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PM】“产品思维”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三个认识!
【老麦按】还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得到app上看到《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那一刻当真是如获至宝。老麦这个心心念念把自己发展成产品经理的老男孩终于可以通过这个来一窥成为“产品经理”的门径啦。当时看完之后,老麦立马动手写了两篇文章(把握一种思维方式聚焦主攻方向快速切入十倍速区块链新世界;李笑来Xdite金石,十倍速区块链新世界“点线面体”思维方式的三个代表),并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当好产品经理。
梁宁是谁?
梁宁被誉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雷军说她是“中关村的才女,思想深刻,洞察力强”。美团的王兴、yy的李学凌、美图的蔡文胜、豆瓣的阿贝、诸多圈中大佬,都对梁宁赞誉有加。
前段时间,刚好听到罗胖在《罗辑思维·第455期》从他的角度解读了梁宁的产品思维课,归纳起来,罗胖说了三点:
第一,罗胖认为,产品是啥?它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成长路径。
第二,罗胖认为,靠产品崛起,这条路径,改变的还不只是小人物的命运,它还让一些明显有竞争劣势的人看到了机会。
第三,罗胖十分认同梁宁的判断,产品崛起,其实是一个新的协作组织的崛起。
对此,老麦也有自己的三点理解:
1.所谓的产品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成长路径,让大家知道成功原来还有另一种路径。
老麦是个方法论者,总认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掌握了对头的方法就是事半功倍。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里面,能够实现多大的人生价值,这个其实是没有一定定数。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总得走一条路大概率能够走得通的路。只不过在现实世界,成功的方式就是那么几种,而且已经人满为患,所有为了成功的人们慢慢变得千篇一律。而罗胖的解读侧面印证了这个另一种成功的路径,就是设计出一种服务(一个产品)。而这是又一次的殊途同归,从职业的层面,你取得成功可以通过打造或设计出一种产品或服务。从成就事业的层面,也是一样的,就是老李头在《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所一再表达的——打造你自己的作品!
比如区块链世界的神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本聪,就是用代码为大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一个新世界,为无数怀揣梦想的码农、普普通通的程序员们赋予了可撬动地球的杠杆,很多的程序员摇身一变就成了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比如v神,受比特币系统启发构建的以太坊,已成功的把技术应用在很多商业领域,实现了很大的社会价值。
2. 靠产品崛起的这条路径不但是另一种成功的路径,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还让一些在传统的体制或竞争方式中明显有竞争劣势的人找到了更适合他们的打法。
每个人都有天然的寻求安全感的这么一个动机。所以你看到,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的所谓学有所成的人都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到体制内工作。从老麦10年+体制内工作的这个感受来讲,里面的确是一个讲究服从、讲究去除棱角、绝不强调个性只强调共性的这么一个地方(其他就不多说了),放眼整个体系,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螺丝钉。当然,可能也会因为体制中你的存在,而令这个社会增加了或多或少的价值。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革新、选择正变得丰富。产品思维就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道路。在这里,传统的规则不再适用,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创新,在这里,有更多的未知等着你去发现。很有可能,旧世界里面由于你个人的特质而变现出来的种种不适在新世界里成为了你腾飞的资本。区块链是一个十倍速的新世界,通证经济新模式的出现让原来零和博弈的情况可以变成共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所谓产品的崛起代表着一个新的协作组织的崛起。这是因为这种崛起方式预示着一些资源组合的方式、工作协作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让新的协作组织浮出了水面。
我们经常听到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句话,其实这句话不单指对社会的进步,是这样对个人争取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是如此。梁宁30讲精品课里面提到当年那些搞搜索的人一年之中跳了四次场工资翻了四倍,这样的例子呢,当然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成,是因为各个公司之间互相争夺出更好的价码(这放在今天的区块链行业里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老麦就亲耳在广州听到工信部五所某区块链技术总监提到办公室的文员小女孩被区块链公司以超过60万的年薪挖走了)。同样的,我们作为一个从一个原点出发的一个所谓初级产品人,也是很需要这样的环境也可以说应该找到这种有不同公司在争夺这种有价值点的这样的一些角度来切入,让他们来给我们赋能,让他们争着来为我们赋能,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
【我是PM】系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