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拼图解论语》顺时施宜03-[11·14]闵子时言抨三桓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游梦僧

《论语》原【第11先篇第14章】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杨伯峻译文】鲁国重建国库。闵子骞说:“仍用旧库,不行吗?何必改建?”孔子说:“此人很少说话,但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

【钱穆译文】鲁人计划要改作长府。闵子骞说:“照旧样子,不好吗?何必改作呀!”先生说:“此人只要不开口,一开口,说话必中肯的。”

【李泽厚译文】鲁国人修建财库。闵子骞说:“老样子,又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讲话,一讲话就中肯。”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鲁国人改造长府,闵子骞说:“因袭旧制,又如何呢?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兴作呢?”孔子说:“这个人(要么)不辩说是非,且言必中肯在理。”

【游梦僧意译】鲁国人改造长府(此府为昭公被三桓逐出鲁国前所居),闵子骞说:“因袭旧制,又如何呢?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兴作呢?(季氏以前做了不臣的逆行,驱逐君王,现在不思悔改,反而想毁尸灭迹,何必呢!何不府衙沿袭旧制,人事恢复原来的君臣关系呢!)”孔子说:“这个人要么不辩说是非,要么就极合时宜,该说才说,且言必中肯在理。”

【详解】本文所解章句,是用闵子骞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来说明“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的。

在解读前,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论语》中,三桓的人多有出现,如孟懿子(孟氏)、季康子(季氏)和叔孙武叔(叔孙氏)。

下面,再介绍一段政治纷争,看起来与本章句毫无关系,实则闵子的话中所讽之事就源于此。

昭公五年(前537年),季武子罢中军。四分公室,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季氏手中,如《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乐祁曰:“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此说法与《论语》【16季氏篇03】相符——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昭公二十五年,昭公不顾劝阻而讨伐季氏,最后叔孙氏、孟氏助季氏对抗公室,昭公兵败,逃亡到齐。昭公三十二年昭公薨,至死未再归国。

自昭公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昭公出奔期间,季平子摄行君位

与本章解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昭公出奔期间,季平子摄行君位”这一句。又为什么此事与“鲁人为长府”有关系呢?

昭公伐季氏之事,《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记录如下:叔孙昭子如阚,公居于长府。九月戊戌,伐季氏,杀公之于门,遂入之。(白话文“叔孙昭子到阚地去,昭公住在长府里。九月十一日,攻打季氏,在大门口杀死公之,就攻了进去。”)

 

也就是说,昭公身为一国之君,被权臣逐出鲁国之前,就住在长府。所以,长府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季氏来说,那就像一座记录他欺君罔上的耻辱柱,时刻向鲁国人民提醒着他的不臣行为。为此,三桓肯定想把它夷为平地而后快了,恨不得用上原子弹了。

 

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认为“长府在就在呗,有什么所谓”。但对于春秋时期,打个仗都要“师出有名”的年代,时人均视名声如命的。所以,三桓自然视长府,自然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了。

“笑贫不笑娼”的时人,又怎么能理解“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人呢!

 

解读至此,本僧想起青岛旅游期间,路过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遗址——忠魂碑:日本侵华期间,建在青岛中山公园樱花路的中段。只可惜,国人不爱惜,而在建国后毁之,这无疑送了日本一份大礼——毁尸灭迹。如此愚行,可悲可叹!

题外话:鲁国国君当得的确够窝囊的。鲁昭公被三桓赶出鲁国,隔了一个国君鲁定公(他是昭公之弟),到鲁哀公(他是定公的儿子)又被三桓赶出鲁国。哀公二十七年,想请越国讨伐三桓,八月,哀公到了有山氏。三桓攻公,公逃到卫国,又逃到邹国,最后到了越国。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

 

言归正传。对于“长府”改作之事,咱引用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的解读,如下:盖鲁人之见长府,犹如见昭公,故三家欲改作之以毁其迹。闵子当时无谏诤之责,乃以微言讽之,长府之旧贯尚当仍,况君臣之旧贯乎!故孔子深赏其言。

 

此解读,本僧必须给钱穆老前辈一个大大的GOOD,并默默点赞。

讲完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其与本章的关联,咱下面解读字句。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15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主角之一。其人沉默寡言,但言必中肯在理。孔子的原话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为:《尔雅·释言》作,造,为也。建造,制作。

鲁人为长府:鲁国人(指三桓)改造兴作长府。即三桓欲改造长府,三桓“逐昭公奔于齐”这一历史见证的标志性建筑,改而毁之,大有毁尸灭迹之嫌。

仍:《说文解字》因也。因袭,沿用。

 

犹事也。

 

仍旧贯犹云照旧制。

 

修新与改作,两者有质的不同的。修新,即为沿袭旧制;改作,则大改大造,以致面目全非。

 

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因袭旧制,又如何呢?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兴作呢?

言:《说文解字》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即自我陈述是“言”,与别人谈论是“语”。说文解字》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言。现在使用“辩论”一词,容易让人感觉到是两人或多人辩论所以,咱因循现代人的习惯,修正为“是非”。

 

孔子说的“夫人不言”这句话,就很明显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此人说话很应时,平时不瞎说白话。这就点出了本章的主旨: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言必有中”之“中”字,字义很广,其中有:不偏不倚、直、正。如《礼记·玉藻》:“头颈必中”。《礼记·儒行》:“儒有衣冠中”。现在的齐鲁大地,山东菏泽一带,问别人意见,仍说“中不中”,音“仲”。

“有”字无义。

 

闵子骞弦外之意是:以微言抨击之,长府之旧贯尚当仍,况君臣之旧贯乎!白话文来说就是:“季氏以前做了不臣的逆行,驱逐君王,现在不思悔改,反而想毁尸灭迹,何必呢!”

正因此,尊古重礼的孔子,闻闵子言,赞之为言语得当、知礼识义也。同时也是借话,表示对闵子暗批季氏僭越的支持。

此章就证明闵子这个人,平时低调隐忍,少言寡语,但开口则必言之中时、言之有理,切中要害。其人隐忍而有智,所以能做到“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为人仁厚,不因嫌隙而出言非议他的父母兄弟)。

诚如见其父休妻之时,闵子一言十字,即能力挽家庭于将破之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可谓“言语及时中肯”也。

本文解读“时然后言”章,下一文将解读“乐然后笑”的章句,主角是孔圣人,那章诸多曲解,本僧解之以正视听,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11先篇第14章原文】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游梦僧直译】鲁国人改造长府,闵子骞说:“因袭旧制,又如何呢?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兴作呢?”孔子说:“这个人(要么)不辩说是非,且言必中肯在理。”

【游梦僧意译】鲁国人改造长府(此府为昭公被三桓逐出鲁国前所居),闵子骞说:“因袭旧制,又如何呢?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兴作呢?(季氏以前做了不臣的逆行,驱逐君王,现在不思悔改,反而想毁尸灭迹,何必呢!何不府衙沿袭旧制,人事恢复原来的君臣关系呢!)”孔子说:“这个人要么不辩说是非,要么就极合时宜,该说才说,且言必中肯在理。”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