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VAR动了谁的奶酪?被科技“杀死”的传统都是糟粕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18人  Rayingfish

终于回归比较正经的话题,所以终于敢署上真名了。对于VAR被引入世界杯赛场,你是怎么看的?原文链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18062102822900?uid=

撰文/ 于睿寅

在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里,早年因为胶片起火而双目失明的那位老放映员,在得知不易燃的胶片被发明出来时,不由得向后辈感叹——好的东西总是来得太迟。

伊朗队主帅奎罗斯对这句话应该有最痛的领悟。8年前的南非,他率领的葡萄牙队被西班牙队的比利亚打进一记争议进球,但那时并未引入门线回放技术。8年后的俄罗斯,又是他率领的伊朗队,又是面对斗牛士,换成了本方攻入一记疑似越位进球。在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视频助理裁判)的帮助下,裁判判定此球无效。

伊朗进球被判无效

这感觉,有点像正手、反手被扇了两记耳光,相隔8年。

支持VAR引入世界杯的呼声由来已久。在最近几届比赛“门线冤案”层出不穷之时,球员、球迷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既然有这技术,当然是越快引入越好。但另一边,却是FIFA以技术成本、比赛流畅性等诸多理由一再推诿,固守传统。在今年的俄罗斯,VAR的引入是否利大于弊,还要留给时间检验,但至少它成了本届杯赛的一大“网红”。

已产生的误判,历史和遗憾不能改写;但人类能否延续属于自己的传统,很大程度上的确取决于与时俱进的能力。

视频回看判罚引发不少争议

一段遗产的清算:错误的传统要不要守?

虽然仍在为期6年的禁足期内,但前FIFA主席布拉特还是被普京请来了俄罗斯,并现场观看部分比赛。82岁的瑞士老头对他离开后的世界足球现状显然不甚满意,动辄抱怨“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不过还是强硬地表态:“我仍是那个被选中的FIFA主席。”

若是布拉特亲眼看到VAR在世界杯比赛中的应用,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尤其是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可应用于足球比赛的高科技层出不穷,而布拉特总是选择为那份所谓的传统代言。虽然在黯淡地离任前,在这个问题上略有松口,但还是接任他的因凡蒂诺做了真正的革新者。

最近几届杯赛最具争议的错误判罚,无疑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1/8决赛中,英格兰队的兰帕德疑似打入德国队球门,却未被判进的那球。虽然最终的比分是1:4,但多数争议者都认为如果那球算进,英格兰队也不至于在下半场崩盘。

那场球让是否引入门线回放技术的讨论达到了顶点。尤其是在网球“鹰眼挑战”已然成为比赛一景,NBA录像回放规则也与时俱进地更新着的大背景下。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布拉特却坚持认为,即便没有那次误判,最终的胜利也属于德国人。他反对这一技术引入时也振振有词:“即使引入了某些高科技,但是执行比赛判罚的还是裁判。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用它取代裁判的职责呢?”

布拉特倡导坚持传统

在这一问题上,布拉特说好听些是个传统主义者,说难听些则是个保守的老顽固。他拒绝的观点并不为多数业内人士认同——甚至认为比赛中的误判,以及人们的品头论足、互相争论,也都是比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问问那些因误判而错失本该属于他们荣誉的球员们,比赛的这些部分,他们到底要不要?

然而布拉特也不可能冥顽不化地守着他的传统。譬如2012年开始从一些欧洲俱乐部联赛开始引入“五裁判制”(两名门线裁判),其后的几年又开始陆续呼吁引入录像回放和挑战机制,甚至冒出“我也曾反对过技术的进步,但墨守成规是没用的”之类令人动容的忏悔词。但那时布拉特在FIFA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而他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也被反对者解读为他转移视线,试图淡化贪腐问题的政治手段。

一次最明显的作态是,2012年的时候,时任欧足联主席,也被视为布拉特最有力挑战者的普拉蒂尼,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当年欧洲杯上使用门线回放技术。布拉特则话锋一转,说自己宁愿去死,也不愿再见到2年前世界杯上的状况——没错,就是他号称“没有误判英格兰也赢不了”的那一场。

无论是坚守人治传统的思维局限,还是抨击对方立场的政治斡旋,布拉特和普拉蒂尼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没能善终。但是时代决定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所以必须与时俱进。

本届世界杯FIFA开始尝试新科技

科技到底是传统的杀手,还是保护伞?

在VAR真正意义上使用在所有世界杯比赛之前,布拉特的继任者因凡蒂诺说:“我一开始也怀疑这项技术,但是不尝试,就不知道它的价值。”

对于VAR可能带来的争议,因凡蒂诺当然也早有准备。一方面再高精尖的科技也不可能排除所有错误可能,另一方面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人手里。但因凡蒂诺对于本届世界杯上VAR的使用还是表示乐观的,开赛以来由此更正、确认的的诸多次潜在误判,也为VAR赢得了不少掌声。

事实证明,试图以传统之名阻挡足球科技前进步伐的少数人,终究是要失败的。有人会说,若是早20多年有VAR,便也没有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但其实,在场边为阿根廷队助威的老马很豁达,号称“技术提高了透明度和比赛质量,有利于那些愿意冒着风险投入进攻的球队”。谈及当年的“上帝之手”,他也只是狡黠一笑:“我会被逮捕的。因为你不能在8万人眼皮底下偷走进球。”

另一则有趣的事实是,2010年因为门线技术的缺失而被“黑”了一球的兰帕德,却不是那么支持世界杯引入VAR。因为他觉得,回放观看一个争议细节,就不免要倒回、快进看这个球的前因后果,实在是太复杂了。

那些已经成为足坛经典的场景,如1966年赫斯特的“门线悬案”,1986年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以及那些至今争议未平的盘发,如2002年韩国队一路被裁判“神助攻”晋级,以及上文提到的兰帕德“门线惨案”……或许在争议的当事人——无论是得利者还是受害方——一个个淡出足球舞台,对于昔年的错误与不公相逢淡淡一笑时,那些本可以革新技术、改变历史的规则制定者,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过去了”、“真遗憾”,或者“这就是足球”来搪塞。毕竟,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

上帝之手仍为球迷津津乐道

从开放的视角来看,错误的传统并不值得坚守,而科技的引入非但不是传统的扼杀者,反而应该能让传统更好地保存、传承。所以,即便是自诩为“仍是那个被选中的FIFA主席”的布拉特仍对VAR嗤之以鼻,也不可能阻挡历史的车轮隆隆前行——布拉特先生,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异块拼合、无缝压合的高科技足球、到植入鉴别芯片的防伪门票;从直升航拍的高速摄像机、到裁判划定任意球站位的神奇喷雾……20年来出现在世界杯赛场的新事物层出不穷,而如今我们对当年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新早已接受并习惯了。毕竟能在全世界足球人口挑剔的目光中存活下来,本已说明了它们的价值。

至于VAR,和所有曾经在怀疑中登场的新生事物一样,必然也会引发人们对传统比赛方式变化不同程度的不解、不爽甚至不适。譬如比赛节奏的频繁打断、点球数占比的增加、新技术过分抢镜等担忧,但比之VAR成功纠正的一次次误判,这些麻烦似乎并不至于无法忍受。

说到底,VAR及其他科技手段引入,其宗旨还是让世界杯回到球员(而非裁判)决定比赛的初衷。对于裁判、球迷及其他参与者,也构成了一个没有死角的强大监督体系,让贿赂、暴力等污秽无处遁逃,也让足球赛场更加纯粹。这样,你还怀疑科技会“杀死”传统吗?

(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