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并非为实!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懂心理的语文老师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时候眼见并非为实!

周五下午在课堂上因儿子嚼口香糖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他。

要知道,因为嚼口香糖这个事,我刚在班里处理过,责令张思昊和黄鹏勋二人利用下课时间,把教室里地板上所有的口香糖污渍铲除掉。

这才是刚刚过去一天的事情啊。

开完例会刚进教室,就有同学高声说:''老师,秦宇轩吃口香糖!''

扭头一看,果真,小嘴正一嘬一嘬呢。

你听到同学告你状,你收敛一下呗。

可人家不,依然嚼得起劲。我的无名业火''腾''地升起来,

然后噼里啪啦训了他一顿。

放学后,他仍然闷闷不乐,我试图跟他沟通,可这家伙情绪一上来就拒绝沟通。

我说那你把明天考试的科目背背吧。

不想背!嘿,答语一贯的简单利索。

好吧,那就随便做点什么好了。

他推我出门,我要着急去接老二,外面下着雨,一下雨,市幼儿园门前的路就更是堵的不要不要,我只能是打着伞步行去。

等我和弟弟回来,竟然是铁将军把门!

好你个秦宇轩,就要考试了,没有一点紧张气儿,还跑出去玩儿,还不交代一声!

火气又上来了,心里把这家伙数落不下十遍啊!

妈妈,哥哥留的字条,你看看,写的啥。

小家伙从门锁的背面撕下便利贴,递给我。

''我出去会儿。''

字条上就这些信息,没有称呼,没有署名,没有说去哪,啥时候回,统统都没有。

要知道,他以前可不这样,留言定要写上称呼,有时候还是''亲爱的妈妈'',落款''您的儿子''。这回,是心里有气啊,妈都不想称呼了。

生气又焦心,就打电话给孩儿爸''告状'',人家嬉皮笑脸地安慰我:没事儿,一会儿就回去了,你饭该做做,该吃吃。

等我正吃着呢,大儿推门进来。一手拿本书,一手持纸杯,杯里放着两根蟹棒。弟弟一见,伸手去接杯子,哥哥赶紧拿出来一根递给我,对着弟弟说,你和妈妈一人一根。

说也奇怪,先前的气早撒出来了,我接过蟹棒就着粉条汤吃得啊呜啊呜那叫一个香。

大儿盛了饭,坐在我旁边跟我说什么凡尔纳三部曲,他就买到了《神秘岛》,本来还想买《巴黎圣母院》呢,还有什么船长的女儿……

老二听不懂,插不进话,只在那里感叹:哥哥好有钱啊。

呵呵,等你稍大一点你也会有零花钱的,多吃点赶紧长啊。

老二听了赶紧往嘴里扒拉饭。

老大跟我相视一笑,之前的猜测、怒气早就被风吹散。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从孩子的表现中去揣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我们以为自己看见了,并且看见了真实的发生,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眼见为实。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完全看见,我们把看见的一部分放大再放大。比如,孩子回来晚了,有的家长会想:啊呀,这孩子是不是赌气离家出走了呀?再比如,女孩子开始有了私密日记本,开始有异于平常的举动,家长又会想:我家孩子是不是谈恋爱了?……

是的,大多数时候是我们自己在猜测,并且以为猜测的准没错。

就像我,看到孩子情绪低落,我就以为他在生气,就拼命地在他的留言里找证据。并且坚信他生气了才不复习功课,才不征得我的同意就出去瞎逛。他这是挑战妈妈老师的权威,属于故意软抵抗。

可是,他逛的是书店,买回来的是一本书还有给我和弟弟带的蟹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