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生活想法

关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两个思考

2018-09-10  本文已影响30人  AdenHereToWrite

或许可能又是老生常谈甚至先前自己有提到过的两点,但经历了一个考季的低迷状态之后,自己觉得这两点依然有着很深远的意义,故提笔简单做一下分享。

第一点是学习过程中绝不穿插娱乐项目。

刚过完暑假,除却部分一刻也没有放松或是即使放松也早已调整完毕的考研党外,其他同学或多或少的都要面临“重新适应坐下来学习”的短暂过程。

我希望暑假的放松至多是带去状态上的松懈,而没有带去什么不良的积习——比如学到一半好好的,突然地就鬼使神差一般去摸手机,上厕所,吃东西....

从原先并不需要休息的学习状态中抽离。

学到真知或许可以让我们收获成就感和快乐,但在此之前我们必然是会遭受痛苦的,而也正因如此,在这个关口,许多人会去选择逃避,比如前段时间的自己。

久而久之这种现象就会铸成我们学习时的恶习——心浮气躁,难以持续。

我自己对此的总结是:

Distraction makes me a quiter.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遇到问题先想着逃避——脱离学习的状态——问题越积越多——逃避愈加频繁——真正想学也难以入定。

我不知道是否有读者曾遭遇或正遭遇着这种循环的折磨,那我希望我们能够首先正视这个问题,进而解决它。

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即使工作/学习进行到一半进行不下去了,也绝不插入任何娱乐向的事物。

如果说什么事都不做是0产出,那玩手机刷微博看剧吃零食很可能是负产出。

因为一切同学习无关的信息摄入,都会客观程度上增加我们大脑的负荷。

换句话说,是自己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

这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那我也需要放松啊。

当然。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对自己所选取的放松方式进行关注,尤其是放松完之后的学习状态,是确有明显的好转,还是停滞不前甚至只能落入今天算了明天再来的败局。

不同人有不同适合的方法,我只是单纯希望对这个问题,大家能给予一定的关注,而不是任由可能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

倘若真的发觉了自己身上存有不良的积习,也不必过于紧张。都说坏的习惯难改,其实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和每一次发生缺乏意识。

比如我先前有提到过自己喜欢边吃边看躺尸好久之后还会撑的宛如智障的坏习惯。

我就通过建立新的行为模式进行替换的方式,基本克服了这个毛病。

先是努力赶走这个念头,实在要做,就端一壶水,看剧可以,零食别想,水管够。

非要吃垃圾食品来逃避学习?吃,可以,别想看视频,就坐那儿吃,撑死了二十分钟完事。于是往往一想到自己坐那儿二十分钟干吃一堆垃圾,就会把这种念头枪毙在脑海里然后硬着头皮回去看书。

所以克服坏习惯或者换言之构建好习惯的关键,都是构建新的连接。

具体回到这一点谈的“学到一半想娱乐,难以专注”的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学五十分钟强制自己玩十分钟手机;二是在自己学习周期的间隙插入一些日常事项如整理房间,简单的运动等等。

第一个方式是我从某乎著名学习方法论作者的书中读到的,亲测有效,按要求完成的情况下的确会对玩手机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但基于本人目前半小时专注尚不能完成的惨状,法一暂时还是搁置的好xD;

至于法二明显就是自己创造出的了——学到一半走出图书馆做50个俯卧撑的;在宿舍转身就上瑜伽垫的;在家下楼就是一组波比跳的emm...

这三个月我的理想状态就是生活只要有学习,健身,写作,还有偶尔的下厨,就足够了。

想的越少,负担越小。

第二点很简短,但却很实用。

我不管你白天玩没玩手机,睡前我呼吁各位把大脑留给一天所学。

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操作,睡前看的东西通过潜意识更容易被大脑记住。

有疑惑的读者不妨自己试一下临睡前看八卦和看知识点,第二天醒来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对此更高的要求或者说更fancy一点的操作,就是在学不进去累了的时候,要么运动,要么就在脑海中重构/复现先前辛苦学习的内容。

重复的越多,记得越牢固,回头复习也越轻松,而不是任由那些时间给没有营养的八卦新闻所占据。

当然,“过激”这个词时有被我的朋友拿来形容我的部分论调,所以度这把尺自在各位心中,我只是单纯的做一个问题/现象的提出者,以及可能可行的方法论的倡导者。

以上。

祝新的一周学业进步x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