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每天写1000字随笔散文

不够味的科幻电影餐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16人  莜薇

今年的春节电影档留给了科幻片,刘慈欣为主场。连续看了两场刘慈欣相关的作品——《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

春节档的电影,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每一次都是宣传非常,吊足大家的胃口,而真正看下来,总觉得不够味。而刘慈欣这样一个被搬上语文教材的作家,当然是我所期望能饱餐一顿的,然而,可能是诸多方面的原因,让这顿餐并不够味。

单一纯净的科幻线索

《流浪地球》的目标很纯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计划。全世界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类都围绕着这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不惜特征一切,这个目标是唯一拯救地球的方案,在全球的影响下,即使原来懵懂而非参与其中的青少年刘启和韩朵朵也参与这个目标之中了。

《疯狂的外星人》也围绕着一个简单的目标:与外星球交换基因。从外太空的交换失败到使者落入地球的游乐场以及所有的追捕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所有的喜剧因素也随着这个目标而展开来。

在两个影片中,无论是严肃地地球逃离行动还是喜剧的基因交换行动,都只是单纯地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两个影片中两条线索非常明确,也非常单一,让我觉得作者(或者编剧)就是抓住一个科幻的一个小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然后在上面加入一些情节而已。

也许这样的素材更适合于搬上银幕,也许是为了搬上银幕而进行地改编。

简单逻辑的科幻知识

其他的科幻小说可能涉及一些更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两部并不如此,包括他的其他作品也是,只要稍有一些知识就能接受。

《流浪地球》中涉及的是太阳系和木星的知识,特别是关于木星表面的气体,这一关键的知识点很容易就掌握,也很容易就能用。用爆炸来助推地球的逃离,这也是很简单的物理原理。

《疯狂的外星人》由于是喜剧片,除了基因球外,根本找不到科幻的内容。这个落入地球的外星人除了有一点点特异功能外,其他的跟一个小孩子没有两样,只不过是一个“披着外星人”外衣的人而已。

虽是科幻作品,其实我们可以去除科幻的那个噱头后,看到的只是一个与我们平时生活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一样的生活逻辑而已。当我们面临困难时,肯定想着逃离。逃离太阳系就如我们历史上遇到战乱,种族的大迁徙是一样的。《疯狂的外星人》中这个外星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类完全一样。正因为如此,所们我们本能地去接受这些逻辑,因为生活中本来就是这样的呀。

并不深刻的人性主题

可能这个寒假看了太多有质量的影片了,包括《飞越疯人院》、《庭院中的女人》等,听了一些科幻小说,如《美丽新世界》,感觉这些对于人性的挖掘确实很是深刻。而相比较而言,这两天一直希望去找出两部电影的人性主题,可惜很难。

也许《疯狂的外星人》的原著小说《乡村教师》中对于教育的探讨更为深刻,而在电影中,为了春节档的喜剧效果,恰恰把最深刻地部分给切除了,只是为了博得观众的一乐而已吧。

《流浪地球》中也一样,刘培强为了挽救地球而献身,本来是应该很感人的场面,可能前面的铺垫不够,所以这份感动无法真正感受得到。虽是主题上具有家国情怀、牺牲精神、众志成城等,但是可能因为影片太想表现这些了,反而没有真正把握好。可能是为了视觉的冲击,而真正人物细节反而缺少了,就是姥爷的离去这样感动的场景,也是匆匆而过,没有深入地挖掘。感觉这其中的人物死得并不值得,包括那个俄罗斯的飞行员也一样,这些离去都只是匆匆而过,并未将那种悲伤积累下来,让人去反思。而影片结束后,留给人印象中的仅仅只是那个大部头的装甲车开来开去的场景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