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区块探索

聊一聊货币的演变

2018-03-14  本文已影响17人  011ac79d683d

这几天听了朱嘉伟老师《从 0 到 1,全面学透区块链》课程的前几讲。虽然做了一些详细的笔记,但总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吃透,这篇文章写一下自己对于货币的了解和看法。

货币是什么?

关于货币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其中维基百科的解释我认为更合理。

货币,是人们为提高交易效益,对一种媒介达成的共识。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中间交换物,甚至也是一种商品,本质上货币的价值等于商品的价值。如古代把贝壳作为货币,实际是就是当作商品交换的媒介,有一个价值衡量的标尺。

为什么要有货币?

货币的产生是为了方便商品之间的交换,如果没有货币,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换物品可能就会出现数量严重不均等或偏差过大等问题,致使交易苦难,货币的产生则有了一个衡量的标的,货币作为中间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促进了物品和价值的交换。

货币的属性变化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几个重要的货币属性变化。

1、最早的货币是天然的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帛。他们是天然的物品,人们之所以把他们作为货币,是因为其稀有性的特点,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的交换。

但这些实物作为货币存在几个缺陷,如不方便携带,不易分割,种类繁杂等。

2、后来出现了人工制作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方孔。这种人工提炼出来的物品,因为方便携带、容易分割、稀缺等特点,更适合充当货币。这些物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价值,甚至是一种商品。

不过随着交易越发频繁,金银缺陷也暴露了出来,磨损、较重等。

3、出现了本身价值很低的信用货币,如纸币。它本身的价值大大低于它作为价值符号所表示的货币价值,成本极低。它的价值靠发行货币的国家或组织的信用做支撑。

4、更方便的记账货币。记账货币是由央行、银行、第三方机构来记账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记账货币逐渐兴起,无需携带纸币,通过网络即可完成交易。

货币的价值转移

通过货币的演变,可以发现货币由最初的价值货币变成了信用货币,偏激的说,我们由价值的掌控者变为了信息的所有者。

以前是我们手中有多少货币,就是多少价值,他不依靠任何国家或者组织做信用支撑,而且这种货币一般不会贬值。但到了纸币和记账货币时代,我们手中的货币只是一个数额,而非真正的价值,只有国家做背书,这种货币才有价值。

记账货币目前是由央行、银行或第三方机构来记账。这是一种中心化的记账方式,本质是在做数字的加减法。比如,我们买一件衣服,只是在银行那里做了一个数字的加减,然后我们看到数字发生了变化。

记账货币有什么问题吗?

对于目前的环境使用来说没问题,而且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偏激的说,记账货币因为靠信用背书,也存在几点问题。如果发行货币的主体失信或无限增发货币,那这个货币也就有可能持续贬值。

以上为浅显的见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