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娱有意思的文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慢历史丨武则天的天下

2016-05-31  本文已影响491人  浅泓
慢历史丨武则天的天下

关于武则天的传说,不胜枚举,所有这些光彩,都不及“则天大圣皇帝”这个谥号,不过,武则天有遗嘱,她更愿意以“则天大圣皇后”身份陪在丈夫李治的身边,她的儿子依言而行,将她葬在乾陵,至此,关于武氏的传说也戛然而止。至于日后她的孙子李隆基一再改她的谥号,估计闲着也是闲着。

隋唐更迭

唐朝脱胎于隋朝,唐高祖李渊是隋文帝杨坚的姨侄,也就是说,李渊的母亲与杨坚的妻子是姊妹。而隋朝则脱胎于北周,把这其中的事搞明白了,也就明白大唐为何风气开化,不拘小节了。

李渊的爷爷李虎,汉人,外公独孤信,鲜卑人,也就是说李渊有一半血统为鲜卑人。至于李世民,则有四分之三血统为鲜卑人,因为他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人。

史书称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这样的男人,骑在马上,回头率一定很高。还别说,真是这么回事,“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看看,独孤信成了风尚的风向标,他的帽子不过被风吹弯了,众人见了,争相仿效。因此,如果遗传规律不出问题的话,他的女儿们也一定很美。从女婿的情况来看,也实在叫人艳羡。大女儿嫁了宇文毓,四女儿嫁了李昞,也就是李渊的父亲,七女儿嫁了杨坚,这三个女儿都成了皇后。

不过,赞叹归赞叹,对独孤信来说其实幽怨满怀。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他是被迫饮鸩自尽的,害他的人是权臣宇文护。

这事得说北周政局的纷扰。那时的北朝叫一个乱,先是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宇文泰从北魏将领摇身一变成了西魏实际掌权者。他死后,三儿宇文觉在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将西魏变成了北周。不过没多久,十五岁的宇文觉就被宇文护干掉了。

宇文护觉得宇文毓温和,好掌控,因此,让宇文毓继位,为明帝。宇文毓是宇文泰长子,二十出头,看似温和,其实有主见,这样一来,宇文护又不顺心了,怎么弄呢?他决定毒死宇文毓。一次宴席上,宇文毓没注意,吃了毒饼,不过,临死前脑子转的飞快,当着众人,宣布传位给四弟宇文邕。宇文邕就厉害了,他一上台就把宇文护干掉,算是为哥哥们报了仇,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再给他几十年时间,北周应该会被建设成强国,但他三十五岁就病逝了。临死前他心有不甘,因为他的儿子宇文赟实在太差劲,活着的时候还能教训他,他一死,就没人管了。宇文赟可高兴了,呸,早该死了啊。

宇文赟的老婆是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他做了皇帝杨丽华就成了皇后。不过,宇文赟有怪癖,看到喜欢的,就立为皇后,以至于后宫有五位皇后。人毕竟不是钢铁,宇文赟搞得太厉害,年纪轻轻就病歪歪,他不想管事了,禅位给长子宇文衍,宇文衍也就是杨坚的外孙,这下,杨坚就成了权倾一时的重臣。再说宇文赟,没多久就病去了,宇文衍成了静帝,他很识相,也不知是谁教的,主动禅位给外公。到这,北周成了隋朝。

杨坚也着实能干,南北朝的分裂状态被他统一了。当然,他的继承人杨广也很能干,但这人太聪明,一味想着达到自己的目的,忽视了大众的感受,加上战事连绵,很快便烽烟四起,各路好汉争相做山大王。这个时候,李渊也吃准形势,起兵了,经过不断征战,隋朝成了唐朝,李渊成了唐高祖。

当然,若不是玄武门之变,作为二子的李世民是做不了皇帝的,因为太子是他的大哥李建成。玄武门前,李世民杀了大哥和三弟,天下就是他的了。李渊只好哭哭啼啼做太上皇去。

唐初的情形便是如此,也难怪此后李世民的儿子们争太子之位争个不停。

苦其心志

武则天的父亲为武士彟,唐代开国功臣,不过在武则天十二岁时便死去了。家里顶梁柱一倒,难免不会被人欺负,而欺负孤女寡母的竟然是族兄,这事真是过分。想来武则天在十四岁便进宫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摆脱厄运吧。

李世民一开始很是宠爱武则天,不但封她为才人,还赐名“媚娘”,当然,少女武则天的娇艳也由此可见一斑。按照这种速度发展,武则天也许会成为贵妃。只是,后宫竞争太过激烈,李世民很快对她失去了兴趣,她只能在御书房伺候笔墨。但从某种程度来看,后来她能处理朝政,便是此时打下的基础。因为她不但有机会接触公文奏章,还能阅读书籍典章,同时也耳濡目染了李世民的办事方法。武则天有着与李世民一样的个性,甚至还要烈。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有马名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则天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对于这事,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武则天太过野性,手段太过惨烈,竟然将马杀了。连李世民也感到惊讶,责问,若是好马,不就被你给杀了。武则天的看法就牛气了,“良驹骏马,可为君主乘骑,驯服则用之,训不服还要它何用?”呃,这种解释怕是李世民也无法驳倒的,也由此可见武则天的驽人之术非同一般。只是,武则天太过锋芒毕露,让她在后宫待了十二年再无升迁的机会。

随着年岁渐长,等待武则天的命运究竟如何,恐怕连她自己也颇为迷惑。毕竟,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能够主宰她命运的皇帝又不肯给她机会。何去何从?她肯定为这个问题哀叹过。

后宫纷争

武则天机会的来自后宫纷争。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为唐高宗。李治能够成为皇帝,得益于他的柔弱性情,哥哥们在竞争皇位时,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说实话,他若是能与哥哥们成为竞争对手,鹿死谁手还说不定,这么看来,柔弱也有柔弱的好处。

李承乾是太子,为大哥,让他感到压力的是老四李泰。李泰成年后,按规矩作为皇子该去自己的封地生活,但李世民特许他留在京城。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李承乾虽为大哥,但有足疾,跟意气风发的老四相比,总有点比不上。更何况,李泰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主编了《括地志》,李世民非常开心,大加赏赐,搞得李承乾很不爽。与李泰相比,李承乾并不是个奋发向上之人,虽然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但李承乾更喜欢玩乐,他爱上一个叫做称心的太常乐人,李世民知道后,大为震怒,将称心杀了,李承乾为此哀伤了几个月。不过,这样的警示对他毫无作用,此后,他在颓废的路上,越发不像话。他决定暗杀李泰,但没成功,按理说,他应该收敛,但他一不做二不休,联合几位皇亲国戚,准备逼宫,要李世民让位。事件突然升级,到了谋反的级别。不过,事情很快败露,被逮的人一大串,这些倒霉蛋都被判了死刑,但如何处置李承乾,李世民犹豫了,李承乾的堕落让他心痛,要知道,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八岁便被封为太子,李世民从小将他当储君培养。当然,李世民对儿子们的爱多半是因为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英年早逝,李世民在悲痛之余只能深爱她留下的三个儿子,老四李泰成年后还留在身边大致基于这个原因。各种权衡之后,李世民将李承乾贬为庶人。那么,谁做太子呢?李泰显然已不合适,此时,老九李治走向了历史舞台。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中,李治最为厚道柔弱,当得知重任将压在自己身上时,他甚至大哭了一场。李世民选他,其实是无奈之举,虽然也有庶子不错,但作为舅舅的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要让自己的亲外甥做太子,他力保李治。长孙无忌名列初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可想而知他的威力。同时,李世民大概也觉得,让李治做太子,不但李承乾能保命,李泰也能保命。这个决定是各种利弊权衡的结果,但正所谓一因有一果,李治的出现则给大唐带来了一段女皇时代。

武则天是在李世民病重时与李治好上的,也就是说,李治在探望病重的父皇时,与伺候在侧的武则天对上了眼。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相互爱慕,也属常情。至于武则天此时的身份,想必李治并未顾及这些。李世民的血统四分之三为鲜卑人,李治则有八分之七,因为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

但李武之间这段感情随着李世民的驾崩而告一段落,武则天与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被打发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此时的武则天丝毫不敢设想自己有一天将重回后宫,虽然李治对她有好感,但后宫美女如云,她对他来说不过是过眼烟云。

而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事情总在不经意间被改变了。这事要说到萧淑妃,她在后宫中风头正健,让王皇后很不爽。王皇后决定以奇制胜,找来武则天,要她与萧淑妃竞争。武则天再次进宫的心态不得而知,但她显然抱着必胜的信心,很快,她抓住了李治的心,萧淑妃被她毫无悬念地打败了。第二年武则天升为昭仪,但昭仪这个封号已无法满足她,她盯上皇后这顶帽子,王皇后慌了神,只得与萧淑妃结盟,对抗武则天,可她们哪里是武则天的对手。655年,李治下诏废萧淑妃与王皇后为庶人,一个礼拜后,又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在这场后宫之战中,可谓狠到极点,她掐死出生才一个月的女儿,嫁祸王皇后,盛怒之下的李治哪来得及辨别是非曲直,把王皇后贬了算数。

一飞冲天

其实,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借助武则天的聪慧来对抗舅舅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不难想见,此时朝堂上反对声音最响的便是长孙无忌。但李治已决心要摆脱舅舅的控制,他重赏了识时务拥护圣明的李义府,他这样做当然是做给大臣们看。果然,一些人改换门庭,向李治靠拢,纷纷表示支持。后来,就连老臣中的李勣也说话了,这是皇上的家事,与外人何干。到这,李治终于有了理论上的支持,武则天做皇后也做的理直气壮起来。

武则天一旦理直气壮了,她的铁腕也就能使出来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作为她的心病,死。至于当初反对她当皇后的老臣们,一个个被罢黜,长孙无忌甚至连命也保不了,令他自缢。后宫纷争的结果直接导致朝堂上大臣的走势,亲武则天的那一派开始风生水起。

对武则天来说,阻挡的力量一旦消失,就没有人能够阻止她一飞冲天了。武则天开始公开参与政务,虽然她做的比较含蓄,眼前挡着帘子,也就是垂帘听政,其实她很快就要从幕后走到台前了。660年,李治风疾发作,只好放手让武则天处理朝政。“风疾”这种病似乎是大唐皇室的遗传病,明确记载患有此症的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半身不遂。另外,得这种病也与当时服用金石的风气有关。总之,三十三岁的李治病了,没法处理朝政了。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很享受,她渐渐成了事实上的皇帝。一个强悍的女人和一个病弱的男人之间,关系开始变得微妙,李治本不是平庸之辈,只是身体拖累了他,他显然不想看到武则天独掌大权的局面。664年,李治让宰相起草废黜武则天的诏书,这一次,可谓是李氏唐朝最后一次阻止武则天的机会,但武则天显然已掌管了整个大唐,她一接到耳目报告,就飞降到李治面前,让那张诏书变为废纸。接下来,武则天干脆与李治排排坐,一起上朝,合称二圣。武则天为了让大家接受女人主政的事实,特意怂恿李治跑去泰山封禅,按道理,封禅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皇后最多也就是看看,但武则天成功说服了李治,让自己亚献。做完这些仪式,赏赐百官,皆大欢喜。674年,李治基本只能与病榻为伴了,武则天觉得作为一个皇后已远远不能彰显自己的功德,她建议李治追尊祖宗,尊完李渊夫妇以及李世民夫妇后,李治夫妇也顺便成了天皇与天后。

当然,武则天若是一味追求权力不干实事,大唐显然会进入黑暗期。但她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她的治下,大唐前承贞观之治,后接开元盛世。至于她任用酷吏之事,与她的性格相符,酷吏被她利用完,扔了。

无字碑

武则天有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李弘和李贤较贤能,可惜李弘早夭,李贤是个废太子。李显和李旦较弱,这哥俩轮流两次做皇帝。

683年年底,李治驾崩,李显继位,为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氏是个有想法的女人,在她的怂恿下,李显决心提拔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侍中这个职务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还有封驳之权。李显这样做,武派就不乐意了,裴炎提出反对意见,李显很生气,开始放炮,“我就是把天下给韦元贞也不是什么大事,难道还在乎一个侍中?”此时李显二十八岁,二十八岁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实在不该,这话一传到武则天耳中,李显就惨了,才做一个多月皇帝,就被废为庐陵王,之后在湖北待了十来年,这十来年里,只有韦氏陪伴左右,不时给绝望中的他打气。

李显离开长安后,李旦成了唐睿宗,不过有了前车之鉴,武则天让这个儿子只能居于深宫中,不能干预朝政。

690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李旦这个唐睿宗被废,封为皇嗣,改名武轮。武则天这样做显然是为了过把皇帝瘾,但她的风光让侄子武承嗣产生了幻觉,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太子,于是上跳下串要搞掉李旦,可怜的李旦被这位亲戚折腾坏了。不过大臣们心里明白,不管武则天怎样折腾,只要她的儿子尚是太子,天下迟早还是李家的,因此,武承嗣的梦想只能是梦想。

698年,武则天重立李显为太子。李显苦尽甘来,回到长安,这次他吃一堑长一智,决定与武派搞好关系,他将永泰公主嫁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三思是武则天的另一个侄子)。但李显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接下来,他将失去一双儿女。事情源于一段八卦,李重润与永泰公主以及武延基一起嚼舌头,说谁呢?张易之和张昌宗。坏事了,这两人可说不得,这对俊秀的兄弟是武则天的心头肉。他们一告状,武则天就让孙子孙女们人头落地。这是701年的事,武则天快八十了,有点儿糊涂。705年,眼看武则天八十多了,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兵变,逼武则天让位。之后,李显登基,大唐重新归来。武则天受此打击,不久便去世。她死后,与李治一起葬在乾陵,她的陵前树着的是无字碑。虽是无字,但这里头的情绪够复杂。

且说武则天死后,懦弱的李显无法驾驭大唐这架马车,他信任与他同甘共苦的韦氏,但韦氏却与武三思好上了。李显头顶绿帽而不自知,也是可怜。韦氏有五个孩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安乐公主等四位公主。李重润死后,韦氏只能看着别的女人所生的李重俊成为太子,这让她心有不甘,而安乐公主也有打算,想做皇太女。安乐公主为人凶悍,甚至呼李重俊为奴,这让李重俊压力巨大,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他受不了了,决定动手,带人从外围包抄,先杀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再杀韦氏和安乐公主,但玄武门挡住了后半部分计划,这事到这就黄了。兵败后的李重俊只得出逃,后来被左右所杀。接下来,朝政就由韦氏与安乐公主把持,不过这对母女实在不像话,710年,有个胆大包天的地方官燕钦融上书指责韦氏淫乱,干预朝政。李显很生气,责令燕钦融进京诘问。韦氏心虚,让人将燕钦融当众摔死。这时傻傻的李显也受不了了,脸色变得很难看。之后,韦氏怕李显追究,与安乐公主一商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李显。

李显死后,韦氏立李重茂为帝,不过一个月不到,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率兵杀入宫中。李重茂退位,李旦重为唐睿宗。两年后,李旦禅位给李隆基,自己安稳做太上皇去了。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因为与武则天一样有个性的太平公主想独揽朝政,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由她推荐。李隆基为了能够顺利继位,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侄子与姑姑的争斗进入白热化,李旦实在受不了,干脆退位,由他们闹去。713年,李隆基先发制人,杀了太平公主的亲信,太平公主逃进南山佛寺,三天后才回家。这时,李旦出面为妹妹求情,但李隆基不想留有后患,将太平公主赐死家中。

之后,大唐在李隆基的治下,迎来了开元盛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