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理想主义的先驱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
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话都出自于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国诗人之一。
雪莱和拜伦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都得到了中国文青狂热的喜爱,他们两个还是好朋友,两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文青。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那时读拜伦和雪莱的诗是一种风尚。乃至于中国的朦胧诗写作,都受了这两位诗人的影响。
雪莱全名是帕西·比希·雪莱,他出生于1792年,而他在1822年就去世了。他和拜伦一样都是英年早逝,但是比拜伦活得还短,只活了30岁。
雪莱的一生都在践行一种理想主义,他构建了一个理想主义的雏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者。
雪莱死的时候是1822年,那个时候是我们的清朝时代。当时他的诗作还没有大量的翻译到中国,一直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他的诗作才被翻译过来,然后得到了我国很多著名作家的关注。
比如徐志摩是这样评价他的:
我实在够不上读他,因为太浓厚伟大了。他的小诗,很轻灵,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的时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一块纯洁的水晶,真是内外通灵。
徐志摩的眼界是很高的,他不轻易佩服一个人,但是他对雪莱的赞美是溢于言表的。
不光是徐志摩,郭沫若对雪莱也是赞赏有嘉。而且还有两位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都对雪莱赞赏有嘉。马克思说他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说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那么雪莱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会被这么多著名的人,还有被两大革命导师来赞美呢?
雪莱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和拜伦一样都是出生于环境优渥的公子哥,并且和拜伦一样都长得非常漂亮、纤细、白净、比较瘦弱,平时的性格也很文静。
他喜欢给弟弟妹妹们读书讲故事,喜欢舞文弄墨。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里,这样的男性应该讲究的是“骑士精神”。
你一天到晚像贾宝玉一样跟弟弟妹妹混在一起,整天看书不出门有点不合常理。他的父亲因此不喜欢他,从小和父母的关系都很紧张。
所以,在他6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传教士那里学习拉丁文。之后12岁时被送到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读了六年中学。
我们来了解一下,伊顿公学是英国当时最好的一所公学。学校接收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有点类似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
这里的学生都非富即贵,所以可以把伊顿公学称之为贵族学校。但是,这个贵族学校和中国人对“贵族”的两个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和英国对贵族的解读是大相径庭的。
现在的中国人把“贵族”理解成奢华的、纸醉金迷的、珠光宝气的,这样的感觉就是贵族,但英国的贵族不是这样的解读。
在英国所谓的贵族精神,与伊顿公学所推崇的贵族精神是——贵族必须为国家流汗、流血。
这个贵族学校为你提供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学校是男校,从他们进校开始就要学会礼貌做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这些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然后晚上的时候,是睡硬板床的。吃的东西是定量的,不能有零食,也没有零花钱。
这些公子哥走进这个学校之后,其实过得是非常普通的生活。
所以,伊顿公学出来的人,他是很有教养的。他的品格是高尚的、优雅的、懂得为别人着想的人,懂得礼貌待人的人,懂得为国家牺牲的人。所有这些被称之为“贵族精神”。
在中国,很多产品说“这是贵族低调的奢华”,这里的“贵族”和西方的“贵族”这个词根本就是不同概念。
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的皮鞋可以穿20年。你说他怎么这么抠门?不是他们抠门,而是作为一个有修养,有教养的人,他穿这个鞋不会去乱踢乱蹦,那么这个鞋损耗就小。
其次,作为一个自律的人,他会去经常保养这双鞋,让他常穿常新。这才是一个贵族,一个绅士在日常当中的自我修养。
再比如,一个人上厕所时,如果看到别人没有把厕所冲干净,他会主动去冲干净。这就是“贵族精神”,就是这件事你不想做,但是你应该做。
那么,从伊顿公学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包含两点∶一、自由之思想;二、独立之精神。
所以,从这个学校出来的人可能是左派也可能是右派,还有可能是不同的阵线。但是,他们会充分地尊重别人的言论自由,他们自己的思想也不会轻易被左右。
不过,这个学校有一个陋习,就是等级纪律森严,作为学弟要尊重和服务学长。
可是雪莱他的思想非常的独立,坚决不为学长服务。因此,他和别人爆发过很多冲突,被冠以“疯子”的绰号。
雪莱在伊顿公学备受贵族子弟同学辈欺凌,但他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众超群。
雪莱1810年在他18岁时顺利考入牛津大学,他在伊顿时就和妹妹合作出版过一本小说,到了牛津后又出版了两部带有反封建思想的书。1811年3月25日因刊行《论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他在牛津仅住了数月。
他出版的这些反封建的书籍,在那个年代的英国史上,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被牛津大学开除。家里的父母都属于思想根深蒂固的老贵族,绝不容许他这种新青年思想,因此就被家里赶出来了。
这样雪莱被大学和家里双开了。
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不会因为遭受世俗压力就调转船头的。
其实,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有侠客的感觉。比如像拜伦、北岛,包括唐代的李白。一般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千古名作。
雪莱被父母赶出家门后他就选择结婚了。他本来出生于贵族,贵族注重繁文缛节的仪式感,而他不顾这些,先后和两位女人结婚,都没有经过家里同意。
本来这样的才子就很容易吸引年轻姑娘的热爱,他和拜伦一样在感情方面有点混乱。
我们应该感谢雪莱的第二任妻子玛丽,把雪莱的这些诗作整理出来,才能让后来的人们读到这些诗作。
雪莱这个妻子玛丽,本身也是一位作家,她写过一本《科学怪人》,我们看的科幻片最早就来自于这位玛丽的这本书。
雪莱和拜伦,他们都是在政治上极度仇视统治阶级的权贵,他要和人民站在一起。
雪莱是一个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他曾经继承了祖父的大笔财产,但是财产得到之后很快就散尽了。
他接济穷人,去参加意大利的独立运动、爱尔兰的民族独立运动。他自己是英国人,却支持别国的民族独立运动,这样的人是注定被歌颂的。
雪莱30岁时死于一次海难。当时他的好友拜伦出席了他的火葬。据说雪莱的心脏非常大,烧了很久都没有烧掉,后来拜伦抢出来交给了雪莱的妻子玛丽。
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从小特立独行,一生不屈不挠,在和各种各样的人做斗争。和父亲作斗争,和学长作斗争,和世俗的教育作斗争,和整个社会和政治作斗争,以及和感情作斗争,他就是这样一个战士。
我们最熟悉的那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雪莱写的长诗《西风颂》的第五节,是雪莱在中国传播最广的一首作品。
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也就是他去世时的前三年,这一年是雪莱创作最多产的时期。当时,欧洲正处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革命时候,所以他很振奋。
当时在意大利刚好有一天,他看到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风满楼的景象,他看着这一切,感受到大自然雄伟的乐章,然后就有了灵感,创作了这篇《西风颂》,下面是这首诗的第五节——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当作那树丛: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韵,
甜美而带苍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狂暴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
请把我尘封的思想散落在宇宙,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心声,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巴,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哦,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据雪莱夫人玛丽言,“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边。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遂以隐晦的语言作《西风颂》等诗预言社会的新生。
雪莱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雪莱已经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灵魂还在——
浅水是喧哗的, 深水是沉默的。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夜间选择黎明的人,
黎明为他选择自由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