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我们都学过,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白都给跪下了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屡历风波,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睹其风采。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人,每到一处名胜古地就会诗兴大发,若不做一二诗文岂能轻易离开?历史上的名楼如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哪一个不是迁客骚人作文时选题的热门?黄鹤楼也是这样,在这悠悠千年之中,以黄鹤楼为题材的诗文何止成千上万。
我们的大诗人李白,被风流贺季真直呼为"谪仙人"的诗仙李白,在游览到黄鹤楼这个地方的时候,却遭遇了一段令人尴尬的事——诗仙,堂堂的大诗人李白,竟然写不出来诗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据说那日李白登上黄鹤楼,被眼底的壮丽景色所感染,诗兴大发,正想运思作诗,一抬头却看见崔颢的《登黄鹤楼》题在墙壁上。
李白把崔颢的那首诗吟读了一遍,被诗中的景色深深的震撼。回过头来写自己的诗,却发现思维已经被崔颢的那几句诗文牢牢地拴住了,无论如何的变换,总是不能摆脱崔诗的影子。李白也是洒脱之人,爽快的搁笔甘拜下风,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仙就是诗仙,即使写不出诗,也有诗仙的风采,也不会滥竽充数,这种宁缺毋滥的精神值得学习。
居然能让诗仙李白甘拜下风,崔颢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呢?崔颢的这首诗,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所有"黄鹤楼题材"的诗文中的冠首。严沧浪甚至认为在所有唐人七律之中,应当把这首诗排在第一。虽然这首七律并没有严格遵守格律要求,但诵读起来并不拗口,反而显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诗贵自然,即使是格律诗也不能斧凿太重,这样会使诗失去灵魂,变成行尸走肉。
崔颢以神话传说和眼前的景色结合,首先写出一副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场面,后落笔于思乡,深深的凄婉悲凉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连诗仙李白都被深深折服。崔颢也正是因为这一首《登黄鹤楼》冠绝诗坛 ,响彻古今。李白虽然也有一些和黄鹤楼有关的诗文,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但在这些诗文中,黄鹤楼并不是重点。
也许是心中有一些执念,后来在经过凤凰台的时候,李白模仿《登黄鹤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有很明显的崔诗的影子。虽然有模仿的痕迹,这首诗的质量却没得说,与《登黄鹤楼》堪称双壁,不过从先后来说,诗仙李白明显是落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