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的人,到底是谁?
面对人,我们都还幼稚。
——贾樟柯《贾想Ⅱ》
01
童年残暴史
小时候,我曾执着于捏死一群“恶心”的蚂蚁,把它们装进水瓶,蚂蚁会游泳,死不了,倒出来,只好用脚掌,上下摩擦,辛辛苦苦把这些小玩意碾碎。一个姐姐说,杀蚂蚁,会下雨。那天下午,果然就下雨了~
还是幼时,后院阴暗角落,掀起一块潮湿砖头,成群的簸箕虫四散爬出,张牙舞爪,令人生厌。还有大臭虫,甚至让人害怕,小伙伴勇敢拿起砖,将其砸碎,溅撒出一股浓厚汁水。童年,真是置身昆虫世界,小孩成为昆虫天敌,劈头盖脸,来次“种族大屠杀”。
猫狗就不一样了。上小学,县城街道上,狗比人多,每次都是惊心动魄的闪躲腾挪之战。猫可温柔多了,二大爹家有只白猫,温顺,我暴戾揪着人家脖子,使劲扔出去,猫儿措手不及趔趄一番。后来,猫丢了,我默默伤心,空落落的。
研究生期间,一好朋友来自湖北,他们那儿生态完美。小时候,他以各种残忍的方式杀害了许多小鸟,想起来渗人。所以,现在,看见一只蚊子,苍蝇,甚至小强,他都不忍心拍死,而是把它们挪出房间,放逐大自然。毕业前养的多肉也不忍丢弃,种进宿舍楼下树林里。
成年,眼睛离地面越来越远,昆虫世界消失……
对于生命,好似自然而然也有了敬畏。
因此,费解啊。
02
为什么有虐猫的人?
4月9日,微博热搜,山东理工大学大四学生范某某虐杀流浪猫,并拍下视频贩卖。
很多人疑问,
怎么会?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人?
怎么会?怎么会有人愿意看那样的视频呢?
很多朋友,都在养猫,猫给予现代人类陪伴,消解科技时代的孤独。理所应当的,网民一片唾骂。我没看到那些视频,但只看这些文字描述就已然全身不舒服,更别提“猫奴”,爱猫人士、以及那些真心爱小动物的人,会有多么伤心无奈,极致气愤。有网友评论,“浑身都在颤抖”,这绝对是真实反映。
截止目前,山东理工大学校方已做出回应,表示学校将进一步调查研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努力培养有社会责任和健康身心的合格人才。
范某某本人也已向所有网民道歉,评论多达34万+。但,很多网友指责他开小号,继续发虐猫视频,给虐猫微博点赞,还有一张图被广泛传播,他在私信里回复网友“管你吊事”,继而将网页拉黑。网民更生气了,面对如此“恶毒”的一个人,网络暴力似乎毫无暴力可言。
扬言逼他自杀,扬言他反社会人格、精神病、扬言他不得好死……各色评论很多。但面对成千上万的唾弃声,虐猫当事人究竟是在忏悔?还是因受网暴而焦虑丧然,抑或真的毫不在意呢?
我们无从知晓。
有条信息,值得注意,仍然不是来自可靠的依据和信源(这是互联网的现状),仅作援引。范某某自制的原创虐猫视频,均贩卖给一个舒克原创的组织。这代表虐猫可能有幕后主使,也代表在我们不熟悉的QQ群、网盘群、微信群,有大量这样的视频正在传播,有大量的受众正在观看这样的视频。
03
魔鬼,到底是谁?
这并非虐猫事件第一次占据舆论焦点。
2006年两会期间,网络视频,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网民哗然,引起轩然大波。视频中,女人穿着华丽,白皙脸上挂着笑容,径直朝猫的眼睛踩下去……
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做了期深度报道,柴静在《看见》中也对此提及,大家或许都有些印象。
调查抽丝剥茧,先是拍视频的人,记者老李。他的理由很简单,赚钱。他说,公民道德规范里又没写不能虐猫。柴静说:“他的坦率令人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
老李甚至反问柴静团队里的老范,“如果你也养猫……”她打断:“不用如果,我就养着一只猫。”“如果他们付给你足够高的价格,让你踩猫呢?”“绝不可能!”她说得斩钉截铁。“五百万。”“绝不会。”“一千万。”“不会。”“五千万。”“不会。”“一亿!”她脸上像有个顿号一样,很短地迟疑了一下。“不会。”她回答。他诡谲地笑了笑:“如果更多呢?总有一个能打动你的点吧?你只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动摇你的底线,这是你和我的区别。”
老李还说“网上说我杀了猫,接下去就会杀人,杀完人就会变成希特勒,搞种族灭绝。”他笑了下,说:“其实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人好。”
踩猫视频被放在一个叫“Crushworld”的网站上,月注册量超过4万。网站负责人,郭先生,坦言:“这是一个恋足网站,我是一个恋足者。”他解释:“恋足,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对人体脚部强化的爱。可能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留,是一种对女权的崇拜。”“不要以为恋足者离你很远,他们当中有官员,有商人,什么人都有,他们就是你生活里的普通人。”他说,“事件过去之后,这个市场还会存在,因为需求存在。”
“为什么对于脚的迷恋会引申出来踩踏?”柴静问。
“作为一种极端的分支,用这种方式来剥夺生命,他会感觉到一种权力的无限扩张,感觉到女权的一种无限释放,感觉到生命被支配,他会反过来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很多恋足者都不愿踩踏动物,觉得踩些水果就可以了,没必要利用别的生命来满足自己。
“为什么会有人要看踩猫?柴静又问。
“我觉得这个跟每个人心灵从小蒙受的阴影,包括受到过很大的挫折,那种报复心态有关系。”郭先生回答。
再就是,当事人,那个女人,当地一名护士。她曾尖叫:“再来记者我就跳楼了!”事发后,她女儿被媒体围着,没法上学,她一个人,一只包,离开单位,离开父母和孩子,四处走。不知去哪儿,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
她说,这些年心里最痛苦的时候,没人说,房子边上都是邻居,她就把音响开得很大,在音乐掩盖下大声尖叫……同事说她太可怜了,表示都知道她的婚姻多年有问题,但她从不说起。
关于踩猫当天的事,她说,“我根本不在乎钱,一口就答应了”。又说起二十二年的婚姻,她强调,她有仇恨,还有对未来的绝望。
女人在网上写了封公开信,信里说:“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能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抑郁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致使发泄到无辜小动物的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我是多么可悲、可恨。”
“内心深处有一些畸形吧。可以用‘畸形’这个词。”“心里有病,的确是心里有病,病态的心理。内心的压抑和郁闷,如果说我不发泄出去的话,那我会崩溃的。采访期间,柴静从女人同事那里得知女人有美尼尔综合征,受到惊吓或情绪极激动时可能会晕眩。中途,女人离场,蜷在床上,缩作一团,手指僵硬痉挛,医生注射十毫克安定,女人才平静下来。
最后的主角,是当年愤怒的网友,他们悬赏五十万,发起人肉搜索,号称拿当事者的人头。不过在节目结尾,发起者,对着镜头讲出如下这些话:
“有的人觉得,如果一个人可以直接对动物做出很残忍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语言来攻击他呢?”
他说:“当初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跟着他一起错呢?”
“你说的这个错是指什么?”
“他攻击了动物,而我们攻击他。”
“攻击的背后是什么呢?”
“是在发泄,发泄当时愤怒的感情。”
将自己置于道德的高地,好似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的习惯。柴静说她初做记者时,总习惯问那些被指证的人:“你不对这件事感到抱歉吗?你要不要对着镜头对当事人表达一下?
柴静的领导后来告诫她,“媒体不能介入,只能在对方有需求时提供平台。”这个界限细如一线,但决不能迈过。
斯宾诺莎说过,“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柴静说,这话让她消化了很久。
04
不是结语
又想起几件猫的往事,那会在兰州上学,考研,本部校园不大,好几只大大的肥猫。无需担心,总有人在喂他们,猫粮,鱼肉,什么都有。其中一只,每天躺图书馆里,桌头凳尾溜达,要不,就一屁股坐门外,晒着太阳。
那时,一个叫莹莹的研友,每次经过,都要喂它们,可爱的猫咪让她不自知也发出温暖软萌的声音,那是一种人类和动物间,柔软的情感。我也不急,就驻足看着,有次,还给图书馆那只大懒猫制作了几张表情包。心想着,你这小东西,可真得到了人类极大的偏爱呢。
屡见不鲜的虐猫事件,该怎么去面对呢?幼时,抓到蝉,几人把它活活烤死,送进嘴里,确切有听到几声蝉的惨叫。去年新闻,私棚屠夫,管子直插肉牛身体或心脏,牛不堪重负,跪倒在地,眼里噙着泪水,网民大力声讨。市面上吃的牛肉,是不是大多都注了水呢……虐杀和屠宰的界限在哪里?
188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案在英国通过。虐待动物的标准是什么?一些地区存在的传统民俗斗鸡、斗猴算虐待动物吗?确实很难划定,我国目前仍没有《反虐待动物法》的出台。虐待动物事件的一再发生,也许会推动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