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管“你是谁”而是“你妈是谁”
一个班级一群孩子,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方法,为什么结果会大不相同呢?
因为“妈不一样啊!”
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1万多次才成功。
现在的孩子,别说失败一万多次,就是失败一百次,如果他还在那继续捯饬那破灯泡,父母说不定就该领他上医院看病了。
你说,如果爱迪生生活在现在,他还能成为发明家吗?
显然,被扼杀在半路的机率更大些。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说他笨,于是他就问自己的妈妈,“妈妈,我真的很笨吗?”
留个悬念。如果你自己的孩子这样问你,你该如何回答呢?
肯定会有家长这样说:“看看,大家都说你笨,那你还不好好学习?”
从此,他就笨给你看了。
稍微智慧一点的家长可能会这样说:“谁说的呀,我们家宝贝哪儿笨了,宝贝最聪明了”你说这话,你觉得孩子会信吗?
现在咱们来听听,爱因斯坦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儿子,你看海边有两只小鸟,聪明的麻雀会在海浪到来之前,拍拍翅膀扑棱扑棱就飞走了。而海鸥却笨笨的站在那里,每次都被海浪打的东倒西歪,孩子你知道吗?恰恰是这种看似笨笨的海鸥才能够勇敢的飞越大海,因为他们经常被海浪打倒,所以他们从来不惧风浪。那些看似笨笨的孩子就像海鸥一样,经历了苦难,才有毅力走遍这个世界。“
对孩子的表现恨铁不成钢地打击他的自信心和锐气,或者不切实际地夸他,这都不能让孩子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知,特别是拥有逻辑思维后的孩子,往往会用我们的矛把我们的盾刺得稀烂,让父母的威信在他们心中一步步坍塌,从而让父母慢慢失去对孩子的指引力。爱因斯坦的母亲通过一个故事,让爱因斯坦明白,所谓的聪明和愚笨,并不能定义自己的成长,知道心之所向,并为之努力不懈,才是走向强大的指南针。所以可以说,命运不管“你是谁”而是“你妈是谁”。
一个智慧的妈妈,真的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智慧母亲,如三迁为孩的孟子母亲,在后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岳飞母亲,等等……,做智慧父母,不仅是我们终身的事业,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与传承。
对此,我的感悟是:
(1)、做有智慧的妈妈,要懂得控制情绪,用一个平和稳定的好情绪去面对孩子。
(2)、做有智慧的妈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平凡,降低期望值,提升亲子幸福度。
(3)、做有智慧的妈妈,要懂得用课题分离的思维与孩子相处,尊重孩子。
(2)、做有智慧的妈妈,要学会躬身赏识孩子,哪怕孩子很爱玩手机,我也要努力让自己说出玩手机的18个优点,比如,孩子对于智能化工具的操作能力好、玩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等。赏识孩子身上能看得见的闪光点。
(3)、做有智慧的妈妈,要善于表达,因为你嘴里的孩子是什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
你一句句包含智慧的话,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就像爱迪生的妈妈,阿姆斯特朗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