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不是故事,而是毁人的三观
从14号上映至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已经收获近4亿的票房了,看完电影我,翻了一下豆瓣,果不其然,评分只有4.9分。
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原来是翻拍的韩国同名电影,故事也是生搬。然而韩国这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却有7.7分的评分。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演员还是陈意涵这个宅男女神,可观众明显不买账了。
根据观影感受,再总结一下豆瓣网友的评论,得出一个结论:剧情太老套,狗血,毁三观。
说白了,同一个笑话,讲两次就不好笑了。老戏新说,同一个套路,感动不了挑剔的网友了。
毕竟,观众都长大了。
image01
你为什么喜欢看电影?
知乎上一位网友给出一个这样的回答:电影对我而言,是一场不愿苏醒的梦,一次雅致的意淫,一段短暂的逃离,一管容易上瘾却不伤身的精神鸦片。陷在影院软座中,梦想着别人的轰轰烈烈,意淫着自己的终有一天,欢笑、哭泣、愤怒、慰藉,最后字幕拉下,梦醒,起身离场,再次投入到寡淡的现实生活中。
简单说,就是看一个故事,把自己代入故事,本质是逃离无趣的生活。
当我们去看一部无趣的电影,岂不是从无趣的生活,投入另一个无趣的生活?
之前看过岳云鹏一个相声《老炮儿》,吐槽电视剧那些被玩烂的套路。
咳嗽,拿手绢,一捂嘴,就要有血;一个人受伤了,奄奄一息,在要说出凶手前,就要死;昏迷患者醒过来,颤颤巍巍的第一句话是:水.......
这些老套的情节,在岳云鹏的演绎下,变得浮夸可笑。
而《悲伤》这部电影中,生病了就要被迫离开爱人、爱人就得偷偷知道他生病,然后也还要默认。
两个人“作”完,演员自我感动得一塌糊涂,观众哈欠打得一塌糊涂。
可能所谓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就是你还没开口,观众就猜到了故事结尾。
老套的剧情,让人们的观影体验,从代入,变成了逃离。
观众多么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的,故事能有反转,能给自己一个惊喜,可惜总是不幸言中。
人们看重演员的演技,却忽略了我们去观影,看的是故事,没有好的编剧,好的故事,谁愿意把两个小时扔在一碗来回翻炒的冷饭中?
image02
可能是由于翻拍韩剧,狗血两个字贯穿整部电影。
举个例子:电影最后,男主可以放心离开,女主和男二也可以好好在一起了。但女主非要再“作”一下,殉情了。看得我直挠头皮。
还有,直男直女住一起十几年,每天光着身子亲亲抱抱睡一张床,就是什么都没发生。怎么,这个病还影响传宗接代?
可能会有人说我,太不懂感情了,他们这是挚爱。
抱歉,所谓的挚爱,再怎么艺术加工,也要符合现实逻辑。
刻意把情节写得跌宕起伏,以此渲染他们的爱情,只会让观众觉得不适。
其实韩剧的狗血,早有人吐槽过。
微博曾推送过几个视频,吐槽狗血剧情,短片《那一天》中:一家三口出去游玩。一条意短信宁静。丈夫不得不丢下妻子、女儿离开——因为他忘了还信用卡。最后在妻子女儿的苦苦哀求下,他下定决心不离开他们了,要留下来跟她们一起面对。但司机小哥轻描淡写的一句“不就还个信用卡么,要不要这么狗血”将本就雷人的故事推到了狗血顶峰。
简单说,本来是个小事,却非要撕心裂肺。
就像影片中,男主你生了病就好好治病,爱她就对她好,好吧,就算你们要作,作完了,女主还殉情,那前面费心费力“作”的不是打水漂了?
我倒是不心疼你们的“作”打水漂,就是心疼我电影票钱打水漂。
image03
也许是受影片名影响,让我感觉,影片一直想去渲染那个悲伤的氛围。
男主的潜台词是:我生病了,我超爱她,我要费尽心思让她幸福。
女主的潜台词是:他生病了,我不能让他担心,我要让自己假装幸福。
女二的潜台词是:男主好可怜,我要帮他完成心愿。
男二的潜台词是:什么?我离婚了?什么?我结婚了?什么,新娘死了?
的确悲伤,智商这么低的人能凑到一起,我都同情哭了。
尽管不断渲染去悲伤氛围,但是,在剧情不合理,人物悬浮的前提下,一切行为变得可笑至极。
正如那些校园青春电影,分手就要随便嫁个人,恋爱就要打胎,要出国。
普通人早个恋,被年段长抓包已经是大事了,哪有那么多烂情怀回忆。
想起一句诗叫: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谓的感同身受,是在故事背景下,观众能理解角色的心境,明白角色的苦衷,从而有感而发。
而不是掐着观众的脖子,递上一包纸巾怒喝:“给我哭。”
image04
本片最被批判的,就是费心渲染却令人不屑的三观。
凭什么你要死了,你喜欢的人喜欢牙医,牙医和原配妻子就活该被拆散?
为什么男主有病,女二就那么大度让出自己的老公?
明知是错的,还要去渲染这种价值观,甚至为了让他合理,给主角加上一百个理由,去强行做错事。
难道,我们在满足自己私利的同时,可以去伤害别人?
所谓为爱痴狂,并不是说,为了你们的爱,就可以去摧毁别人的幸福,利用别人的感情。
错误的行为堆砌出来的爱情,谁会认可?
比悲伤还悲伤的,不是你们爱而不得的故事,是你们三观不正的脑子,得癌症了不起吗?
image从电影诞生至今,爱情片一直是热衷的主题。
在一个个时代下,转变着不同的场景,讲述着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
但不管怎么改变,都要契合当下的审美。
抗战过后,人们喜欢革命时期的爱情,喜欢那份清纯羞涩;改革开放后,人们喜欢自由恋爱,喜欢那份爱恨纠结.......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受众,喜欢的自然不一样。
就像拿以前代表奢侈品的黑白电视,放在普通人面前,可能都会被嫌占地方。(不考虑收藏价值)
在信息发达的如今,再把老套、狗血、毁三观的故事拿出来,只会被人耻笑。
09年的故事只能哄09年的小孩,19年的观众,需要新的故事。
image-END-
S的魔镜
【今日互动】你觉得《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好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