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失意宦游的敏感心理与思乡之情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杜审言考中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却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而是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的芝麻官。永昌(689)前后,他任职江阴县。此时,他已经失意宦游近二十年,虽有文名,却只能远离京洛,在这个小小的江阴县当个小小的小官,他的心情自然不会很好。他在江阴县任职时,与邻县的县丞陆某相识,成为好友,他的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很可能就是写于此时。这是一首和诗,陆某的原作应为《早春游望》,但原作已佚,内容已经不得而知,或许也是描写风光,抒发羁旅愁思之作,这首是杜审言的唱和之作。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诗歌一开篇便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人以“独”字起笔,无法掩饰地道出自己此时的孤独处境,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孤寂之感。“偏惊”二字,则透露着诗人对时序更迭与自然变化的敏感感知。可能正是来自他乡的“宦游人”,才能有这样的敏感。这两句实际是诗人以异乡人的视角对此地进行的感受。这两句诗传达出诗人宦游生涯的孤独心境,也表达出对春天到来、万物更新的惊喜,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两句,诗人带给我们的则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描绘的是一幅绚丽的早春画卷。云霞从海平面苒苒升起,新的一天要开始了;梅柳仿佛带着勃勃生机,浓浓春意,跨越江河,将生机带到了江南大地之上。这一联用词很是精准,而又色彩鲜明,云霞之斑斓,柳之绿,梅之白,带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意境优美。同时,这两句还隐含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感染力,把江南早春的气候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诗人运用“淑气”与“晴光”这两个充满暖意的词语,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温馨与和谐。黄鸟本是因和煦之气而欢唱,作者却赋予它们以人格化,似乎春天的暖意在催促黄鸟的歌唱。“晴光转绿蘋”,诗人化用江淹的诗句“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咏美人春游》),描写绿蘋在明媚阳光下的变化,富有生机。这样的景物刻画,注重细节,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生命力,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颔联与颈联,都是在为我们展现早春江南的美丽景色,我们的视觉与视觉被牵引着共同变化,心情也在美丽春光的描绘中有了一丝丝的喜悦。可是要知道,诗人此时身在他乡,仕途又不顺遂,怎能真正愉悦,他不过是惊于江南景色与故乡之异,他真正的情感,都积攒到最后一联,豁然爆发给我们。
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直抒胸臆描写乡思。诗人在享受春光之时,忽然听到古曲,触发了他深藏心底的思乡之情。这一转折,正把整首诗的情与景融为一体,既自然又深刻,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古调勾起了故乡的回忆,归乡的思绪如同泪水般湿润了面颊,诗人宦游在外无尽乡愁,不觉中也流进了读者的心中。
在杜审言的时代,律诗已经经过了初唐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文章四友”和“沈宋”的时代,律诗最终最终定型完成。而杜审言的这首诗,作为一首五言律诗,格律工整、语言精炼、情感深邃,可以说展现了杜审言五言律诗的成就,这也说明,律诗此时已经走向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