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500字青海省

抗震救灾的那些日子

2015-12-19  本文已影响30人  梅影竹踪

2010年4月14日早晨7点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早就想为他们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当得知自己将要被派往玉树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援时,一种医护人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我有幸被选入玉树抗震救援医疗队,成为其中一员,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我们乘坐专列,经过20多个小时的行程,于4月16日上午11点30分到达西宁,经过简单休整和物资补充后,我们即刻进入战备状态,在上级部门与青海省人民医院协调后,我们被安排到青海省人民医院参与医院灾区病员救治工作,而我被安排到了灾区危重病人聚集区——重症医学科。

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现代化的万级层流监护病房。当我进入监护病房后,病床上躺的都是灾区的危重症病人,都是藏族同胞,看着他们黝黑的面孔,充满求生和无助的眼神使自己觉得肩上的使命更加重大。护士长对病区情况和工作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我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角色。监护室的工作是琐碎而繁重的,监护室收住玉树灾区危重症病人7例,有22岁的年轻人,也有77岁的老大娘,病人多数为挤压伤,肝破裂,脾破裂,胸腹联合伤,颅脑损伤等。在上班的第一天,我就为多名病人进行伤口换药、口腔护理、留置尿管、灌肠、翻身拍背、吸痰……,虽然第一天的工作繁忙而又劳累,精神和体力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但是,每当我看见他们对我露出的笑脸,就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晚上回到驻地,队长召集队员召开了一个工作交流会,通过交流和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想出了应对办法,最后队长综合队员的感受提出了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工作思路——“救援、学习、交流、引进、提高”。

第二天,灾区病人在不断的转运至青海省人民医院,这里成为了玉树抗震救灾的主战场,北京、武汉等省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也都参与进来共同应战。4月20号,下午5点到次日早晨9点,是我的工作时间,也是我的第一个夜班,面对危重症病人,面对时间与体力的考验,我信心百倍,只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他们尽快康复。其间,我参与了一位藏族大叔的抢救,在地震中受的外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治疗,并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亲自指导抢救方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期待生命奇迹的发生。

在青海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除了完成抗震救援队安排的各项任务,还时刻关注着战友在前线的情况,他们担负着转运灾区伤员的任务,同时面临着缺氧与寒冷的生理挑战,他们需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用坚韧的毅力书写着生命的篇章。虽然我没有去抗震救灾最前线,但我们的心始终依靠在一起,我们的力量始终凝聚在一起,随着抗震救援重心的转移,青海省人民医院成为了救治灾区伤员的主战场,灾区的伤员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进入重症病房,来自五湖四海的护理同仁共同抚慰着灾区同胞受伤的心灵,虽然语言不同,但通过一个眼神,我们就可以获悉对方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慰藉。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此次参与玉树抗震救援工作,我还担任了救援队的影像资料的记录,通过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又一幕感人的瞬间,记录下了生命的坚强,记录下了爱心传递的力量,将爱与生命始终定格在我们救援的整个过程中。

作为一名护士,让我有机会在同胞有难时,亲自参与援助,充实我的职业生涯,丰富我的人生阅历,这个经历将陪伴我一直走下去,继续做一个为护理事业奉献的“无翼天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