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Dy应子

离中考还有四十六天,学校层面提出了听、评、写听课活动。很多人对毕业年级还在举行这样的活动提出了异议,包括我自己,直到读到怎样听课和分析课,才改变了狭隘的不专业的看法。通过听课分析课可以引出几十条出看起来不易觉察的线索。这些线通到课外活动,通到学生的自我教育,通到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实验,通到经验的交流,通道到全体教师对家长的工作。以下是苏霍姆林斯基给年轻校长的建议,作为一线教师,同样受益。

1.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教龄的长短不一定决定经验的丰富与否。只有不断进修提高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教师的成长取决于自己教育学的知识的质变和深化。

听课和分析课应当从开学的最初几天直到停课前的最后几天都在进行。正是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在上课的最后几天听课和分析课能够提供许多东西,不仅有助于对知识质量做出有价值的概括,而且能够看出教师是否善于制定进一步改进自己工作的途径。

2.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许多课(甚至有多年教龄的教师的课)的重大缺点之一就是不善于明确的提出课的目的,并且使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服从于这一目的。问题并不在于在课时计划里写上本节课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规定可能是被照做了,但是教师可能并没有认识课的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每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且毫无例外地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

马上面临毕业,时间紧迫,老师讲的偏多,但需要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应当教给学生独立工作。在那些好像工作非常单纯,确定没有目的没有任何困难的场合下,确定课的目的反而是很困难的。

在学生完不成作业的背后,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的基础。可以向全班布置好几种不同的作业,让一个学生去独立的解题。恰巧看到了王君老师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不完成作业,不一定都是态度,很多时候,是因为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达不到,或者作业能力达不到,或者调节学习心态的能力不够……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时间。所以,不要着急。等等孩子! 从长远来看,每个孩子,都会交作业的,这是本能。在下一节课上还要把那一到没有解出的题让那个学生去做,让他思考,再思考,一定要迫使学生独立工作。因为智慧如果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