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

凭什么只有女人, 需要取舍家庭和事业?

2022-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腊八兔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一个在家看完了《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抬头向窗外望去,正好看见对面楼的小窗户里亮起一盏灯。

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小婴儿在客厅里来回挪步。她换了七八种姿势,却没有一个能撑过五分钟。走累了,她就斜靠在椅背上支撑一会。这样看不到尽头的夜晚,是每个妈妈曾经的噩梦。

直到现在,半夜一丝轻微的动静,我都会本能的立刻坐起来。自然醒,就更别提了,它只存在于我的过去。

其实有时候,一件事的难度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在于有没有人,想要真心替你分担。

------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女主角,成为了大部分全职妈妈的缩影。

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只能在家看孩子。长期的闭塞和巨大的精神压迫,使她出现了精神分裂。她说:看着太阳落下去,她整颗心也跟着一起落下去了。她想重新工作,也试着解释过,换来的却是婆婆的埋怨和不理解:你上班赚的那点工资能干嘛?

影片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英浩的妈妈是首尔大学理科生,婚后却只能在家教孩子九九乘法表。为了给孩子念书考上了表演系的宝蓝妈妈,精湛的演技也只能用在讲故事上。

同样念完大学,努力工作,女人却不得不做出更多牺牲,以爱的名义双手奉上自己的人生。

很多全职妈妈之所以特别渴望回到工作岗位,真的不是为了一份工资。她只是想看看,除了带孩子,自己还有没有别的用处。可这些正常的想法,却总会被当成无稽之谈。

------

生理上的自然变化,在社会伦理的强制压迫下,逐渐变成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孩子,难道不应该是父母之间的纽带吗?为什么在很多家庭里,孩子的养育问题,却成为了父母感情破裂的元凶?

就算全职妈妈们的内心被训练得再强大,也总有扛不住的时候。

当她们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向外界求助时,也总会被一种冷漠的声音逼入绝境:你可以的,你能做到,熬过去就好了嘛!

正是这一句句置身事外的言论,彻底将她们推入了绝望的深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