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发生蝗灾时,官府怎么办?浅谈儒家天人感应对治理蝗灾的影响

2020-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剑惊禅

前言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建议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并构建一套以“天人感应、灾异天谴”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好借此让君王能够达到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于一身的目的。

从汉武帝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念,便成为了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们证明自己是“顺天应时”“授命于天”的核心证据。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按照“天人感应”的观点,人的行为会影响到上天的意志,做好事多的人,上天会庇佑他,做坏事多的人,上天便会降下灾害,做出相应的警示、惩罚。

所以,“天人感应”理念在证明君主权威是上天赋予的同时,也起到了约束皇权的作用

今天本文便借助古代官府如何应对蝗灾的话题,谈谈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如何影响到统治者做出的决策。

【蝗灾】

一、古代官府应对蝗灾的方式

蝗灾对小农经济的威胁

在农耕社会里,一家人通过男耕女织的分工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他们必须依靠辛勤的劳作,才能在田野间获得丰收的回报,这笔大自然的馈赠委实来之不易。

粮食丰收了,还要先进行分类,这里面包含了一家人一年要吃的粮食量、需要交纳给官府的赋税额,以及全家吃穿用度的一应开支都要靠这些粮食来解决。

按照《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战国时期五口之家耕种百亩田,可以收获粮食一百五十石,去掉税收十五石(田亩税)、一家人一年食用九十石粟,这一百五十石便只剩下四十五石了。

将这四十五石里拿出三十石去市场售卖,可以换得1350钱,这笔钱里每年要负责祭祀先祖、祈求丰收,需要花费300钱,剩下的1050钱还需要负责杂税、穿衣、出行、教育、看病等等开支。

等同于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只能勉强满足温饱,至于储蓄,那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这种情况下,蝗灾能够给底层百姓造成的威胁,是足以与洪涝、干旱并列的重大灾害了。

晋高祖石敬瑭时期发生了一场蝗灾,给当时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时蝗旱相继,人民流迁,饥者盈路,关西饿殍尤甚,死者十有七八

在这种灾害面前,百姓们无法依靠自身度过灾年,失去粮食的平民,又没有积蓄,为了一家人的生存,他要么选择带着家人逃难流亡做乞丐,要么便只有落山为寇,成为一名强盗。

【蝗灾配图】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种,都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常会采取一些政策来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

1、免除赋税

唐玄宗朝时,河南、河北接连遭遇了洪涝、蝗虫灾害,眼看百姓们马上就要为生计发愁时。唐玄宗下达了两条命令:派人去捉蝗虫、免灾区赋税一年

《旧唐书·玄宗本纪》:是夏,山东、河南、河北蝗虫大起,遣使分捕而瘗之……河南百姓给复一年,河南、河北遭涝及蝗虫处,无出今年地租。

2、君王带头向上天请罪

贞观二年六月,京城附近发生了旱灾、蝗虫灾害,百姓们的粮食都被吃光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宫里,握住蝗虫向上天请罪:百姓们靠着谷过日子,蝗虫却把谷都吃光了,如果这是因为百姓有错,上天降下了惩罚,担当惩罚我,不要伤害百姓们

祝告完之后,李世民拿着蝗虫便往嘴里喂,大臣们吓坏了,纷纷劝谏陛下龙体为重,不要吃蝗虫。

李世民回答说:我的祝告便是希望上天将惩罚降临在我的身上,我怎么能因为担忧生病便不去做这种事情了呢?

《文献通考》:太宗贞观二年六月,京畿旱蝗。太宗在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但当蚀我,无害百姓。”将吞之,侍臣惧帝之疾,遽以为谏,帝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剧照】

3、鼓励百姓们捕捉蝗虫

石敬瑭时期,山东、河南、关西等地,发生了蝗灾,蝗虫飞过的地方“草木叶皆尽”。

石敬瑭下令,各个地方的官员要积极响应捕捉蝗虫的任务,华州节度使杨彦、雍州节度使赵莹很干脆,他们为了激励百姓捕捉蝗虫,竟然开出了“捕蝗一斗,以禄粟一斗赏之”的优厚条件。

《文献通考》:晋高祖天福七年四月,山东、河南、关西诸郡蝗,害稼。至八年四月,天下诸道州飞蝗害稼,草木叶皆尽。诏州县长吏捕蝗。华州节度使杨彦、雍州节度使赵莹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禄粟一斗赏之。

4、利用鸡鸭鸟这些动物来捕食蝗虫

驱除蝗虫这件事上,聪明的古人一早就发现了生物驱虫的强大实力,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鸡鸭食用蝗虫外,其实野生鸟类同样是驱虫的主力军。

《文献通考》:二十五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

5、丰收时存粮,遇到蝗灾时不慌——国库赈灾

赈灾赈灾,蝗灾的主要灾害还是在于蝗虫啃食庄稼过后,导致粮食歉收,百姓无粮生活的问题。

朝廷在这件事上,既不能任由百姓逃到外地当流民,也不可能让他们走投无路当匪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先稳住灾民的情绪,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谈有备无患这个话题了,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苑·务农》一书中,对唐高宗李治重点强调:“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

九年是一个理想数字,李世民认为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国家便需要在丰收时储存粮食,然后当灾年到来时,国家就可以通过提早做好了准备,从而顺利度过艰难时期。

【配图】

二、蝗灾是儒家天人感应学说的一种体现形式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和动力

培根在《习惯论》中提出了“思想决定行为”的观点,这一观点指出了封建统治者在面对蝗虫灾害前后,不同应对手段的内在逻辑。

在以儒家“天人感应、灾异天谴”理念为核心,构建起的封建社会中,人们认为灾异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上天对君王的一种警示。

1、政治上,蝗灾是君王暴政的体现

《文献通考》:‘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必杀,主蝗虫。’蝗虫,贪苛之所致也。

古人相信,蝗虫代表着暴政。

暴政和蝗灾的组合,是一种神权社会向人权社会过渡时期,理想化的意识形态的产物。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他们不能理解闪电、洪水、暴雨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们便虚构出了执掌各种自然元素力量的神灵,在他们的观念中,这些神灵是已知和未知世界的主宰者。

在发现的甲骨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神灵崇拜在商周时期,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结论可以从商朝时祭祀能够担任丞相便可以得出,并且当时君王出行、狩猎、结婚、战争等等重要事情都习惯向神灵占卜请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百姓,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时光后,加上当时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的盛况唤起了大家对人本身的关注,从而冲淡了神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国、限制相权,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他需要在秦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够支撑自己成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封建统治思想。

董仲舒为了顺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需要,提出了这套通过神化君主,赋予君王至高权威,达到加强王权的目的的理论。

【插图】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当出现蝗灾的时候,上至君主,下到平民,便会考虑是否上天认为君王施行暴政了?

2、个人素养上,蝗灾是君王、大臣、百姓们德行不正的体现

汉安帝五年的夏天,发生了一起席卷全国的蝗灾,当时的儒生们上言劝告汉安帝,这是上天降下的征兆,希望陛下可以注意规范自己的德行、少一点苛政:主失礼烦苛,则旱之,鱼螺变为蝗虫

更进一步的大臣,在解读“上天”预兆的时候,将自己对当时时局的不满,都写在了解卜辞《京房占》:天地之性人为贵,今蝗虫四起,此为国多邪人,朝无忠臣,虫与民争食,居位食禄如虫矣。

当然,这种德行不正,也不光指君王,大臣们德行不正,同样也在招致灾害的缘由中。

《汉书·董仲舒传》便提到: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这种从君王德行不正到社会风气恶化,都可能导致蝗灾的观念,起到了很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强调君王要重视自身、朝廷官吏,以及社会风气的引导、教化工作。

比如《魏书》,便强调过,卓茂善于教化民风,蝗虫都不从他的治所过:卓茂善教,蝗虫不入其境

3、预警:蝗灾意味着朝代更迭或者有会引起时局动荡的事情正在发生

魏文帝曹丕时期,冀州发生了蝗虫灾害,曹丕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将灾害的原因归结到“外戚干政”上。

他发布了一条诏令,想从源头上杜绝外戚干政的可能性:"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髃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剧照】

曹丕生活的年代,离东汉很近,近到他一翻开史书,看到的东汉时期那些外戚专政的例子,距离自己也只是几代人而已。

他将蝗灾的起因归结为上天暗示他,曹魏政权会受到外戚干政的影响,所以,他想通过提前切断外戚晋升的途径,好断绝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这种灾害预警的事情,并不止曹丕信,《礼记·中庸》记载:“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曹丕要求汉献帝禅位的时候,便曾借助过“蝗灾”来帮助自己确立“统治地位”的正统性。

不论是汉献帝时,蝗灾代表的朝代更替,还是曹丕时,蝗灾代表的时局动乱。在两次蝗灾中,曹丕的处理方式,都映衬出在解读“天人感应”的征兆时,儒生要受到君王意志的影响,从而偏向君王希望的方向。

三、天人感应理念下,古人治理蝗灾后带来的反思

介绍了古代统治者如何治理蝗灾,以及天人感应与蝗灾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咱们谈谈天人感应理念,在蝗灾发生后,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1、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君王的行为

汉儒在提出天人感应的理念时,其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天”这种主宰一切的至高存在,对皇权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所以,董仲舒在提出让汉武帝收四权于一身时,特别强调,君王行使权力的时候会受到天的关注:天子行仁政,则上天予以庇佑。天子施行暴政,上天便会降下蝗灾之类的灾害,以示警告。

当君王对灾异有所顾忌时,儒生便可以借机通过指陈时弊、规劝天子、进计献策的方式,引导君王走向正途。

【配图】

2、促使君王关注民生,可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人民是构成一个国家的主体,君主从本质上而言,他代表着民众的利益,是民众意志的承载者。

《齐民要术》: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

在封建社会那种家天下时代,这种理念并不是每一个君王都认可,只有少许的君王才能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这种情况下,“蝗灾”所带来的危害,反倒容易让君王们意识到“民生”问题的严重性。

3、促使君王调整用人策略,让贤能的人代替名声不佳的官吏

蝗灾是一面预警的镜子,同时,它也是检验古代社会政治是否贤明的一种手段。

灾害面前,国库是否充盈、官员是否负责、民众对官员的评价如何,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君王为了避免灾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便可以借着处理蝗灾的成绩,来评定谁适合继续执政。

4、验证了人可以战胜自然,促进了人文思想的觉醒

“蝗灾”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古人战胜蝗灾后,会在心中形成一种“人能胜天”的潜在观念。

这种强调人本身力量的观念,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放在历史长河中,便可以发现,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精神,引导着人们创下一个个堪称奇迹的记录。

【配图】

总结

“天人感应”是一种缺乏实际约束力、偏向理想化的政治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君王在发生灾害后,及时调整政策、选贤用人,从而修正自身的过失,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但汉代儒生提出的这种理念在约束君王权力的同时,也会被统治者反过来利用,君王可以通过罪己诏、调整国策等方式缓解和消除自然灾难对皇权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汉书》

【2】《旧唐书》

【3】《文献通考》

【4】《三国志》

【5】张首先. 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传统中国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及历史面相[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36(1): 147-15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