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过除夕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0-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搬砖人的人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谈到除夕,大家并不陌生,传统节日中排行第一的老大哥,国漫里武力值爆表的战斗神, 现实生活中,最令人期待的团圆日。

前两篇提到了被人类逐渐淡忘的寒食节与花朝节,不同于这两个节日,除夕,是家家户户每年都会认真庆祝的节日,被遗忘是不存在的,但年味越来越淡却是事实。

古人的除夕之乐

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过除夕的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非也非也,并非如此简单,古人之乐趣,岂容我们所能体会哉。

皇宫年夜饭

看过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宫廷戏中,每到除夕夜,皇帝会将皇子嫔妃们聚集在一起吃家宴,古代的家宴不比我们现在,除非是大型节日,皇帝才会和皇亲国戚们聚集在一起,平时皇子们也都有各自的府邸,各自用餐。而除夕夜,也是皇宫里所有皇子嫔妃、王公贵族等聚集得最其的一次。

南北方文化差异所致,年夜饭的习俗也各有讲究,但都以团圆和谐为美好寓意,古代可不一样哦,还是拿皇宫家宴来说,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九年举办的除夕宴席中,菜系由外到里分成八路,各式荤素甜咸点心,冷膳、热膳等共计六十三品,另外还配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各种膳点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也都有尺寸要求,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奶子、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非常讲究。

皇宫盛宴,真心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最有意思的是,皇帝还有送菜的习俗,美其名曰是为了节俭,毕竟桌上那么多菜品,吃不了打包带走还是可行的?不过嘛,送菜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菜系的寓意要与被赠者的官位相当,若是随意之中送出一道菜给官员,那么这位官员就该去揣测圣意为何,看来,宫宴也不是那么好吃的。还是咱们老百姓的年夜饭香啊~

讲古唠嗑

看到古人过除夕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讲古”,我们现在吃完年夜饭的时候,也会与家人聚集在一起聊天唠家常,古时候就有比较正式的“讲古”,所谓“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即由长辈给晚辈讲解些老故事、老规矩,生活常识和经验等,我感觉是有种类似于文化传承的寓意,即上一辈的处事之风,长辈会给予讲解,后辈在了解前人故事后,也会对自己的言行举行进行约束。

据说除夕之夜,青年孔子与儿子孔鲤、女儿、妻子亓官氏阖家燃灯守岁,孔子为儿子、女儿讲历史故事,想想那场面甚是温馨,“讲古”的习俗,少数地区至今沿袭,大部分地区已然简化,年夜饭过后都是各种三五好友邀约游戏,打牌等,如果可行的话,希望“讲古”的习俗可以被更多人所熟知并延续下去,毕竟还是非常有趣的,在给后代讲故事的同时,不也是家庭和睦沟通的表现吗,其乐融融,万事皆宜。

节目演出

对于现代来说,年夜饭后看春晚是必备除夕日常,那么在没有电视节目的古代,他们年夜饭后会做什么呢?同样的是看文艺演出节目啦。

古时候的节目可比现在有意思多了,才子吟诗作赋,美人载歌载舞,还有各类杂技魔术、相扑竞技等演出,到点绽放的漫天烟花,周边街道看表演逛街的行人,呈现一幅热闹的温馨画面感,那时候的除夕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年味十足。

守岁

守岁,并不陌生吧,现在也保留着这个习俗,只是没有以前那么正式严格,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除夕守岁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现在我们没有这么重视,有时候看春晚扛不住了,直接倒头便睡。不过,寮胜于无。

压岁钱

小孩最喜欢的环节啦,压岁钱,也叫压祟钱,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为了抵制邪祟,庇佑晚辈健康成长,随着时代发展,压祟钱也逐渐演变成了压岁钱,晚辈开心的接受这长辈的金钱打赏,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压岁钱都是最受欢迎的习俗之一,毕竟收到红包的快乐,大家都懂嘛。

祭祖

古时,除夕当日,有着祭祖的习俗,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现在许多地区仍保留着除夕祭祖的习俗。

结语

无论哪个节日,都是因地而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只不过在古时,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细想起来,古时候的除夕才是真正的年味十足,现在的除夕夜看到最多的感慨便是:年味越来越淡了。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相信慢慢会得到改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