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六月我去了五个城市获得了三次思考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DJ2016

最后一篇blog大家纷纷开始写起了对数据新闻的思考、对自己的思考、对学期的总结或者是对整个专业的总结。确实,大三这一年佳昕姐、王喆姐才带着我们,让我们从不知道数据新闻是什么却自认为懂数据新闻的小朋友,成长到勉勉强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数据新闻在干什么,也算是入了门。

很庆幸能成为你们的学生,这三年才不算白过。

这个六月我去了5个省,当然这也包括了回家和旅游,这个丰富的六月也给了我一些思考,带给我一些改变。


上海:一个思路 一个调查 一个态度

今年的数据新闻大赛的获奖作品《Hurricane Maria’s Dead》我在之前就看过,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很迷惑,我不知道一个网络问卷调查到底为什么能被用在新闻报道中,并且还不是一小部分,而这整个作品都是由问卷调查而来的,问卷结果就是这个作品的数据库。当时也没有细想,大概觉得它也许不会获奖吧,看过也就过去了。

链接:https://hurricanemariasdead.com/index.html

在澎湃的数据创作者大会上,Quartz数据记者周优游,这个作品的作者之一,详细讲了问卷调查以及之后核实的过程。

首先,不得不佩服这个作品思考问题的角度,官方数据显示这场飓风一共导致64人死亡,然而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死?为什么而死?为什么在飓风发生几个月后还有人死亡?飓风属于突发灾难性事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追求时效性,去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死了多少人、救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大的损失等等,而这却是个花了非长久时间制作的比较大的调查新闻报道,关注了飓风导致的停电、人的精神问题等,间接导致了人们的死亡。周优游说,这也是一个通过数据报道反思政府行为的数据新闻项目,最后产生了一些影响力。

第二,不得不佩服这个作品收集数据的严谨认真。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作品质疑的点,为什么网络调查能作为一个新闻作品数据库?这不仅仅是个网络调查,在回收问卷之后的事实核查对与数据新闻来说尤其重要,数据能不能让人信服是整个作品的立足之本。作者将问卷结果对比了当地卫生局提供的死亡登记信息,并且出了二次问卷,对填表人进行了电话回访又做了一次采访。最终得到的487个案例其实和作者最初在和当地人聊天获取的“几千人死了”这个信息差别还是很大的,但这487个案例让人无可挑剔,也足以支撑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

这是上海的那次大会上最打动我的一个作品(当然也不排除小姐姐好看的原因),它让我获得了另一个选题的思路,给了我另一种获取数据的方法,让我感受到了一个记者的专业态度。


北京:最后一节课上的分享会

一边听着台上小姐姐们的分享讨论,一边看着班级群各种吐槽恶搞表情包,我好像记住了两点,挺重要的两点:不要读书了快去工作吧、男孩子不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是他们需要养家糊口。

从数可视的工作坊开始,和我们一组的新京报小姐姐,到在财新实习最后一天耿老师跟我聊天,再到这次的分享会,所有业界人都说:读研没意义,这个行业不看学历,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去读研就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先工作看看自己适合什么,不如先工作看看自己需要学什么,不如先工作有点媒体经验,要不然你就选择出国……可是家里没钱、不知道能不能保上研、好不容易选好学校准备考研的我能怎么办!

这段时间最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吧,或许是对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恐惧,或许是不读个研感觉缺了点什么,或许是家里人的要求,让我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再读几年书,十分恐惧万一没考上研没有学上怎么办。业界小姐姐们的话确实可以让我强行舒一口气,没考上就找工作呗,也不会差的!但也就是舒这“一口气”,下一口气又在恐惧没有学上怎么办。一边想说服自己直接工作也不错,毕竟过来人都这么说,一边又盘算着,怎样在考研之后赶紧考个雅思给自己留个后路……矛盾的个体,焦虑的六月。

至于记住的第二点,大概就是一腔热爱支撑你在这个行业走下去吧。热不热爱我不知道,至少知道不讨厌,但这个不讨厌能不能支撑我走下去我也不知道。好几个同学说“不打算做数据新闻了”“不喜欢数据新闻”,真好,你们至少能排除一个职业,但是我不能。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什么,特别不喜欢什么,好像什么都还可以,什么都能干,什么都不讨厌,大概注定平平庸庸吧,好想能找到自己到底热爱什么。


武汉:一个不可描述的比赛

对这个比赛倾注太多心血了,虽然最终获得了不错的名次,不错的奖项,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强行让后半部分的blog有个图

好像还是寒假的时候,组队想要参加这个带有“中国”头衔的看起来很厉害的比赛,正好又是课程作业,我们真的在全力把它做到最好,直到要上台答辩的时候还在修改作品。(哦对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在上海的时候,好像就是周优游小姐姐给了我们做成两条大分支的建议,才解决掉了fix永远不好用的难题)

在上海的时候我们的作品经历了最崩溃的时候,源于方洁老师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好像投票给了一个厕所的作品,好像不是你们。”这句话晴天霹雳直接让我们全组崩溃到感觉自己决赛都进不了,我们知道我们的参考文献《厕所碎碎念》也跟我们一样同时报名了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和数可视的比赛,我们也知道方洁老师的投票说的是数可视的比赛,但让我们直接认识到了,我们和《厕所碎碎念》放在一起,完败,一个比赛是不会让两个一样选题的作品同时获奖的(当时我们是这么想的)。

投票真的是这个比赛不可描述的开始,网络投票,众所周知,不靠谱到毫无参考价值,总归最后这个投票环节不算数了,这里也不再议论了。

抽签是这个比赛不可描述的第二步,接下来评委没有看过作品、评了10个一等奖40个三等奖等等都注定了这个比赛的不可描述。(感觉写了这么一些吐槽要完,我什么都没有说过)

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受众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数可视的比赛是由专家评审的,对于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是最好的平台,而我们厕所这种科普向的、新闻性较弱的注定淹没在人山人海里。而湖北大学的这个比赛靠答辩来定胜负,作为内容容易理解的科普类选题,加上小游戏这个新颖的方式,再加上答辩同学的强大口才,让我们能够在“乍一看”之下获得成功,大概正如我们一开始开题报告里写的,受众是普罗大众吧。


一个想到哪写到哪的blog,大三结束了,被数据新闻折磨的日子也暂时结束了,未来有缘再见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