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婚姻家庭篇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小孩教育,是要均衡发展,还是要扬长避短?

2022-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简书谭谈心

1.

现实教育中,均衡发展是主流。

家长们认为,孩子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否则这会制约他的一生的发展。体育要好,身体是革命的本身;音乐也不错,将来拥有一门乐器爱好,有一个优雅的兴趣;画画可以提升美感;书法提升专注力;学校功课更是每门都要均衡发展。

尤其是在学校,如果严重偏科,或者某一门科目考砸了,就意味着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得不到一个优秀的分数,也将不能考入心仪的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基础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是龙应台说给儿子的话,却在千万名家长的心里引起共鸣。

我要孩子去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将来有自由的选择权吗,不就是不希望小孩将来不用被迫谋生吗。而努力读书,怎么能不均衡发展呢。如果严重偏科,将来怎么能拥有选择权?

我记得一个典型的案列,我读初三时,各个科目的成绩很均衡,总分得分就很高,最终考上了县一中。而当届有一个同学,各科学习都很好,但因为在初二叛逆,拒绝学会英语(我们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严重偏科,最后遗憾地与县一中失之交臂。一次考试,不同的结果,也意味着不同的人生道路。

于是,现实中就存在大量的焦虑的父母,给自家的小孩上报各种兴趣班,或者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作业完成后就母慈子孝。

我们可以说,均衡发展可能有很多弊端,但无疑是现代子女教育的主流,也是现在教育和选拔机制的主流。因为,高考,对于大多数来说,都是实现人生进阶的最大的上升通道。

存在即是合理,均衡发展可能更会适应于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 

2.

前段时间,我参加由攸贝读书会组织的亲子故事会,主讲人是敖德,耕林童书馆创始人、总编辑。

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不太耳熟,看他个人介绍,美术专业,编辑出版过畅销图书《不一样的卡梅拉》,目前国内销售4800万册。卡梅拉这一系列书很不错,适合3-6岁大孩子阅读和亲子阅读。之前跟大宝买了一套,大宝当时很喜欢。

在亲子故事会上,敖德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带娃经历和感受。正因为他的细心陪伴,他和9岁儿子共同创作了一本图画书《搞定爸爸的十个绝招》,然后把版权卖给了几个国家。

在会上,敖德分享了他一个自己认可的育儿观点,就是扬长避短,就是发现、鼓励、拔高小孩擅长领域的天赋,比如说阅读、写作这一块;而包容小孩存在自己的短处,比如说学校读书成绩。

他说,他小时候成绩也很差,所以儿子成绩差是正常的。但是,他走上美术这一条路上,发扬强大他的长处,现在取得的成就并不比那些成绩好的人差。

他认为,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是靠拔高长处来突破的,而不是靠弥补短处来实现的。短处再怎么弥补,都补不过来,还不如加强长板的发展。

我们进入社会之后也会发现,均衡发展只是平庸的表现,只有在某一个领域擅长并深耕细作的人,才更容易成功。我在之前的《做擅长的事,才能成就自己》中写道: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只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扬长避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在事业上取得突破和有所作为。

何况,在小孩教育中,均衡发展对于部分有天赋的孩子来说,无疑于扼杀他的天赋。因为短板无论怎么样去补,都很难成功,反而会导致小孩丧失信心,很可能把天赋和长处也给丢了,弄得两头讨不了好。

大家都知道,韩寒的文章写得好,但其他的科目都是挂科的。如果整个家庭和学校,甚至社会,都只追求均衡发展,那么韩寒最后就会丢掉自己的长处,泯乎众人。

毛泽东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把学习重点放在他所擅长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而对自然科学课程,则无心学习,成绩也奇差无比。

比尔•盖茨上学时,在他喜欢的计算机和数学课程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得很强;但遇到他不喜欢的课程,就学得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最后从哈佛大学辍学,创办了微软公司。

太多的成功案例,让很多家庭认为均衡发展是门门都学,门门都不精,从而支持扬长避短的教育理念,果断放弃那些没天赋的项目,聚焦到有天赋的项目上来。 

3.

那么到底是要均衡发展,还是要扬长避短?

均衡发展的支持者,一般就会说到“木桶理论”,也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装得更多的水,就必须补齐那些短板。均衡发展的小孩可以更好适应于当今教育体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可以取得一定的选择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未来并不需要拥有多高的成就,只需要拥有选择权,实现人生的富足即可。

但扬长避短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发明了一个“斜木桶理论”,木桶是可以斜过来的,斜过来的桶可能可能装得更多的水;而此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短板来决定,而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也是“长板理论”,所以一定要发挥优势,突出长处,加强长板,很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均衡发展和扬长避短两派的理论和实战,都斗得旗鼓相当。作为家长们,时常会认为均衡发展对现在更合适,时常会认为取长避短对未来发展更好,左右摇摆,无法定论。

分歧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之前有木桶理论,后面发展了斜木桶理论,现在把两种理论进行结合进行解读,又发展成了新木桶理论。新木桶理论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好桶底,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其次,桶箍要牢固,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最后,加强发展自身的长板。新木桶理论并不强调自身的取长补短,而是强调与他人联合起来,大家分别将自己最大最长的那块板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打造一个大木桶。这个大木桶装的水会远远超过各个小木桶装水之和的。 

4.

那么我怎么认为的?

我认为:

1)首先,打造一个好桶底。

桶底不牢固,或有洞,装多少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无论装多少水,最后都盛不住。

桶底是什么,是任何能力之下的完整的心智和人格。一个人只要有完整的心智和人格,将来无论做什么,有没有出息,都没有关系,他都能好好过他这一生。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未必不是福气。

那么,如何打造桶底?用爱和规矩。

爱,对阴,在于滋养,在于包容,在于接纳,存于每个人心里的那一片柔软。

规矩,对阳,在于规则,在于遵从,在于惩罚,存在每个人对天地法则道德法律的敬畏。

爱的教育,只有阴阳结合,阴阳平衡,子女才有完整的心智和人格。有了完整的心智和人格,才会有了厚实的桶底。

2)其后,要均衡发展。

当今社会的教育体制,人才选拔机制,都是利于均衡发展的人员。这些人员可能不是具备某一方面的特殊的才能,但他可以拥有入场的门票。只有进场了,才会给你舞台,让你有机会展示你的长处和优势,否则你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就象现在很多大企业招聘新员工,先看学历,看是不是985或211,如果是,则把简历留下来,再来面试挑选。假如你是普通本科的,或者你都不是本科毕业的,那么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这很现实。学历在进入门槛之后不重要,但是进入门槛之前很重要,因为进入门槛之后才有发挥能力和展示特长的机会。

3)再后,要扬长容短。

均衡发展是理想化的结果,但现实中总有一些孩子,在某一些方面,拥有超人的天赋,但某一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那怎么办?这个时候要像敖德先生,充分拔高和发展小孩的天赋长板,要把长板发展成为优势,好到让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并且对其短板缺点进行包容理解,只要短板,达到勉强合格的水平,不影响整体的平衡即可。

其实,短板可以适当补的,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鼓励,明天再比今天进步一点点,再次表扬鼓励。很多短板的产生,是与周边其他人进行比较产生的,从而影响家长和孩子的判断,进而家长焦虑孩子着急,越补短板效果越差,最后花大力气去补短板,弄得长板也没有啦。

为什么要适当补一些短板,就像一个木桶,那个短板短得没有,整个桶少了一块木板,整个桶能箍得稳吗。

4)最后,要做好桶箍。

不管你有多少长板、短板,都需桶箍把它们紧紧并在一起。如果存在空隙,或裂隙,也是不能装水的,至少会影响装水量。桶箍把长板、短板和底板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自我的能力管理和整合能力。你会发现,在学校学习好的孩子,不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也有优异的表现。这是因为,因为长板的存在,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和自主能力,他会有意识地弥补短板,以及去开发第二块,甚至更多块长板。

做好桶箍,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在将来的一天,小孩长大后,他可以把桶箍取开,抽出自己那个最长的板子,与别人的最长的板子,进行组合,做一个新的桶箍,打造一个全新的巨大的木桶。这个巨大的木桶,其装水量,是远远超过几个小木桶自有装水量总和的。

5.

最好总结一下,小孩教育最好的策略应该是,打造强底板,前期均衡发展,后期加强长板、管理短板,以及培养其具备打造桶箍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