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随笔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2018-11-03  本文已影响72人  福尔摩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我是读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看看自己的文章很久没有写读后感,心里更多的是愧疚,由于很多很多事,所以每天看书的时间减少了,但是每天即使读几页的书也不能不读书!!!呀,偏题了~

          每次看书前我都会了解一下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么棒的书,让我先敬佩敬佩,毫无疑问很多书的主人公都是作者一生成长的缩影,所以让我们先走进作者的世界。

      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是俄罗斯人,他本身就是个传奇,他当过骑兵,当过侦察员,转战各地。过度辛劳使他病倒,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但他要求安排工作。二十岁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入党,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场车祸,右膝受伤,引发了痼疾,才二十三岁他就瘫痪了,而且双目逐渐失去视力。

      二十六岁时,他接受第九次手术,他主动提出不用麻醉,切开刀口,在手术中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这以后他断然拒绝任何手术,他说“我已经为科学献出了一部分献血,剩下的,让我留着干点别的事吧。”

    有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这本书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钢,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中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面前不妥协。”

    看完这些我在想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忍受这么多的痛苦,他的意志令我佩服,他的小说让我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谢谢他让我明白原来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开始接触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当时什么都没有记住,只记得老师天天要我们背的一段话,我相信很多人都背过(被迫)吧,当时还小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段话的意义,以至于对当时的我没有多大影响。

    第二次接触是在大一,我的专业是俄语,老师说叫我们读一本俄罗斯文学作品然后在讲台上在全班的面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我知道很多同学为了省时间而选择去网上找直接的读后感,我选择去图书馆借一本书读书,每天坚持读一点点,我记得当时是冬天,我每天冒着风雪走在图书馆的路上,在图书馆一个人安静的读书,虽然很孤单但总被书中的人物温暖,陪我度过孤独的时光。也终于赶在我演讲的时候把这本书读完,然后写了读后感在全班演讲,觉得自己挺棒的~现在你要让我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真的记不得了,所以我选择重看了一遍。

    今年我大三,学习任务很重,每天坚持看书写读书笔记,这本书我相当于从主人公保尔小时看起,看到保尔一生的经历,都说人生都会经历起起落落,可保尔的一生都在痛苦和战胜痛苦这两个过程度过,可他从来没有抱怨。

  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练,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即使是在他不得不卧病在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的生命誓言。

  我很喜欢书中一段描述,在他失去视力不能走动,只能用笔来证明自己时奋不顾身。

      工作接近尾声,他那被抑制的感情也就越发经常冲击他一向毫不松懈的意志,企图摆脱意志的束缚。忧伤,以及常人拥有的各种热烈或者温柔的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唯独保尔没有这个权利。要是他屈服于那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听任它随心所欲地发作,事情就会酿成悲惨的结果。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回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活出了很多人想活而不敢活的人生,很多人不能像他一样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不敢,懒,不愿吃苦!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书中冬妮娅,她原本是个非常善良可爱的女生,至少和当时贵族小姐不同,不嫌弃保尔的身份卑微,还经常帮助他,保尔也很喜欢她,想把她也加入共产党,让她远离以前的生活,可她因为不喜欢吃苦和受累而选择拒绝了保尔,多年以后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人,虽然在身体上享乐了但精神上一无所有,原本善良的冬妮娅已经消失不见了,其实想想本来有一个在你面前有个人愿意拉你一把或者有个很好的机会,而你因为害怕或者嫌弃它,导致错失了机会,这样值得吗?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机会,说实话我心里有点害怕,有点否认自己,但我不想像冬妮娅,我必须逼自己,成长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比起书中很有名的那段话,我更喜欢后面的一句话“人,应当抓紧每一分钟,去过最充实的日子,不管是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还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悲惨事故,都可能时生命中断。”所以好好爱自己吧,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