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日更达人联盟

虚伪的大人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4人  妙所

一次,我给十位五、六岁的孩子讲绘本故事,向孩子提出一一个问题:“假如你的妈妈不在了,你会是什么心情?”有四位孩子非常干脆地回答:“没什么感觉!”我惊异地问:“为什么会没感觉呢?”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因为还有其他人陪呀!”在我的印象中,这四位小家伙都是灵气十足,想象力丰富,喜欢思考的孩子。不知这些孩子的妈妈听了这样的回答,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儿?

这让我想起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何合隼雄,提及他阅读的一首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诗——

大人  (中谷实)

不管谁来了,

看到我

“又长大了”

“上几年级了”

“就要上三年级”

“这么快啊

上次还是一年级呢

我记得”

说着就来摸我的头

大人们啊

总是说着同样的话

     

何合隼雄读完这首诗大受震动,他评价道:“虽然孩子内心有着无限的宇宙,大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总是说着同样的话'。大人说上一句'又长大了',摸摸孩子的头,就觉得是在跟孩子'对话',或者是在'疼爱'孩子了。但是,这些什么都算不上。孩子早已认真观察着大人,看穿了他们的老一套。孩子的目光透彻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是啊,我提到的那四位孩子,不知在他们的妈妈身上看到了什么,不然怎么会“没感觉”呢?在我看来,在这些孩子这个年龄,妈妈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应该是无可替代的呀!可他们的感受谁又能替代呢?

这引发了我的深思:真正意义上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呢?生了孩子你就是妈妈了吗?大人如何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人呢?

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他们(父母)做得太完美了,我太崇拜他们了(大意是这样)。不少父母以为生了孩子就可以对孩子为所欲为,整天唠唠叨叨,装腔作势;太多大人错误认为孩子好忽悠,在孩子面前说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来蒙骗孩子。殊不知,沾沾自喜的父母也罢,自以为是的大人也罢,倘若不把自己的真面目呈现给孩子,他们的灵光一闪,立刻会照见这成人玩的可笑的把戏。

我奉劝那些自作聪明的父母和大人们,在孩子面前老实点,不然你们只会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