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优秀作品集简书精品苑散文

体制化高墙内的人生救赎

2023-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拾荒旅者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1994年上映的影片,曾反复看过三四遍。事实证明,一部影片近三十年仍然让人有观看的欲望,并常年稳居豆瓣TOP250的NO.1。这确实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影片讲述的是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利用一把鹤嘴锄,经过20年的坚持和努力,成功越狱的故事。同样一部影片,100个人不同的人看可能有100种不同的感受,不同年龄段的人看后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影片里有一段情节:被人们称为老布的布鲁克斯·海特伦,服刑时间长达50年。担任肖申克监狱的图书管理员,他早已习惯并喜欢上了监狱的一切,并打算在监狱里安度自己的晚年。直到有一天,老布接到刑满释放的通知,但这样的消息对老布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老布觉得自己被监狱抛弃了。甚至选择通过拿刀故意刺伤狱友的办法企图能够以此继续留在监狱。

出狱后的老布,面对一个已经离开50年的陌生世界,他感到紧张、无助和沮丧,他也想努力适应这个于他而言全新的世界,却无能为力。尽管超市的工作解决了他的温饱,然而在漫长的50年时间里已经被监狱体制深度同化的老布,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一切已然格格不入,万念俱灰之下,选择了上吊自杀。

他死后,狱友瑞德(我一直认为瑞德的台词让这部影片处处表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安迪说:

“老布被体制化了,在监狱里,老布是个有头脸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但是一旦到了外面,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我必须要告诉你,监狱这些围墙是很奇特的,你刚来时会恨它,可是慢慢的你就会习惯它。而一旦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你还会发现,最终是你离不开它了,而这个时候,就是你被体制化的时候。”

是的,作为在肖申克监狱待了50年的老布,他从刚入狱的不适应,经过漫长的服刑岁月,早已放弃了出狱的希望。监狱已经成了老布心理上的“舒适区”,监狱里的体制化生活已经成为了老布生命的一部分。出狱后重回社会,对老布而言,并不代表重获自由,而恰恰是踏入一个更为陌生的牢笼。

影片之所以经典,往往与它选择表达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的高度契合。影片中关于老布的经历叙述,其实正在讲述一个我们很多人都在经历的社会现实。

那就是我们许多人都身在其中的体制化高墙。这样的高墙,存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

人们常常告诫年轻人:“你应该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你。”这话不假。是的,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经历被“体制化”的过程。从教育、家庭到就业,进入社会便必然要遵守这些“体制化的高墙”,遑论你愿不愿意,你要活着,便不得不被“被体制化”。

但可怕的是,人一旦陷入体制化工作生活之后,便逐渐被打磨掉人生的锐气,并逐渐习惯性地沉沦在按部就班、朝九晚九这样波澜不兴的工作生活中了。

就生活态度而言,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其实这样倒也不算什么错误。

但是,基于长期惯性依赖这样的环境所产生的的舒适感会让人越来越脆弱。而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像将一缸金鱼放入江河,等待它们的,可能只有被淘汰甚至死亡。

网上曾有一句话说“埋于80岁,死于30岁”,寥寥几字,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你的工作、思维方式都已经变得经验化的情况下,你对新鲜事物不再具备及时的输入和输出的时候,你就已经陷入了失败或者死亡的边缘了。

老布的故事告诉我们,也许身处体制内的你现在过得还算不错,但是也不要忘记保持一份清醒,时常问问自己,一旦身边的环境发生变化,你现在所拥有的都将失去,你还是否能够拥有去面对去迅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勇气吗?

世间所有的生物都有着习惯于安逸的惰性,但是人和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习惯懒惰与安逸之外,还有着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征服自然的欲望,若非如此,当今的人类保不齐还在茹毛饮血、露宿荒野。

想想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状况:

我做好自己的事便可以了,至于结果就等别人来给吧。

我的需求不重要,因为我说了也不管用。

我害怕冲突和失败,我觉得老实规矩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安全。

如果你三条全中,恭喜你,你已经习惯于被动地工作和思考。你已经陷入体制内生活所带来的深深的满足和习惯性依赖。

有一天,当你开始朝九晚五上下班,业余找朋友聚聚餐,喝喝酒,聊聊天。这样的生活久而久之,便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会让你开始丧失持续更新自己获得进步的能力。

有一天,当你目睹身边的年轻同事忽然晋升,你内心或许会有波澜,仔细思考和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和你的岁月静好相比,人家闲下来的时间里是让自己始终保持进步的不断充电和持续学习。

有一天,你所负责的部门被其他部门优化组合,你心虚了,因为这样一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后面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归宿。于是你想起两三年前曾经有一个改变的机会给你,但你因为现有职位的稳定和安逸与它失之交臂。

你终于明白,一些看起来貌似能占便宜的东西却往往是最昂贵的代价,人生在许多时候对每个人的给予往往是公平的,当你认为现时得到的时候,也许正在失去你未来可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现在所习惯于的沿袭老路生活、做事,貌似驾轻就熟、省心省力,不就是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止步不前就是倒退,慢速前进便是落后。我们要始终相信,既然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被体制化,但也不该就此自甘沉沦,丧失继续前行的动力。无论如何,记得充实你的才华,不断坚定你的毅力,唯有如此,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稳稳把握。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文末用这句影片中的经典台词,送给每一位平凡而努力生活的人。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通过努力,得偿所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