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想与变

2020-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人生一趟

这天是见到自家姑姑的一天,结果到了大伯家的时候,姑姑说了起了小姑姑的事情,说她老公不出去挣钱还竟闯祸,女儿也总是冲动脾气有点大,全家都靠姑姑当教师领的工资养着。于是大伯便打电话过去“责怪”她了,叫她教育好女儿又叫她让老公去上班,还说不行就离了吧。小姑姑一听到都是责怪的声音就回了句“管好你自己的事来吧,我不成功,你就很成功”。确实,要我面对这样的人的“好心”,我是直接挂电话的。但我认为,小姑姑确实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有所欠缺。

其实,选择一个好的婚姻往往为很多事情有个好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但婚姻的好坏结果在人的手里,人如何去把握,人又是如何去舍弃。前面也提及过家庭教育,一个小孩的家庭教育得如何,很快便可以看出来。

如何定义家庭教育是否得当?那便是除父母外其他人的看法。

一个孩子,在其受不好的家庭环境影响时(经济、父母脾气等),往往是忍着、挨着,随之慢慢表现出其受不良影响后的样子。

首先是在父母面前,得到了父母的否定后,在外人面前也慢慢表露出来。这时,外人的评价也附加在孩子身上。外人先是会责怪孩子本身,随之才联想到父母的原因。

可是,在孩子眼里,这就只是你对孩子的批评、意见。孩子最初始得良好性格得不到延续,孩子最初始单纯、不过分的要求得到了忽视或否定,孩子的自信心随之减少,好胜的孩子以自大掩饰自卑,胆怯的孩子只能低着头,暗自委屈。

回归到父母,他们难道不是一心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教育态度和方法,如果从一开始就错了,必定会埋下祸根。父母会问,我让他上学、带他出去玩、让他学东西,我哪点不对了?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的好的地方给孩子留下好印象,而是孩子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给他一个感到自己安全、而又被在乎的感受。对于孩子的错误,脾气暴的家长能耐心的教导孩子吗?面对孩子的失误,追求完美的家长能淡定应对孩子正常的举措吗?对于孩子的单纯无知,过于严格的家长能让他们自由生长、发挥所长吗?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学习一样东西,那便是合作,合作最需要的一种态度,便是耐心。无论事情多糟糕、无论孩子是多么的令你失望,耐心的想出一种解决办法,那便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在乎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能够和父母好好的相处、好好的合作,一个每天都与身边的人合作的孩子,是会被很多的爱和很多美好的感觉包围的。引导他们如何合作的人呢?——父母。

好,讲讲自己小姑姑的处境吧。小姑姑的女儿柔柔,脾气变幻无常,并且她自己也知道。小的时候,身边的大人都是围着她转,夸赞她,讨好她,让她养成了一种莫名的傲慢感。

在我的观察中,柔柔的要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不是家长不满足,而是他们总是以“忘记了”为借口而告诉柔柔,然后过了段时间才实现他们的承诺。

当傲慢与被忽视结合在一起,人就容易积怨,更甚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需求,放弃了尊重他人的美德、放弃了耐心的态度。在需要被重视的时刻没有被重视,过后了姑姑再来教育柔柔,虽然能听进去,但是孩子想的更多的便是:为什么你不早点跟我解释?为什么要让我委屈这么久?我们大人都会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便是喜欢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但却不思考这种错误会不会是由于大人的失误而造成的。小小的年纪或许不会想那么多,更不懂如何能够克制自己的阴暗面,长大之后会明白自己身上的缺陷。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敢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好,或是认为自己不值得让他人对自己好,这便是父母的不够“爱”,导致孩子最后不敢接受“爱”了。

小姑姑说,在柔柔小时候,她爸爸很少陪伴着她,让她缺少了安全感。现在看来,缺少安全感亦是被忽视所带来的结果。(她爸爸总是答应得快又忘得快)小霏霏的故事也很好笑,小霏霏拉屎了,告诉大人她拉屎了,可是大人都在睡觉没有听见她,最后小霏霏自己给自己换了尿不湿,她才两岁多。小霏霏换完后坐在床上可能想到没有人醒来帮它,觉得委屈然后就默默在流泪。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过,人最初的记忆会对人格的形成有巨大影响。我分不清哪个是我最初的记忆,我记得很多画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我最经常想起的画面便是我和爸妈在河边散步,然后我独自跑开玩耍,最后找不到爸爸妈妈了。然后我马上去问了路人,路人十分暖心地带着我一起去找爸爸妈妈。那时可能把我吓到了,但是我到现在应变能力也还算快。

如果父母真心想守护着孩子,让他人格健康发展,尽量阻止那些以所谓亲戚的身份去训骂孩子的人吧,教育是另一种沟通的方式,而不是以教育为借口进行谩骂与惩罚。

读初中时,由于早恋,被家里人围着说。我气质偏冲动型,并且不服输很倔强,所以在家人说完我后,我在自己微博上骂回他们。现在想想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上了那些大人的当,他们无非就在展露自己性格的缺陷。再后来成绩偏差,父亲又说我肯定考不上高中,我内心倔强着偏要与他作对,考上后他又笑嘻嘻的。可能在某一方面他们的行为对于倔强的我来说是种促进作用,可是呢,那种作用是不持久的。

很多人会在家长的这种强势下,将学习仅仅是当做为了考上某一学习而学习,为了家长而学习,这简直是残害。

上高中后的第一年,我继续着我的浮躁风格,贪玩且成绩较差。一个原因是同伴影响,另一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那种真正要去学习的意识,只知道成绩好才能让父母欣慰满意一些。

老师有一次让我们写期中总结,班会课时突然点名我上讲台读出自己的总结。我写的是我要努力进B班。当时觉得自己还真敢想。因为高一要学理科,成绩真的不太好,还是去的C班文科班,分科后成绩才比较拔尖。后来成绩稳定后申请转入B班了。

稻和盛夫说过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想要得到好的结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必须敢想,想象未来是有色彩的。

我还是相信小姑姑的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的,只是需要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敢于想象自己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也教会孩子敢去想象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