度最失败的设备:iPad Pro全家桶。买之前我在少数派看了很多文章,并不是非理性消费。本来是想用来看论文的,但拿到以后丝毫没有欲望用这个「愚蠢的设备」。
花了那么多钱买不死心,后来我还强行给它找了一个使用场景:在图书馆看书,用Duet连接iPad Pro作为「第二块屏幕」,体验优秀,但缺点也同样「优秀」:耗电。连接99分钟,电池就只剩下30%了(轻度使用,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看 Kindle)+卡顿(连打字都卡卡的)。
再见吧。
Happy Money:买买买是很开心的,但经由消费带来的「幸福感」总是越来越少,买着买着就没什么感觉了,但给别人买东西却不是这样。有时候给别人买东西比自己买东西开心得多,所以现在更多想着给女票和爸妈买一些改善生活品质的东西。以前每年给Wikipedia的捐款也被我改成了每月捐款(倒也没多少,一年200多块钱)。
好东西≠合适的东西:P2718Q是我买的第3台4K显示器,虽然比之前买的都更贵,但并没有给我带来和「价格差」一样的体验差异,习惯了。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被我退掉的Kindle Oasis 2017上。
购物也同样是「边际效应递减」的。直接现在,我依然认为P2415Q是最值得购买的4K显示器,Kindle PaperWhite是最值得购买的Kindle设备。
厌倦变化的大脑:我最开始用P2415Q,后来又买了一台P2715Q。但买回来以后两台显示器一对比,24寸明显比27寸更细腻,颜色也更准确,怎么看怎么好。后来实在受不了就卖掉24寸的,没有对比以后,再看27寸的就怎么看怎么对劲了。
今年把P2715Q搬到公司去了,重新买了一台P2718Q放宿舍,然后呢?前面的故事又重演了一遍:P2718Q支持 HDR,所以颜色更艳丽一些,但这种艳丽在看惯了非HDR屏幕的我眼里实在「妖艳」得有点儿过头了,不过看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也习惯了。由此可见大脑是多么厌倦变化,我们并非用眼睛来看,而是用大脑来看。
此处应有小结
如果不想体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显示器(别的东西也一样)最好买同一个型号的;如果想让自己的感觉更敏锐,那就不断去体验新的东西吧(「刻意」练习,哈哈哈)
前面的经历也让我想明白一个问题:在对比中被放大的缺点,实际使用中可能根本无关紧要。对比来看,P2415Q就是比P2715Q更细腻,颜色也更准,但单独看呢?它们都很细腻,颜色都很准。所以就像「即使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即使看完很多测评文章,也可能依然买不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最近看Dan Ariley的TED,里面提到了一个类似的例子。A免费送你去罗马,费用全包,但是早餐的咖啡(比如说2美元)要自己掏钱;B免费送你去罗马,费用全包,包括早上的咖啡。你会觉得哪个更好?很多人会认为B比A好,但实际上呢?咖啡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因素嘛!
服务
今年购买的服务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联通冰淇淋套餐(本地版)。今年套餐快到期之前本想换成腾讯大王卡,但最后换成了无限流量的冰淇淋套餐,原因有两个:
不爱思考:大王卡只有腾讯系的流量才免费,我每次打开App还要想想是不是「符合条件」,这太痛苦了。
支付的痛苦(The Pain of Paying):之前每每超流量去充流量包,内心就非常痛苦,「看看你又挥霍了多少流量,浪费了多少钱;一个月话费本来才100,你超的流量费现在就50多了」。尽管说起来也没多少流量(超出的流量其实也没多少钱),但把超出的流量费和话费一对比,付钱的时候就异常痛苦。
换成冰淇淋套餐以后,视频可以随便看,软件可以随便更新,音乐可以随便听,完全没有心理负担,非常好。
网速限制:冰淇淋套餐上手快一个月,目前用了55G流量。虽然按照套餐的说法超过40G以后网速会下降到不超过3Mbps,但现在好像也还是4G网速,这一点还蛮让我意外的。
副卡:办了一张副卡,装在华为随身Wi-Fi上备用,它还可以收短信,非常棒。
本文首发于陈泽栋的知乎专栏「修电脑的哲学家」,经原作者授权转载,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