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后的文字之一——转型升级之二——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8-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慕容逸

2011-11-15 11:2271胡话经济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如何产生的?品牌的价值在哪里?谁能明白品牌的真正内涵 ? 我们为什么要创品牌?

以上的问题是我在一次政府官员来我公司号召我们转型升级、创建名牌的动员会上提出的,我的尖锐搞得领导很没有面子,但我知道现在的领导大抵受过高等教育,我懂的他们也懂,这些所谓的动员会不过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忽悠土老板开的偏方罢了,政府称之为“维稳”,碰到我这样的人,只能自认倒霉,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丢了面子罢了,再说要脸也当不了领导,古语有云:官字两个口,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面子对他们而言是最微不足道的。

主流宣传创品牌的好处无非是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同成本的基础上,有品牌的产品会比没品牌的产品更能卖个好价钱,而新增的利润就是由品牌所附予的附加值所产生的。

这是一个听起很不错点子,算得上是一剂良药,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开错了时间,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人人都有闲钱,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才会考虑一些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东西,这时候品牌的内涵就起到了作用,进而引领时尚与潮流。这正如前些年经济好的时候,很多土老板都包了二奶,有闲钱了,家里的一个就不太够用了,而这两年老板们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家里的都顾不过来,谁还有心思管二奶的死活?

其实这几年,品牌的日子很不好过,国内就不消说了,都是伪名牌,靠广告与包装折腾出来的。而国外那些大牌大抵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有其精神与灵魂以及其独特的贵族个性。很多的品牌为了坚持数百年的精神传承,不惜代价与商业化大潮对抗,而这些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恰恰成为他们走向末路的原因。我们可以看看国人最熟悉的汽车品牌,很容易论证我的观点。宾利的价格是大众车的多少倍? 而它却被大众收购。保时捷与大众对抗了数年,最后还是成了大众一旗下品牌。 从劳斯莱斯到本特利,再从路虎到捷豹,高端品牌被低端品牌收购近十年来几乎成了主流。

其实这些年,是中国救了这些大品牌的命,而主要应归功于那些一夜暴富的2B们以及2B们的子女,他们如同买白菜般的在香港、欧洲、美国疯狂的扫荡LV、阿玛妮。而这些高端品牌也因为买家的改变失去原来的定位,商业化的本质也使这些品牌很快从贵族变成婊子,其实这也很正常,婊子有饭吃,婊子能发财,只要有嫖客就行,人家爱出高价买是人家贱,干卿底事?

中国正走向堕落,这些洋品牌就如鸦片般毒害我们精神,我们因此产生幻觉,觉得自已很强大很富裕,我们可以消费欧洲最好的品牌,殊不知这些所谓的高档货不过是在内地生产贴一个洋牌,卖你一个高价而已。而欧洲却越来越务实,伦敦的一元店随处可见,大街上也尽是一二千镑左右的小排量汽车,除了王室,很少看见有人开陆虎揽胜之类的台型车,而这恰恰时温州大街小巷最普遍的。

现在我们回归正题,在这种形势下,所谓的转型升级创品牌是件靠谱的事吗?欧美经济极不景气,人民需要的是价廉物美、实用性强的生活必须品。我们现在整一些所谓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别人会买单吗?更何况品牌的形成岂又是短短的几年可以完成的?谁又会认呢? 这世界除了中国外,2B毕竟还是稀缺资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