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敢行动?是因为你想多了!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军师孔明

表弟去年大学毕业,过年的时候见他精神萎靡,很不开心的样子。所以和他寒暄了几句,关心他毕业后工作是否顺利。作为典型的90后,表弟说话倒也不拐弯抹角:别提了,家里没有关系,我自己又不是考研、考公务员的料,所以毕业后也没找到什么喜欢的工作,就将就着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销售。刚进公司,先进行了业务培训,接着就是下市场,前期公司有“老带新”,新业务员跟着老业务员熟悉业务流程,示范解决客户问题。一周之后就得自己单独下市场拜访客户。不论刮风下雨,表弟都得骑一个人自行车、乘公交车或者步行去拜访客户,这样的工作对于刚毕业的90后来说,已经是很吃苦了,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表弟倒还能勉强适应。让他现在一直不开心、甚至感觉痛苦的是:陌生拜访。曾经有过客户毫不客气,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把他赶出去。有礼貌、没礼貌地拒绝更是家常便饭。这让表弟内心很恐惧,每天醒来,想到要上班,要去陌生拜访客户,就感觉很压抑,所以养成了赖床的习惯。连原来早起跑步的好习惯,也被赖床给代替了。

表弟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做销售的人,或者说职场人来说,是共性问题。特别是像表弟这样的90后,从小没有吃过太多苦头,没有太多社会经验,性格又偏内向,一旦思想上有压力,就很难开始行动,弄得工作生活都不开心。

我想这是一个大问题,过完年他又该如何面对工作、面对新的陌生拜访呢?我索性和他聊了起来,并一起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我问他,如果不做销售,还愿意每天早起跑步吗?他回答当然愿意啊,跑步可是我的习惯,就算下雨天、哪怕是下雪天都没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表弟并不是懒惰的人,甚至有一定的自律性。跑步,是一个人的运动,单独行动就可以完成。但陌生拜访为什么让他这么痛苦呢?销售是需要和人互动的,而且互动的对象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之前有过经常被人拒绝的经历,甚至很多不礼貌地拒绝。所以,表弟能快速起床跑步,却赖床不愿意去拜访客户。原因在于他对与人互动产生了恐惧。

类似于销售,需要和人互动的场景。比如电话、演讲、社交。很多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不敢行动。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想到要给客户打电话解释断货问题,就一拖再拖,脑海里想象客户一定会将自己骂的狗血淋头;培训现场,老师给每个小组一个分享名额,结果小组还没说让你上去演讲,你已经紧张的心里扑通扑通乱跳,脑海里开始想象别人嘲笑自己讲的不好;朋友组织了一场活动,吃饭的时候建议大家相互介绍认识下,但轮到你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语无伦次,脑海里想象自己一定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别人一定对自己不感兴趣.....

正因为这些内心戏,让自己更加紧张,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行动。表弟害怕拜访市场、大部分人恐惧电话、演讲、社交。其实都源于这样的内心戏,我们管这个内心戏叫“认知偏差”。

什么是“认知偏差”呢?简单地说,就是脑海里有太多负面想法,而这些负面想法与事实不符,或者和事实无关。拿表弟被客户赶出去举例:表弟“被赶出门”是事实,但他脑海里会加工出很多负面思考:这太没面子了、我这个人不讨人喜欢、我很笨......这些主观的想法深深印在脑海,会在下一次拜访客户的时候不经意跑出来。结果你重复着脑海里想象的自己,因为恐惧,表现出来的行为就行想象的一样,结果又被客户拒绝,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要想事情往好的方向走,我们就要克服“认知偏差”。

怎样克服“认知偏差”呢?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人平时很内向,做事也没魄力。但当他喝完酒的时候,就像换了一个人,说话做事利索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没有喝酒的时候,脑袋很清醒,说话做事会思虑再三,所以反而行动迟缓。而当喝完酒之后,人表现的很兴奋,脑袋没那么清醒,反而想的少,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有句话这么形容喝醉的人:“他喝的眼睛里都没人了”,“喝醉了,全世界都是他的”。这说的就是喝醉了酒的人,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脑袋里不会想太多负面的事情,谨小慎微。我们提喝酒的人的表现,是为了说明负面思考严重影响人的行为,而不是鼓励大家通过喝酒解决问题。

说到喝酒,我想到了另一个词“鲁莽定律”。“鲁莽定律”字面理解是“鲁莽”的人更容易行动。提到鲁莽,我们第一印象更多是像樊哙、张飞、李逵这样的历史人物形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生死看淡,说干就干。就是这个“说干就干”,他们不会像我们脑袋里想太多,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杀过去再说。当然,做事不能一味鲁莽,需要胆大心细。“鲁莽定律”提倡的不是鲁莽,而是行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时候调皮捣蛋、不爱读书的朋友,长大了反而比小时候学习成绩好的人混的更好。有人把这归功于他“脑子活络、会来事”。这说的很对,但不全面,学习好的人智商应该不比这些人低,脑子也很灵活,但关键区别在哪儿呢?“情商”!也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我们说的“认知偏差”“鲁莽定律”其实都和情绪管理有关,就是我们很容易被别人左右,容易被负面想法所左右。困于“情”、乱于心。

要想快速行动。李海峰老师的“DISC”模型做了很好的总结。其中的“D”是指支配性的人:关注事,直接、快速行动。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快速行动,就要关注事,而不是关注人、关注负面想法、负面情绪。遵从“鲁莽定律”的人也是关注事,“我”才不管你天王老子呢!而具有“认知偏差”的人往往太关注人,关注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要想做成事,要想敢于行动。就要做个像喝醉了酒的“鲁莽”人:眼睛里没有人!当你的眼睛里只有事的时候,别人的任何看法都和你无关。排除“负面想法”,是快速行动的基础,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源泉。

说到这里,我想一定会有朋友说,我也知道“负面想法”不好。可我做不到“鲁莽”啊。“鲁莽”也是一个技能,做不到是因为还不具备这个技能,但只要是“方法论”,都可以通过练习达成。不是说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明天我们就脱胎换骨。继续拿表弟举例,我最后给他的建议是:首先认识问题,人有负面想法很正常,认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但不要有压力;其次关注事实,开始按照只关注“事”,不关注“人”这一方向去努力,具体的办法是,每天从陌生拜访一个客户开始。如果没有被拒绝,说明我们的负面想法是多余的;如果被决绝,我们正好可以练习“只关注事,不关注人”,只关注“被拒绝”这一客观事实,优化销售技巧,不去主观联想别“人”怎么看“我”的问题;最后排除臆想,逐步加大客户拜访量,慢慢的我们就习惯了“鲁莽”思维,不论是否被拒绝,我们习惯性认识到“只是被拒绝了”,排除一切负面思考。

在行动过程中,当我们出现行动障碍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按这个方法练习:认识问题、关注事实、排除臆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