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旅第22站 法国文学(二)包法利夫人

2019-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阅海人家

       早起搬砖,介绍第二本法国文学代表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是一段狗血剧情的鼻祖: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讨厌平静的生活,转而追求自己希望的爱情——一种没有在现实中得到的爱情。她先后找到两个情人,莱昂与鲁道夫,可是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这种故事情节在现今的屏幕上不断上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萌芽、妇女刚开始争取权利的西欧,确实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里,法国文学的特点再一次显露。按常理,描写一个追求自己幻想爱情的女性,会有大量的内心独白,作者会着力描述女性在面对现实与幻想、道德与浪漫时的挣扎,但这里作者不是这样做。引用百度百科的介绍:“作者没有在作品中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对人物进行道德批判,而是大量运用了内聚焦的叙事手法,并且根据情节需要不断变换焦点,从某个人物的视角出发摄取生活中的景象,并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投射于外部世界,使描写变成叙述的一部分。”抽离、叙事、放大,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事件,这就是法国文学独特的魅力。

      从哲理来看,女主角的悲剧阐释了一个人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人在追求完美、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往往会深陷欲望与现实的冲突,恰如戴上镣铐或落入陷阱,无法解脱,不能自拔,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或毁灭。尽管在挣扎过程中或许也有暂时的成功,但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我在这本上有着额外的体会:在这些题材中,男主角都是一个好好先生。例如本书,包法利作为丈夫,在生活中,无论大小事都极力顺从爱玛的要求。为了爱玛的健康问题,举家迁居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在金钱方面,不仅从来没有对爱玛的奢侈消费有丝毫的不满与反对,反而竭尽全力地去满足她。其他故事中的男主角大体如此。

       为什么这些“好男人”得不到好的结果?我觉得,在精神层面,这些“好丈夫”缺乏对妻子有效的沟通,对妻子的心灵世界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满足妻子对浪漫爱情的需求。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作为丈夫的,除了有担当的“粗”外,还需要有理解的“细”啊。丈夫不容易做,但做对了,就可以极大程度避免这些狗血剧情的发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