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两周年;也谈微小说写作
今天,我满两周岁啦。
有点晕。我仔细一看,两年来才写八十几篇文章,十一万多字,比很多初入简书的文友,都要落后一大截,更别说那些日更大神啦。
凡事皆有原因吧。自从2016年12月下载简书到2017年10月底,我只发表过一首无病呻吟的小诗。直到2017年重阳节才写了一篇《今又重阳》,投了散文专题。
这么说来,我入简书的时间似乎也只有一岁多,虚岁两周岁嘛。我是不是有点洋洋得意,在这里装嫩了。
总的来说,我来简书目的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纯情少女。因为,我知道我的才华不足以支撑我靠写作赚钱养家,那么就好好的上班挣钱,然后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一样,躲在被窝里玩玩简书吧。
所以,我的老婆常常说简书就是我的一个小情人,不过她对于这个小情人还是挺放心的,因为这个小情人占据了我的灵魂却近不了我的肉身。
有人说,玩简书有一些小决窍,我不想探究,也不想知道,也没有加入任何写作联盟与社群。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写作的路上默默前行,但是,我也有幸结识了不少简友与日更大神,下面,我想谈谈我这一年多来的写作体会。
闲话少说。南国的冬天也挺冷,我还是钻进被窝,再切入主题吧。
十一月份以前,我一直是简书《茶点微小说》、《乡土故事》和《故事》的推荐作者。尤其是简书最难过稿的《茶点微小说》,我有幸成为其中六七八个专题推荐作者之一,并有几篇微小说入选简书官方公众号《茶点故事》。
对于茶点微小说,我从最初的屡投屡拒到屡投屡中和进入推荐作者位置,个中滋味,我想初入简书的简友们也深有体会。
以下,是我在写作微小说时的一点体会与心得,不知对与不对,愿与广大简友分享并希望得到您的指正。
微小说是一种介于短篇小说与散文之间的新兴文学体裁。微小说要求作品的构思巧妙与短小精悍,其情节严谨且语言简洁,结尾巧妙和出人意料。下面结合我的几篇文章,来谈一谈微小说的几大特点。
一、篇幅。
微小说要求文章篇幅短小,作品在构思和行文上尽量保持语言凝练,不拖沓冗长,作品前后布局合理。我刚开始在写送蘑菇这篇文章时,全文1140字,接近300字用在铺垫,后面人物心理刻画笔墨不多,人物形象欠丰满。所以说这是一篇不算太成功的文章。有了这一篇文章的不成功,后来的文章,我就会在这方面加强注意。
二、立意。
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与动机。创作微小说要求文章立意新颖,能带给读者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新的启示,使文章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我在《鲤鱼精》一文结尾处写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另外在苍天有眼一文:也许这就是天意。有些事情,你刻意费尽心机,往往无功而返;你凭着良心去做事,上苍也会眷顾着你。
三、结构。
微小说要求作品在结构上严密,把时间、地点与人物集中压缩,使文章结构简练精致,所以必须在选材和布局谋篇上下功夫。比如文章萨摩耶,全文七百多字,刻画了商人钻营的嘴脸和为官者腐败的人物形象。
四、结尾。
微小说结尾要巧妙,要出人意料,文末令读者拍案叫绝。比如我的文章好大一条鱼,正当马所长准备用力拉鱼竿的时候,突然从水里跃出一个人来。文中把潜在水底往鱼钩上挂鱼的人,比作一条大鱼,最后来一个点精之笔。
再来分享我常注意的几种写作技巧。
一、文章的文笔。
很多简友给我留言,说文笔不错,我有点受宠若惊,不过,我确实在每篇文章的文笔方面,花费了很多功夫。
我认为好的文笔,不一定非要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和锦上添花的词汇。如果你的文章有温度、思想有足够的深度,你的文章中的句子,也会为人所引用。
好了,我还是和你分享一下,我在写作微小说的时候,在文笔方面的某些细微处理吧。
1) 微小说要求语言简洁,同一个字或词尽量不要反反复复出现,比如小说在对话中不要频繁出现一个“说”字。我们在需要写对话体时,尽量不要出现你说、他说、我说和谁说。
比如:
三妹离婚了,回到娘家,在床上哭泣着,三妹爹娘喊三妹吃饭的对话。
有的作者可能会这样写:三妹娘说、三妹爹说。
“孩子,起来吃点饭吧。”三妹娘说。
“孩子,别饿着了,起来吃点吧。”三妹爹说。
我一般会避免这样的写法:
“孩子,起来吃点饭吧。”三妹娘俯下身子,擦了擦眼泪。
“孩子,别饿着了,起来吃点吧。”三妹爹轻轻拉了一下被子。
以这种方式展开对话,文笔流畅的同时又加强了人物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总结:不要重复出现一个“说”字。
2) 另外,文章写好后不要急于投稿,要反复修改,不断打磨,修改也会有助于文笔流畅。毕竟,十有八九的作者在简书平台写文章,也希望有人阅读吧。
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局限于用眼睛看,还要用嘴小声朗读,哪怕只是动动舌头,读起来要流畅不拗口。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写的文章,反复地修改和打磨,要对文字本身的字面意思,有透彻的理解,每一句读起来是否通顺,如果你的文章,自己读着都嫌拗口,还叫别人怎么读下去呢。
在生活当中,揣摩不同人们的对话,做到表达准确无误,方便我们在日后写文章的时候,选取符合人物形象的语言刻画你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同样几个字或词语前后组合不一样,表达或刻画人物的效果会不一样。
比如:
“起来赶紧吃饭”和“赶紧起来吃饭”,一乍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具体情节与人物对话中,仔细推敲起来还是有区别的。
当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大量优美动听的词语,也有助于文笔流畅。
二、文章的承上启下。
有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每段的开头也会频繁出现相同与相近的字眼。比如每段的开头频繁用到“这时候、然而和总之”等等,有的一篇文章写下来,出现十几个“总之”,这时候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巧妙替换与过渡,保证段落的自然转换与内容的紧凑。
下面摘取我的文章相亲中的几段,其段落与段落的意思不一样,又做到了上一段落与下一段落自然转换。
集市上的土特产品,新鲜水果,各种时令蔬菜真不少;炸油糍粑的,卖豆腐脑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尤其是卖牲口的地儿,人们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会儿齐声喝彩,拍手叫好,原来有人在这儿耍起了猴把戏。
四喜也猫进去看,大姑使个眼色,把巧云拉到一边,走出十多米远,躲在电线杆后面,嘴贴在巧云耳根前说:“你看对面的肉铺,穿红衣服的那个姑娘,就是三妹,你瞧那屁股翘得,绝对是个生儿子的料,还有胸前那一对儿,奶两三个都没问题。”
巧云喜上眉梢,一把拉住大姑,还要往前走几步,大姑不让往前走,免得三妹认出大姑。今天逢热场,杨记肉铺前面围满了人,三妹一会割肉分条,一会斩大骨,一会撸起袖子镗斩刀,又用围裙擦擦额头的汗水。不大会儿功夫,一边肉就卖完了。
上一段尾有人在耍猴把戏,下一段开头就有四喜猫进去看;上一段有三妹那一对儿,奶两三个孩子都没问题,下一段开头巧云自然会喜上眉梢。
三、文章的伏笔。
以上文章形式上的转换,是我在写作时就考虑和安排好的。那么,内容的真实性与文章的伏笔是分不开的。有的文章读着让人感觉不真实,内容上有断层或衔接不上,或者说牵强附会。后来我在写作的时候,也会注意埋下伏笔。
比如我写的一篇合影中的两段,原文如下:
忽然,天空响起几声惊雷,瞬间下起了瓢泼大雨,合影的人们倾刻间化作鸟兽散。
李局长没有左右傍身,站立不稳,砖头一滑,身体失去平衡,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磕掉了两颗门牙。
李局长为什么会突然摔倒,并磕掉两颗门牙呢。因为我安排了一场雨,这在前文中我也埋下了伏笔: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大有风卷残云之势。
为了确保摔倒的顺理成章,我还提前设置一个伏笔,原文如下:
砖头是旧的,凹凸不平,摞在一起有点七拱八翘。好在左右有人靠着,李局长勉强能够站稳。李局长满嘴堆笑,心里暗想:“这主意真不错,权力在手,身高果然不是问题。”
这样一来,李局长摔倒,门牙被磕掉就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好的伏笔,能起到突出作品主题,丰富文章的内容,让大家恍然大悟,使整个事情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微小说篇幅短小,所以要求文章紧凑、衔接与过渡自然。写长篇小说就不一样,可以天马行空,这边刚写完小琴和福生在荒郊野外,匆匆忙忙办完那个事,调转笔头又可以写那边的王二麻子和李歪嘴,在集镇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以上。
由于水平有限,我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反复修改几次,有时候,我会全身心投入读几次甚至更多,边读边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关于微小说的写作分享,我想也适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吧。
在简书平台写作,我愿虚心接受简友们的意见,我在写作过程中就得到过不少简友和老师们的指导,但也会有人听不得这些善意的话。
如果我的这一篇关于微小说写作分享的文章,能够让我听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我将会不胜感激,这将对于我在微小说写作和认识上,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