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2015)SFD团的时间线推送计划一个人的随想录

道士下山,到心中来

2015-04-27  本文已影响15311人  剑白
电影版海报,图片源自网络

《道士下山》这本书很妙,妙在可以从多方面解读,没有定式。听闻2015年7月份的时候电影版要上映了,陈凯歌导演——我很喜欢他导的《霸王别姬》和张国荣饰的程蝶衣,但对于主演是王宝强却多有微词。不过话说回来,大概陈大导演的领悟于我不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还要考虑演员的票房号召力,总难随心所欲,也有自己的糟心事罢了。

我小时候,父母很忙,送我去幼儿园,但我很不乖,后来大了,每逢过年相聚听到亲戚们谈论关于我的事情才知道, 我“绝食”。因为认生,在园里面一句话也不说,提供的饭菜也不吃,老师问我,我只当不饿。

实际饿不饿呢?自然是饿的。

管教我们的老师后来看不下去 ,就跟家里说了。家里想了想,把我送到了姥姥家,有一段时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百多天都是要待在姥姥家的,相比较民间所说的“孙儿总和奶奶亲”不同,往后的日子,我总觉得和姥姥亲切许多,大概这就是肇因。

姥姥家所在的地界,在当时是不叫城里的。其时也没有城中村的说法,住的是四五层的小楼房,只有四五栋,就成了一个小区。小区五十米开外,是一块空旷的打谷场,水泥地面,阳光照在上面很暖和,地上随处可见零零碎碎的燧石。

燧石也叫“火石”,通体黑黄,露出来的部分是莹白的,那是因为有磷这种物质在里头。两石相击,就能敲出火花来,再凑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引燃物,可以生火。现在我们在武侠电视剧里见到古代的大侠,在野外生火,多用的就是这玩意。

打谷场紧邻着一大片玉米地。夏天里,天气炎热,地里却是一片绿油油的,观感上清凉的很。再远些的地方有一个水泥池子围住的抽水泵,一汪水,顺着一道土渠流进田里去,我去鞠上一碰打在脸上,哟!那感觉,透心的凉爽。

等到收割过了,姥姥会带着我去田边地头上,有一些遗漏的,或者是瘦小的玉米棒子可以捡到,所谓的捡个漏就是这样了。

姥姥穷苦人家出身,没上过什么学,后来却当过相当一阵时间的幼儿园教师,她能够识字,学些文化知识,全是私底下自学得来的。我小时候翻阅过她的一本软皮笔记本,绢丽清秀的字迹抄写的是普希金的一些诗篇,那字体,我至今仍是比不得的。

之前说过,她当过幼儿园教师,故而家里有相当数量的儿歌藏本,“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这些,我是常听她唱的。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小城故事多”。“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至今我回忆起这首歌,不是后来邓丽君的版本,也不是张小英的原版——其实我现在写的时候,才查知,这原来是同名电视剧的插曲,我脑海中只会回荡,也永远回荡着姥姥低沉、悠扬,如同午后轻声呓语,入夜讲睡眠故事一样的腔调。如果要给这曲子定一个色调,那就是苍苍茫茫,让人神魂安定的一抹深绿了。

方才说到睡眠故事。夏日闷热,那时又没有空调,光滑的竹席也被我捂的温热了,毕竟小孩子火力壮嘛!姥姥身躯肥硕,出得汗比我还多,要说是比我热的,但她不过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大大的蒲扇,念叨着“心静自然凉”,先我一步睡着。

有时候睡不着了,我又百无聊赖,就央求她讲故事听。到那时,她也只好翻起《一千零一夜》(我实在不知什么版本的),那本硬皮的精装书早就翻了脚,散了架,还是后来一针一线的缝住书脊,才勉强没有散落。《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总也讲不腻,还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我都已经记不得了,记得分外清楚的一个,是关于白蜗牛心甘情愿的被人们蒸煮了吃的,现在想想不觉惊悚,不过那是另一本书里的故事了,《安徒生童话》。

可是在诸多解闷的故事里,童话故事兴是一种而已。

姥姥家的卧房里,双人的大床旁供着一尊菩萨像,还有些贡果之类的,每每贡过了两三天,我嚷嚷着要吃果子的时候,姥姥就会冲我说,“去菩萨像前面的果盘里拿!”我就欢欢喜喜的去拿来啃,贡上去的都是模样最好的,吃起来当然也分外香。

供桌对面的墙上,则贴了一篇《太上感应篇》。

我至今记得两句话:“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说来,这是道教的经典,不过暗合佛教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思想,所以很受信佛的姥姥欢迎吧。

供桌的抽屉里,常年躺着两本书,一本是《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她时时念诵;另一本似乎是一本讲苦行僧经历的厚册子,她颇有些时候,会一则一则念给我听,我听来,是比听童话还要有趣的。

跪拜的苦行僧,图片源自网络

其中有一则大概是这么说的:某某法师,为了修持佛法行走四方。一日进了深山老林中,遇虎,法师静而能持,并不害怕,但畜生毕竟是畜生,老虎是百兽之王,煞气非常,感化不来,人的肉身是敌不过的,他便且行且退。

不料退着退着,就到了悬崖边。老虎也有毅力,步步紧逼。一不留神,法师就跌下了悬崖。昏沉许多时日,法师在半梦半醒的境界里见到无量的光芒,有一尊面含悲悯的菩萨柔声叫他醒来。他缓缓醒来,发现双腿断了,骨头折断,从白花花的肉里面刺出来,人却没有死。他以为这是观自在菩萨的开悟。

找了一根粗壮的树枝作为支撑,他一步一步支撑着自己到了城里,就在一座桥上瘫坐着,也不去看病,若有施舍,便拿来吃,渴了就喝雨水。他在心中日夜颂持着经文,如此三月,腿上的上烂了又生疮,腐了还生蛆,他一概不管,只是诚心诚意的诵经,有一日竟然好了。

我无从得知这个事情的真假。若以我现在看来,多半还觉得是有些”迂“的,乃至有些吓人。可当年那个稚童呢?简直视蚊蝇于无物,物我两忘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看《道士下山》的后记,讲主人公小时候经历的故事时所联想到的,现在写出来,算是对我童年的纪念,同时也在此祈愿,愿我年老多病的姥姥能够体泰安康罢。

————————————

你们这些家伙,喜欢看就粉一个啦,我才有动力接着写啊_(:3」∠)_

我新建了一个专题,叫做“SFD团的时间线推送计划”大伙可以关注下看看,有好多有趣的作者的作品都在里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