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寒假读写系列之十六——说说《简说明清小

2020-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漫步云端常想一二

                2020.2.1.  星期六    天气 晴

        2020多舛的一月已经悄然离去,二月如约而至。

        在这个别的日子里,阳光依旧灿烂,团结一心抗击病魔的力量一如既往,我们相信“人心齐,泰山移”的力量,一定可以早日打败病魔!

        午后静静地伫立在阳光里,眺望湛蓝的天穹,沐浴着柔柔的和风,吮吸着清新阳光的味道,内心愉悦。生活的美好莫过于此吧!很多时候,也许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才能更加地激发内心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才能成长的比以往更加的豁达与宽容,于是对俗语“福兮祸之所宿,祸兮福之所倚”便有了更完满的理解和体悟......

        今天,我们来说说《草根文学的‘逆袭’——简说明清小说》。

          这一本是本套书中的第四本,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说事勾彦殳所著。文本中依然沿袭了前三本的语言风格,轻快明朗,幽默风趣,平易朴实,在格局的安排上也依旧是按照章节为重点单位安排脉络。这本主要简析明清小说,作者分十九章,将中国古典小说以举例的方式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讲解,我将这些小说分成是一种不同的类型进行的阅读。

        人们常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山变易,风起云涌,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学成就。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很快地在脑海里想起一句话“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的,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珍宝,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这些时代里就只有这些体裁的文学样式,其实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学样式都有出现,只不过在一定的历史年代李,其侧重点不一样罢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里,让我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清晰,曾经似乎很迷惘的问题,在这里一时间都烟消云散了,那份内心获得感的喜悦无与伦比。

        诗歌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逐渐衰弱,可是小说的创作水平却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说,是历史的发展改变着文学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在隋唐之后,读书人的出路就是读会“四书”“五经”,学习写作策论文章,以便通过科举考试,进而达到封妻荫子的人生目标,于是诗歌在唐宋时代非常的兴盛,而小说这一体裁的文本只是一种消遣,不能和“正道”诗文相提并论,它不是正统的文学,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诗文一直都将是繁荣兴盛的体裁,可是明清为何我们不曾看到诗文繁荣的景致呢?反而曾经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小说却兴盛了起来呢?这还得从朝代的更迭细细道来。

        唐宋结束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蒙古人成吉思汗创立的元代,因为蒙古人自古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与唐宋不同的是元代重武轻文,朝廷不但中断了科举制度,而且朝廷用人制度也倾向于任人唯亲,大批的读书人失去了进阶朝廷的通道,甚至出现了“十儒九丐”的现象,这种社会制度直接导致了诗文的衰落。后来到了明代的时候,朱元璋倒是恢复了科举制度,但是朱元璋对文化又采用了专制制度,不但设立了锦衣卫对群臣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而且还大兴文字狱,对文人的言论进行严格的控制。试想,在这种政策下,有谁还敢,还能大量写诗,写出好诗呢?

        诗歌的发展在元代、明代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阻碍,那么在宋代就已经逐渐在“勾栏”“瓦舍”里出现的小说雏形,又会怎样的发展呢?

        最初的小说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听”的。在“勾栏”“瓦舍”这些不怎么“光明磊落”的地方,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说书人说,时不时再听唱几句,于是,小说就从这里开始口口相传地发展了开来。

        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有四大阶层:士、农、工、商。在这些人群里,“农、工”无暇去听书,“士”不屑去听书,而唯独在中国古代最不被看得上的“商”阶层,有钱又有时去听书,于是这就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人群”的基础。到了明清年代,随着“郑和下西洋”等等一些历史节点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开始逐渐的繁荣了起来,于是乎小说这种非正统的“俗文化”就获得了广泛的观众,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文人的重视,特别是科举失利后的一些下层文人逐步投身到了小说的创作之中,这就给小说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最初中国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类: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因为历史演义小说的素材是现成的,容易搜集,易于创作,所以很多文人便将过去的历史“野史”作为了蓝本,历史“正史”作为了参考,创作出了譬如《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后来又有人模仿《三国演义》创作出了《隋唐演义》、《东周列国传》等历史演义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都曾被这些演义小说混淆了历史的甄别能力。

        当历史演义小说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历史演义这种粗线条、快节奏的“听”故事了,于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将一个人物详细地描述出来的英雄传奇小说应运而生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物塑造,推促着明清小说又向前行进了一大步。与《三国演义》相似,后来又有人模仿《水浒传》创作出了《杨家府演义》、《英烈传》、《说岳全传》等等著名的作品。

        无论是历史演义,还是英雄传奇无外乎都是与历史相关,时间久了,人们总是会厌倦,于是到了明朝后期,神魔小说开始流行,人们凭借着虚构和想象,吸收着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的养料,开始进行着神魔小说的创作。大家所熟知的《西游记》、《封神演义》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历史写完了,想象也写的差不多了,这时候的人们逐渐开始把眼光转向了现实社会生活,自此,小说寻找到了它最稳定和最丰富的题材灵感来源,于是出现了“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世情小说。如《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到了清代世情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成熟,《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一批著名的作品便纷纷出台。当然,这些白话长篇小说的出现的同时,文言短篇小说也迎来了它自己的春天,譬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就为六朝以来的志怪小说传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看着小说一路起起伏伏的发展,再次我们坚定了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发展,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发展的理念。

          在清朝末年,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向了腐朽没落,对内,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矛盾重重;对外,则面临着列强入侵的危机,国家随时有着覆灭的危险。“救亡图存”成了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而这些呼声也或多或少的投射到了小说的创作当中去了。但是动荡不已的社会对小说的发展依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小说的发展一度低迷,艺术水平有了一定的倒退,思想趣味也有了下降的趋势。于是,小说创作的题材和方法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了,先后出现了才学小说、侠义公案小说、狭邪小说、谴责小说等潮流,当然也包括曾经被鲁迅批判的体无完肤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只不过到了今天,随着通俗文学的再一次复兴,鸳鸯蝴蝶派小说又成了“言情小说之祖”,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肯定。

        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的小说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家们纷纷转而学习西方小说的创作方法,明清的章回体小说随之没落,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可是它那独有的“魅力”却永远地留存在了文学发展的记忆里,影响深远......

      《简说明清小说》迄今为止还未全部读完,但是现在我终于开始明白为何书名为“草根文学的‘逆袭’”了,原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野百合也有春天”!在《简说明清小说》这本书里,我不但知道了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原本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文学体裁是小说,更是了解了中国文学史中小说发展的波折始末,小说一路走来的无奈艰辛。曾经在课堂上总是一味地强调着小说的三要素,但是今天才明白,中国小说又何止是三要素那样的简单,它自身的发展渊源就已经是让人叹为观止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多么的可怕,但“知其所以然后再知其然”又是多么的令人欣慰!这也就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