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苦雨忆秋招
还以为今年的武汉要以暖冬告别了,没想到刚从北方的暖气中回来,打在我脸上的就是冷冷的冰雨,以及秋招的正式惨败。上午和一位09级学姐谈了职业规划,晚上看了一篇目前看到的文笔最好的秋招心路历程,我终于试图和逃避与拖延正面宣战,复盘一下自己自9月以来的求职不归路。
每一个过来人在做求职咨询辅导时,都会说:你要知道自己想(纯)要(属)什(废)么(话)。你去问问那些人现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十有八九是顺坡下驴,就着现状立flag。好吧,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目标。最近我一直在惶恐,觉得自己怎么就在25这个前半生都快过完的时点,突然就想折腾了呢?明明从十四岁起,自己就在走最稳妥、最不费劲的路,怎么现在开始特别想去看世界了呢?可是大约是天冷心懒的缘故,之前的一腔孤勇突然就变成一潭死水了,每天睡前脑子里全是“毕业即失业”五个大字向我咆哮。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流水账。
如果按时间顺序的话,所谓的“金九银十”,我的九月却在诡异的平静中度过,每天都网申,但是却没有参加什么宣讲会。笔试做了一些,但都无疾而终,唯一一个vivo通知面试时因不想去长沙而say goodbye。当时已然对互联网企业死心,毕竟现在对相关实习经历已成为硬性要求。当时还跟了一个表达课,每天打卡、录音不亦乐乎。但事实上,面试的时候很少用上了学到的那些技巧= =一是因为可怕的惯性;二是输入不够,对行业和企业的认识浅薄,无法形成一套自己的浅见。所以,搜集、浏览行研报告是我要弥补的一个短板。
十月开始忙了起来。一是天气凉了下来也开始愿意跨山头去跑宣讲会,二是开始略捉急了。可是现在想想却想不起来参加过了哪些。比较有诚(印)意(象)的有一个互金公司,讲了行业干货和公司文化,他家吉祥物还在我家摆着;一个PPP咨询公司,讲了职业规划和公司成就,送的公私合作的书没翻过;一个家那边的央企,小姐姐传媒专业出身讲得很用心,“在离父母近一点的地方拼事业”催泪在场少女。也参加了一些面试:招联、携程、海航死在群面,是真的不喜欢抢话,后来反思中觉得单独发言时提出有逻辑的框架十分重要,另外就是自己总会觉得他们在跑题┓( ´∀` )┏ 宇通、兴港止步单面,前者可能是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不想外派后公司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提供;兴港这家央企,问了一个情景题,大意是如果上司和你意见相左,你会怎么办?当时自以为答地还算迎合,现在想来可能还是要再谦虚一点,多向领导请教、多反思自己。
唯二进面试的互联网企业是招联和携程。招联的群面是和恒大复试在同一上午的11点,当时差点不想去恒大,幸亏自己当时机智地“求”面试官帮我调到第一组,所以顺利地赶了两场。招联群面是8个人进去分成两组,讨论同样的题目,双方陈述完观点后可以互相提问。题目好像是对醉驾者的处理,有人觉得曝光名单惩罚过重,你的看法和解决措施。携程是6个人一组,一半都是海龟小姐姐(还遇到了“骗”面试的人,世界也是真小)。题目暗指当时爆出的捆绑消费丑闻,大意是,订票平台主要是提供信息,捆绑销售是无奈下的盈利途径,请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案。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当时给我惊(狗)吓(血)不小的海航。之所以说狗血,原因有二:其一,如果群面与自己的同学甚至是室友(关系一般)坐在一桌,你心里除了mmp还想呐喊什么?其二,你发言之后,下一位同学直接指出你的笔记有误,而且后面又“攻击”你,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击“有病吧”?那一个小时,我真是大开(跌)眼界(镜),原来即使有熟人在,人家也可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原来你见过她市侩的样子之后,两人还可以心照不宣地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所以啊,校招时任意一个临时起意决定参加的面试,都可以给你上演一出大戏。哦海航的群面题目啊,12个人一组(按序号称呼),题型是条件选择与排序,背景是海航要在海外某国开发新项目,选择最重要的4个考虑因素并说明原因。当时是根据集团的发展需要(资金有限),提了一个PEST框架。汇报完之后是hr挑人提问,挑了表现最不好的4个人问我们中间哪个表现相对最好,问了对岗位的认识、刚才讨论中对自己表现的评价、以及对右手边一直“攻击”我的报hr岗同学对我评价的看法。对leader问了很多,3个优缺点、小组讨论中自己的表现、除了自己表现最好的人。
作为唯一一个给我offer的恒大,唯有单独成段以致敬了。当时投这家地产老牌,纯粹是看到有郑州的岗位投投以慰老妈。虽然也有网申,不过当时还拜托了同学去现场帮投简历。当天晚上十点发来初试题目——一分钟演讲也是没谁了。当天晚上十一点发进复试的通知,要准备一堆材料(宣讲会上讲过,可惜我不知道),不过可以后续补。复试的时候才是真正填志愿岗位的时候,总部一位HR讲了各个分公司的情况,指导我们填写申请表上的岗位和地点。复试面试是六个人一组进去,半结构化面试。分别问了自己的优缺点、对恒大近期新闻有什么关注、同事能力不如你但工资比你高怎么看。比较常规,注意着装就好。等终面的一个月中间会有一个测评,忘记是行测还是性格测试了。奇葩的是,有同学在这个环节被刷,验证了一句话——面试就像是相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pass了。终面是恒大健康的总经理,一组四个人,其他三个男生都是从地产那边调剂来的= =对着每个人的申请表问了实习经历和家庭情况,所以有没有男(女)朋友这道题到底应该怎么答?11月底等来了offer,但是出于种种考虑没有签,不是不后悔的,毕竟这有可能是我这个水平能拿到的最好的岗位了。
11月还有印象的就是当代的面试了,毕竟白当了一天免费劳动力还没任何好结果、还总被问起,真是哑巴吃黄连。面的旅游事业部,初面是在职员工面,毕竟招的是以后要一起共事的人,总要三观一致才好。而我确实没有做好功课,至少应该找一些旅游投资方面的资料、面试题来看一下。仗着有熟人,以为稳过,只能呵呵。面试官问了这样一道题,以你去过的旅游景点为例,谈一下你觉得值得投资的点。所以啊,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位哲学系的学长还说说话要注意逻辑,第一、第二、第三什么的。可能是之前写英语论文最不屑的就是用这种简单的连词,但是其实这种简单的反而效果最直接。
12月初考了国考,哦国考之前还参加了一个图书发行公司的宣讲和面试。很有人文情怀的一家公司,宣讲还送了一本《白夜行》。如果是英专本科的我,可能最向往的也就是这种文化发行、图书编辑之类的工作了吧。早上先是笔试,虽然我很怀疑有没有人看笔试卷子。有两道题,一是改错别字,后来等面试的时候用手机查了一下,是网上一段介绍北京胡同的话,然我总觉得原文也有几处字词、标点不妥之处。第二道题是列举五本近两年内看的闲书。这样一个只看网络小说的我,怎么拯救一个以东野圭吾为招牌的你?哦,还要给两本写书评。面试等了一个小时,进去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读研?这个问题在之后也遇到过,所以,你以为的孽缘,其实包装一下就是必有回响。
念及此,又不得不思考“钱多事多压力大vs钱少事多压力小”的新青年之问了。对于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在家里工作,不愁生存成本,那我愿意选择一个文艺轻松的工作。只可惜,选择背井离乡的人凭什么谈轻松呢?既然从一开始就不选择园丁这种既能满足温饱、又宜室宜家的工作,就要自己咽下所有的心酸苦累。
国考只是为了应付老妈,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从一开始就笃定要走人民公仆的道路,还是要安下心来学习行测申论。所以国考辅导班成了盈利风口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有了各种app,不用出门即可学习。至此,我也成了别人眼中的“瞎折腾”——什么都试,什么都不好好干。其实也不是不好好干,只是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向往的得不到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答辩完还没签,毕业证一拿就去广上杭先找一家小公司实习着。
我又想起有人安慰我时层这样说过,你在现在的路上遇到坎坷时,总会想着如果当初选择另外一条路时就好了,殊不知,另外一条路上也会有荆棘。譬如我,三年来总是暗恨现在这个破专业,英语再不好,总可以有自由去做实习。但也听过她们说,如果我在英语专业,说不定会更不开心。找一个80分的归处已经这么难了,我的核心诉求又该是什么?平台、行业、满足温饱的薪资、愿意带我的领导,如此,便已是苛求了吗?
哎呀我委屈个什么劲,不是说好的要无条件自信嘛~~~~(>_<)~~~~
元旦前后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面试。一个是等了一个月以为挂在笔试的国开行。先说一下笔试吧,学长贴心助攻,让我们做中公专门出的政策性银行的卷子,有英语、行测和申论三门,从一点半考到六点。但是,当我生无可恋地从考场出来,向他控诉为毛真题和练笔不是一个难度,他才市面上是没有原题的= =!所以就说一说教训吧。首先英语,只能说第一大题的20道单选80个单词,你可能就是英语唯有背词根,因为我也无法判断是GRE还是专八的难度,后面的完型和阅读难度一般;行测好像是只有国考时间的一半,题量却是一样的,所以不要纠结在一道题上,抓住所有能得的分;申论今年的题是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公平(人行道vs机动车道),我当时比较害怕会出金融方面的政策,不过准备的时候可以看一下相关经济会议的句子怎么写。
面试通知是23号左右一个下午快6点一个小姐姐打电话来(我当时还挺诧异怎么国企6点还在工作啊,其实是自己的序号太靠后啊人家也不想的好嘛),让我27号上午7点在大厅集合,带身份证,素颜o(╯□╰)o;28号上午会安排体检(这也是很神奇了)。面试一整天,早上五点半起到天黑才出国开行的大门,我简直是精疲力竭(比我去跑企业调研都累,是熬人的那种exhausted)。面试环节上午是半结构化+英语,中午提供食堂自助餐,餐后宣布进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的人员,比例是1:1(当天有96个人,所以我77简直等的要绝望,最后只想赶快结束回家睡觉)。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银行面试,所以上午手机被收走时还比较新(淡)奇(定),因为自己带了一些纸质材料(其实就是两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笔记,这本书也是学长推荐看的,看完大致会对开发性金融和国开行有一个认识)。当睡完两觉、从11点开始默背自我介绍、12点半进场前还被已入行工作的高中同学认出时,我当时大脑已经一片空白了。(ps:候场室一直有提供点心、水果、热水、酸奶,也是很贴心了)
进到半结构化面试的会议室时,我被领导环绕三面(但没人看你)的架势惊到了,但只有一位(女)面试官确认考生身份后(免自我介绍),提了一个问题,我当时注意力已经无法集中了,只记得题目大意是:你的项目策划和客户的需求不符,且此时已经无法重新修改,你会怎么办?当时头脑空白,答得毫无逻辑而且也没有展开。所以当面试官问还有领导有要问的没有,场面异常尴尬。而一出门我就文思泉涌(好想揍自己啊):首先先向领导请示,并检讨自己;然后请教同事们有没有相关经验;最后和客户诚恳沟通,如何在现有成果上改进尽可能满足要求。
出门右转英语面试,题目是Your opinion to the remark, “High price of property market will stifle China's economy because it absorbs too much capital”。大意是这样吧,后来还听到又对川普政策的看法的。作为一个逢英语面试必给英专丢脸的我,简直是结巴地不能再结巴了。
此时的我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吃开行的饭了,简直就想拎包走人,好在还是厚着脸皮壮着胆子去了。自助十几个菜,牛羊鱼虾全有,旁边还有大师傅张罗炸鱼排,一勺南瓜浓汤下肚,熨帖了我愁苦的心与胃。吃完饭等了半个小时,开始发还手机,之后公布进入下午复试的名单。和面经里提到的一样,开行会把男女生分开,不知道是为了公平呢,更好地挑选两性中的佼佼者。以为我可以回家睡午觉了,没成想竟然还进到最后一组,可能是凑人头吧┑( ̄Д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规则我依稀记得是20分钟看材料加思考,2分钟个人陈述,半小时讨论,5分钟汇报(时间分配不确定,大致是这样,反正是很充裕的)。题目是又红又专的扶贫(⊙﹏⊙)b看来开行近两年会把扶贫作为工作重心之一啊,今年的岗位都单独设了扶贫专员。材料里描述了当前扶贫工作的成绩(总量客观)和问题(硬骨头难啃),题目是结合材料中的成绩与问题,提出如何增强扶贫力度的方案。我们小组没有非常明确的定leader和time keeper,连个人陈述都是自由发言,导致场面一度混乱。其实关于reporter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小组已经统一意见定下逻辑框架,reporter还是会坚持自己最初的思路,不知道是路径依赖使然还是一定要表现自己。哦还有,小组讨论时每个人桌上会有话筒,有面经说发言不开话筒或是发完言忘关话筒都会成为被pass的可能因素。反正我当时紧张的抢不上话,都是忽略话筒直接大声说的= =
元旦返校之后面了海通恒信和珞珈创谷。前者是比较专业的金融融资租赁,面试全程贯穿着的都是“你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画外音,大致是围绕简历问的问题。专业面试官问了专业和实习,还有“你对金融行业的看法”(oh my god,我能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想从事这个岗位”,hr问了家庭背景。其实本来就是抱着长见识、练面试的心态去的,所以也没什么特别遗憾的,只是发觉需要把院长对专业的官方解释背熟。
创谷是老师给我的退路,当天迟到了十五分钟还被hr(or 前台)怼了。所以化妆还是准时大家自己选吧~总监是一枚温柔的校友学姐,简单地问了我自我介绍和专业背景后,跟我很开诚布公地介绍了孵化器公司的现状。如果我将来的上司可以是这样的,我就满足了~\(≧▽≦)/~希望我可以在一个大平台锻炼几年之后,来这种创业公司。行业内幕我就不说了,讲两个总监问到我的我觉得很有意思的问题吧:1. 你的成绩真的很不错,你觉得自己是比较有天赋的还是要靠努力才能拿高分的? 2.你每天的时间分配是怎样的?
写了四天终于写完了这篇流水账,也算给自己的秋招一个交代。写到后面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这两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胶着。“高不成、低不就”仿佛一语成箴的诅咒一样,冷眼旁观我如何向现实妥协。我唯一能坚守的,就是尽量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7183374/bc5d37e52e7951d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