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背后,是不作为的家长
“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他就不敢越界。”——文·云深不知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0136/6e2b613fc327b17b.jpeg)
最近高铁上的一个视频掀起了网上热议的千层浪,身为一个孩子妈妈的我,看到这种视频也心有感触。
事件的缘由是这样的:
3岁的小孩在高铁上一直嚷嚷,严重打扰到了车上的乘客,有个难以忍受孩子哭声的乘客就发飙了:「这是大众的车,你们不能一直让小孩从头到尾都在嚷嚷。」
这番话激怒了孩子的家长:「都已经捂他嘴了。我的孩子我管不了不好意思,我控制不了他,3岁的小孩子听不懂道理,捂他嘴了已经。真有毛病你这辈子你别生孩子,生孩子得被你带死了我的天。」
就连孩子的爸爸也附和怼道:「你没带小孩坐过地铁吗?你第一次坐地铁吗?没事,那我原谅你!」以表达自己的高尚。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哭闹,这个家长用的是“捂住”的方式,可见手段之残忍行为之低俗。相信没有任何年龄层的人会喜欢被“捂住”嘴巴的感觉,何况是一个无知的3岁小孩?你越捂他越哭。
为什么孩子哭闹不止,亲生父母都没有办法能让他停止下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父母不要用吼叫和威胁的方式逼孩子听话,而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自己和他的情感。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当乘客埋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的态度不是抱有歉意,而是第一时间在包庇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在包庇自己,维护自己的面子。
他们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孩子越哭越厉害,他们也不知道照顾孩子的情绪,而是为了面子跟乘客进行理论,怼怒和谩骂。这样只会让矛盾激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父母的修养不过关,还能指望三岁的小孩能听得懂道理吗?还能教育出有修养的孩子吗?
三岁的小孩,即使有些道理他是不懂的,但是,一个能做好表率的家长,一个有基本素质的家长,孩子的认知绝对也不会差。
我想起有一次带孩子去图书馆,我陪儿子安静地坐在阅读区看着书,也许是书中的内容很精彩他看得津津有味。身边突然一个小女孩也被那本书吸引到了,她也很想看我儿子手中的书。于是便跟她奶奶撒娇,说也要一本跟我儿子手上一样的绘本。
但是全图书馆也就只有这么一本,正看得聚精会神的儿子并不愿意让给她。
那女孩的奶奶说:「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去看其他。」
女孩非常倔强并不乐意:「我就要,我就要。」
「书在别人手上,又不是我们的,我也不能抢过来给你啊。你听话点可不可以?」
女孩大哭起来,看着得不到的书哭得震耳欲聋。我儿子更珍惜他手上的绘本了,一双小手握得紧紧的,生怕被抢过去一样。
管理员过来提醒女孩奶奶:「你好,这里是图书室,请你的小孩不要大声喧哗,会影响到大家的。」
周边的妈妈也随身应和:「吵死了,这是图书馆,你要管好自己的小孩啊!」
奶奶就更生气了,对着管理员直呼:「你们这里的书怎么只有一本,想看看不成,你看,把我小孩搞得哭成这样。」
于是扯着一脸鼻涕的女孩起身要走:走,奶奶带你买雪糕去,不要哭了。
一个雪糕也安抚不了这个女孩子,女孩更加倔强了:我不走我不走,我就要那本书,你给我拿过来。
女孩看向我们!
看到这个场面,我有点尴尬,但是我心想儿子并没有错,这确实是他自己先选择的书啊。让不让给别人,这是他的权利,何况他都还没读完这本书。我看着儿子,他似乎也懂我的意思,摇了摇头。
小女孩躺在地上满地打滚嚎啕大哭,就在这时候,奶奶的一个行为刷新了我的三观。
女孩奶奶急忙从她的包包里拿出了一张毛爷爷:好了,我求你不要哭了,我给你钱,你想买什么都行。这里100块,快点起来,去买你喜欢的东西。
女孩瞬间不哭了,立马站起来,擦干脸上的泪水,拿走了奶奶手上的钱,还不忘向我儿子挥了挥她手上的100元。扭扭屁股就走了。
那一刻,我担心这个奶奶的反面教材会影响到我儿子的思想,我便问他:「你羡慕刚刚那个小女孩的100块吗?」
儿子想了想:「我也想要100块钱,可是妈妈你不是说,小朋友不可以拿着那么多钱吗?而且你还说,想要钱,就要凭自己的本事赚奖励。哭闹可不是真本事!」
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从一开始就给他树立了规则,即使怎么哭怎么闹我都不会满足他的无理需求。如果他想得到喜欢的玩具,那就得积分,积分得到的分数可以兑换成他的零花钱。事实上我发现,时间长了,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他就不敢越界。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
教育就是蝴蝶效应!
对孩子宠溺和纵容,只要孩子能停止哭闹怎样都行,为了一时的听话就无原则无底线地满足他。
有些家长以为这都是小事情,殊不知它们正在慢慢积蓄成为毁掉孩子的恐怖力量,总有一天爆发出来!
身边有个朋友,带娃是个“高手”,为了孩子听话自己轻松,小孩从两岁开始就接触手机,五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平板,用电子产品带小孩确实赢得了一段时间的轻松,直到小孩三年级的时候,一查视力,她后悔莫及。
孩子的眼睛就已经达到了900度,学校只能让他停课回家休养眼睛,医生说因为孩子之前没有戴过眼镜,一下子升到900度是无法给配孩子的眼镜的。
“总是叫他不要看手机,拿平板玩游戏,怎么说都不听啊。”
这句话的背后,难道不是她自己亲手造成的吗?如果一开始就限制孩子看手机的时间,杜绝孩子玩游戏习惯,就不会酿成现在900度的后果了。
如果孩子出了问题,那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虽然家长没有刻意要把自己的孩子带坏,但是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他孩子的成长,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负完全的责任。
要知道,孩子没有带着任何错误的观念和缺点毛病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后来涂抹上的一道道缺点毛病的印痕都是家长所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0136/808aac051b80972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