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的中年人
同事的体检报告上有指标异常,建议复查,于是,每个人的复查结果都成了一个故事。
同事甲B超结果自己是看不懂的,拿给医生诊断,医生一脸严肃,“你这个状况不怎么乐观。”瞬间,已经做了奶奶的同事双腿发软,因为她的姐姐也刚刚做了肝手术,她一直怀疑自己会有肝脏问题,她发现,自己的疑心真的变为现实了,回家,儿子媳妇都尽可能逗妈妈乐,却又掩饰不了对妈妈身体的担忧,儿子说:“别信他的,明天我请个假,陪你去某某医院看,多看些医院。”丈夫得知消息已经从外地赶了回来,一家人都在安慰她,最后反倒成了她安慰沉默的丈夫,掉眼泪的儿子:“没事,现在没定论,再说,如果确诊,我就手术做掉,也好了。”饭桌上多了很多剩饭剩菜,同事一夜未眠……
第二日,拖着沉重的双腿,顶着“熊猫眼”和丈夫找到了权威医院的权威医生朋友,把片子给医生看,医生仔细读完,略一沉吟,“应该没问题,保险一点就再做一个核磁共振吧。”回家的路,无比轻松。
同事乙指标居高不下,找专家,专家看完片,耐心解释了一遍片子上的症状表现,一句话打发了,“这都没问题的,要找内科找原因,做治疗。”于是,心情放松,找内科普通门诊,然后开药,内科医生年纪不是很大,一边诊病一边在用微信聊。她很有耐心地跟每个病人解释着病因,发展规律,最后可能的后果。很专业,但听起来又似乎在背诵医书上的东西。于是,有些不服,不信,但又不敢不信医生的话。指标不下可以先吃几个月药,还不下,就要做手术,这个药很重要,必须吃,得长期吃,不是感冒,是慢性病,要重视。
同事丙不相信体检结论,从来坚强的她,走不了路了,拉着老公,冒着身体损伤的危险,又做了一次CT,结论一样,马上住院,做手术。手术后疲惫不堪,虚弱不已,老母打电话来:“哦,我忙,我要改卷,改完卷要旅游,先断了父母想念的源头。”关在家里调养,就不愿见熟人, 复查的时候,医生说比预想的要好,她不知道预想的究竟会是怎样? 不就是原位癌吗? 突然想看看出院小结怎么写的,问老公,老公说被押在大病医保那儿了,还是不放心,终是在老公的贴身口袋里找到了那张叠的皱巴巴的出院小结,“恶性肿瘤”,老公瞞了她整整一个月……各种念头再也离不开她,恰遇婆婆身体不适,母亲前去探病,小姑子嘴快,说姐姐做手术了,母亲大急,立刻打电话,“究竟是什么手术?”冷静,冷静,深吸气。“没事,一个小手术而已”放下电话,立刻给两个弟弟打电话,教他们要口径一致,果不出所料,老母向弟弟们验证那是什么手术,问弟弟们有没有知道,弟弟们故意轻描淡写地“没事,小手术。”母亲放下心来。瞬间自己却泪如泉涌,一个念头:“不能倒下,我还有父母在上,我的儿子还未成家”。于是,擦干眼泪,四处求医,每周穿梭于中医院的诊室和收费处、取药处。病情略有好转,还是上班吧!因为,上班,不会胡思乱想,上班,会分散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