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旅
现在回想起来,我与阅读也有一段很长的故事。读书路坎坎坷坷,偶尔想起也颇为有趣。
我的阅读启蒙是在小学一间很小的阅读室里,那时父母在外省打工,在老家读完三年级后我也来到父母这个城市。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城市,很庆幸自己来到这座城市后遇到的这些老师,她们用那颗成熟炽热的心,感染着我。我感谢着老师,但对学校至今还是有些小愤懑的。
特别特别的就是学校的小阅读室事件了,我记得那是一个下午的第一节课,语文刘老师带我们去学校新开放的阅读室读书,从老家来的我田间河里去多了,安静的读课外书却是从没有的事。不过也没有课外书,除了教材就只剩下外公的码书了。说实话,我还在外公的码书里学到好多歇后语。我记得我选的是一千零一夜,看着里面的故事我就一下子沉迷下去了。直到叮铃的下课铃响起,老师就开始要收我看了一半的书了。我现在仍然记得老师将那本书插回的位置,第二个架子第二层最右边。我那时想的是,我下次来要第一时间拿到那本书,不能被别人拿走了。可惜,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那本被我折了个小角标记的书会面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我六年级毕业我再也没见那间阅读室开过。我有时在想,那本小书是否也在想我呢?
我喜欢去图书馆但我又不喜欢去图书馆,说起这原因,却与小时候和妈妈去超市有关。我第一次去逛大型超市是妈妈带我一起去的,那时人小,总感觉这超市大的走不完。我跟着妈妈左晃右晃,在一处尽头一个拐弯的时候,我眼前一亮看到了我童年时期认为的最美景象。一层层的书架,书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书架下还有一个扎着小马尾的小女孩,她坐靠在墙角,书籍放在膝盖,低头认真的看着书。阳光笼罩着书籍映射在小女孩身上,在空蒙而静谧中体现着无限美好。那时候的我觉得,这样子看书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呀!而那种美景在妈妈的拖拽中一点一点在我视野中消失。回家后我就特别期待再次去超市,我也想在温暖的余晖下安静的读着书。第二次去失望,因为妈妈没经过书角,第三次去我离开了妈妈的手,并到处乱跑。第四次我找到了,没有阳光,没有马尾女孩,我拿起书还想上厕所。从那以后就有意思了,每一次,不管我是在超市还是图书馆,只要我拿起书,一会我就要准备回去找厕所了。
我以前特别羡慕那些家里有书架的小伙伴,我爸知道了就说,把你的压岁钱存我这,等我们家建房子,我用这些钱给你建个大书房。就这样每年我的好多红票票就这样送到了爸爸口袋。不过爸爸也真没令我失望,建房那年爸爸把阳光最好的一间留给我,还亲自为我做了一个很大的玻璃书架,书桌,滑椅都配备齐了。我把我所有的书呀本子呀,都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上面,每天都为它们擦一遍,说不出的开心。不过现在那栋两层的大房子也没了,修路让我们一家又搬到了市里。这新房子虽然小,但爸爸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书房,墙上都是木制的书架,一张定制的沿墙的木制书桌,我和弟弟一人一边。整个设计别有一番韵味,让整个家充满着温馨。
高考考完迷上了网络小说,说起网络小说真是让人感到恐惧,一本小说能够让你拿着手机坐在那儿整天不动,思想不是自己的,时间不是自己的,感觉整个人都被禁锢了。等到思想回归身体的时候,却发现天黑了,时间都被偷了,所有该做的事,都在身体被禁锢的时候,被另一个声音推卸了。但又感觉摆脱不了它。我非常清楚这不是我要的读书感觉,我要的是那种阳光下的感觉,思想能够和书籍交流,而不是被它奴役,与书籍交流能够增强精神力,被奴役却是要贡献精神力的。所以我的大学生活几乎是和手机和小说的斗争时光了。我大学很讨厌呆在寝室,因为一在寝室那种无聊感就会催促你打开手机翻开小说。如果是早上打开,你一抬头就发现到了晚上,如果是晚上打开,你一抬头却已到凌晨。为了躲避它,我加入社团,加入有严厉老师管理的实验室,我骑行,我爬山,我聚会,我把自己弄的很忙碌的样子,起码在我忙碌的时候它是不敢来打扰我的。尽管这样我的大学时光还是大部分被它偷走了,它留给我的就是小说各种排行榜上所有的熟悉书名。
上面写的到现在相隔了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我真的感谢那些出现在我面前的好书。刚刚工作时,热情和激情十足,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总想着快点成长,但学习的激情却是在业务的熟悉以及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消退,而我本身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总是埋在心里偷偷观望。也许是没适应单一的工作生活,又或是理想与现实强烈的落差,而或者其他。本就想太多的我就想的更多了,各种情绪开始出现在脑海,加上我事事闷在心中的性格,我开始感觉很难控制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低沉郁闷了。恶性循环之下我觉得自己将自己踩到了脚底,还蹂了两下。很感谢那些在适当时候出现的优秀著作,我觉得我很幸运,在啃读这些心理学著作,文学名著,还有其他优秀散文诗集和名人自传的过程中,我也开始对自己有了些许了解,也能够运用书中的知识自我解压。到现在思想已经轻松多了,我又找到了与书籍思想交流的感觉。也开始正确的努力提高自己。
当你在人生低谷,而又对未来迷茫惶恐时,读书吧,读好书吧,它能带你出来的。当你懂得越多,世界就会对你越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