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信(2024年5月)
Rabbit:
你好。这个月过得还好吗?在我看来你的状态不错。发现每个月写一封信给你的好处是可以看到你的变化。如果天天写似乎看不出太大的变化,这个月你给了我太多惊喜。
我总从你口中的学校生活想象着你和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如鱼得水的样子,心里感到了一种作为母亲的欣慰。
第一个惊喜是运动。你的个头已经在几个月内超过了我和兔爸,你以惊人的速度像传说中的毛竹一样向上窜去。我们从去年开始的一分钟运动仍然在坚持,而且在这个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每天一分钟的锻炼是去年暑假在你噘着嘴不情愿的状态下开始的。好说歹说才让你做了一分钟的仰卧起坐,我们说好每天晚上坐一分钟的运动,具体动作你来选。可以是俯卧撑,也可以是高抬腿,还可以练肩膀、坐式体前屈。到了寒假我建议增加为两分钟,你说我“得寸进尺”,我说你“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反正不管怎么说,运动时间终于延长了一倍(这样听上去显得进步很大)。
就在上周,4月下旬的某天晚上,你破天荒地做了30个仰卧起坐,30人俯卧撑,30个坐式左右摆臂,30个抬腿碰胸。我起身去看太阳是不是在深夜十点钟重新升起来了,你说不用看了,太阳在你心里,就是“西格玛男人”克里斯蒂安 贝尔。你指着手机神秘地对我说:“帅不?他说每天早晨起来这些动作各做60个来热身。”
我心中暗喜,不敢形于色,还假模假式地劝说:“你还是少做点,太累了!”
“不行,我必须做30个,这才是他的运动量的一半呢。”说着你不顾我的劝阻坚决地做了起来。
我心疼地看着你,心里却在暗自得意,看来这一分钟的效果不可小视,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啊。感谢这个大洋彼岸的硬汉形象给了一个青春期男孩子这么大的动力。三克油歪瑞玛吃。
还有一个惊喜是“自知之明”。那天说起你们英语考试的一篇作文,题目是现在的我。要求把自己和五年前的我做对比。
“我用自己现在有的英语词汇量总结了一下我的三个主要变化。”他说。
“个子更高了?”我说。
“NO,这太普通了。我说第一个是以前我很安静,可是现在很活泼。”
“这倒是,听你回来的叙述,现在可以站在讲台前给同学大大方方地讲题,还可以在课间十分钟上台表演《唐人街探案》里的宋轶一口地道的河南话教美国学生的场景。”我在旁边做着备注,他笑了。
“你不知道,我在那里说着宋轶的台词:切丝,切片,要什么主食?台下就一片配合的声音,他们还故意把最后一句说成:要什么猪食?全班同学都笑翻了。”
“第二点变化呢?”
“我以前不喜欢数学,可是现在非常喜欢数学。”
“这倒是,那天去图书馆还自己借了两本趣味数学题,要知道以前我给借你是死活不肯看的。”
“第三点是以前我不爱运动,现在我喜欢跑跑步,骑骑车,做些俯卧撑什么的。”
“没错。”我认真地回答。
那时候我突然对你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你已经开始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而且对自己的判断非常准确,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这是我都可能做不到的,你的理性思维越来越强了。那一刻我看到了你的成长。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去面馆就知道自己要吃什么面,大碗的还是小碗的,每次点完都会很满意自己的选择,也都会吃完。我小时候眼大肚小,常常贪心地盛了一碗饭结果只吃了半碗,但是你很小的时候就了解自己,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这是一个很好的优点。记得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掷地有声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世人,要认识你自己!”
坦白承认我做不到,不是妄自尊大过分高估自己就是妄自菲薄低看自己,完全取决于心情。
后来你从《今日说法》中看到了头戴国徽身穿警服的检察官,便要做一个那样的人。你的目标似乎总是清晰而果断,让我想起那首《少年》。总是目光向着前方,坚定且专注。
我要做的也许是放手,我能做的也许是做好我自己。你的事交给你去做决定,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希望你过的不是别人安排好的,而是你自己热爱的生活。
奔跑吧,少年!
喜欢跟你谈笑风生也喜欢听你侃侃而谈的兔妈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