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芳心错付于女人却是寄托之山崩、容颜之一去不复返。但
高中的时候一个有一个文笔很好的文青同学,总是和她一起聊电影。说到最喜欢的导演,她就兴奋地告诉我是一个叫侯孝贤的台湾人。我问她原因,她边开玩笑的说:“因为他的男主角都是张震啊。"好吧,她因为张震看了好多侯孝贤的电影。这也确实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动机。
后来也跟着她看了一些,发现侯孝贤真的很宠爱张震舒淇,让他们在光影世界里爱了四部电影,当过了六次恋人。我想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吧,之前看他的电影,是冲着张震和舒淇去看的,但最后却被导演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今天说一说他的电影——《最好的时光》。也不能说这部电影有多好,毕竟觉得自己对技术了解的还是不够。但,从一个观众来说,却觉得,好喜欢。
那说说电影吧
影片讲述了三段不同时期的爱情故事,分别是1966 年的恋爱梦、1911 年的自由梦和2005 年的青春梦。三对恋人,有不同的相遇方式,也有不同的命运与归宿
恋爱梦
不得不说,侯孝贤的电影节奏十分缓慢,缓慢到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有些看不下去的感觉。没有很明显的碰撞,也没有足够鲜艳的色彩,就好像是导演在讲一个故事,慢条斯理的。与其说镜头是在推进情节发展,更不如说是在构造气氛。看第一个故事时就能感觉到那种上个世纪台湾小镇的恬淡闲适、现世安稳。两个人,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相遇了,然后产生简单的情感,之后就是淡淡的思念、淡淡地追寻。没有强烈的言语,没有激烈的动作。相遇、相识、相互爱慕,一切都显得这么自然与顺畅,安静与闲适。
看完了这个故事,对于影片的节奏的态度也从不理解到了喜欢。突然思考看电影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影评,不是为了分析剧情,其实,就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快感。看第一个故事,就像窝在了沙发里,看过去的故事,两个少年少女,在最好的年华,欣喜相逢。总觉得,这是在最美的时光里,发生的最好的事。
自由梦
第二个故事很特别,全程都是默剧。看过一篇报道,舒淇和张震对于这种表演方式也很感兴趣。不得不说,他们演的很不错,举手投足之间,不靠言语,就可以把人物刻画的出神入化。戏里,一个是惟梁启超梁先生马首是瞻的青年,一个是温柔娴淑的艺妓,两人视对方为知己,却永远没有到最后的那一步。不管世事如何,他总是记得来此听一曲住一宿,视她为心灵港湾。两个人,一个怀抱家国自由之梦,一个怀抱得遇良人自由之梦,不过都是空嗟叹。明知此是伤心地,不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凉薄。
吕思勉先生说,于历史而言,常人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事是山崩。依此概念,红颜知己于男人是锦上添花、命运之潮汐风化。芳心错付于女人却是寄托之山崩、容颜之一去不复返。但总是觉得,生活还是自己的。最好的时光,无关历史,只关风月。
青春梦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影片上映的年份,觉得表达的是对于导演看新一代年轻人的视角。在影片中舒淇演一个生活中2005年的新新人类,天生有疾却不惜在纸醉金迷的混乱都市中挥霍生命,她既可以有一个同性恋的女友,也可以和饰演玩LOMO的青年张震玩一夜情。故事里只有迷乱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歌舞和摄影,做爱和颓废,导演试图用一系列当代的意象表达在他看来新时代的爱情。和前两段的平淡的场景和浓烈的情感相比,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颓废。最好的时光,每个人的定义会有不同,下一个时代最好的时光,又在哪里呢,导演不知道,也许,我们也不知道。
电影就是这样
那聊一聊电影之外的事情吧
看到好多人在豆瓣上讨论三段故事里最好的时光是哪一段。好吧,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讨论是很荒唐的讨论。就好像是导演用情怀和人生观画了一幅画,你却非得肢解他每一笔,分出所有笔画的轻重缓急。觉得没必要,也很搞笑。其实觉得像我这种人是不指望从电影里学到东西的,哈。觉得更多的感同身受、寻求相似点吧。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人只是过客,但也有人在你的生命里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你久久不能忘怀。也许,那个人让你恨过、失望过、讨厌过。但你还是会想起他,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人,他是你失眠的原因,更是安睡的药引。你用他折磨自己,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的。但我想能让你这样的,也许已经不是那个人了,而是那段时光。而你不能放下的,也只是那段时光。
尽管有一天你们相遇,他已经变成了和你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样子。他不再是那个穿白衬衫的少年,她不再是那个梳着马尾的姑娘,他变得你不认识,你惊讶吃惊,甚至你都会骂为啥当初会喜欢上这样一个人,然后告诉自己觉得突然那一瞬间想通了所有事情,原来是时间不对,原来是自己看走眼了。但我只能说成年人的想通就是哄哄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矫情,是最基本的体面。也许是人不对,也许是时间错位。但那些时光在,就好。其他的,也没有那么重要,不是吗。
正如电影里所说的
文/刘Toyn(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c5e2e4c4b5a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