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邀》中三个普适性问题的思考
文|亦暖
今天看了《十三邀》对话林志玲,突然迸发出很多想法。
众所周知,人的烦恼基本来自于与身边人的比较,当你失落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欣喜,会不自觉得认为全世界都是快乐的人,就你一人孤独,而这种孤独会被自己的情绪无限放大。我认为《十三邀》这个节目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救赎。
许知远是位知识分子,他有知识分子独有的清高和孤傲,我想很多流于表面的解释是无法说服他的。他要的,一定是掩藏于外表之下的真实,所以他与林志玲对话的时候,说出了很多艺人不敢说出的话。
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眼光,当然,知识分子的头衔也会让他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喜欢用他的观念提前定义一个人。我想这场谈话,更多的是他给自己的一次打破旧观念的机会。而看节目的人,也正好从逐渐深入的谈话中找到自己的内心诉求。
那么对话林志玲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很打动我,许知远问林志玲:“你有没有很丧的时候?通常怎么解决?”
志林姐姐回答:“会有,一定会有,通常这种时候,她会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独自疗伤,或者看一部电影,或者大哭一场。当然,很多时候还是通过繁忙的工作,让自己忘记孤独和沮丧。”
我想,人最难做到的是承认孤独,并独自面对孤独。因为在孤独面前许多人是束手无策的,我们除了硬抗还能有什么好的疗愈方法呢?我不太相信有人真的不害怕孤独,也不太相信非常长久的孤独对人的身心健康毫无影响。
听到志玲姐姐这样女神一般的人物谈及自己疗愈丧和孤独的方法时,我不禁释然了,因为每次看见她都是在聚光灯下,那个完美到近乎无与伦比的女人,可是她依旧有着内心无法碰触的丧与脆弱。
孤独,丧,疗愈这样的话题相信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或者作家写烂了,可我们遇见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为学校从未教过我们如何面对自己,面对孤独。
许知远问林志玲:“你觉得模特、艺人、高学历等等哪个身份和你自己最贴切?”
林志玲回答:“我觉得是志玲姐姐。因为论演戏,我也没有演得多好,论模特,我也没有很多人专业,可是身边的人叫我志玲姐姐的时候,我会因为曾带给大家正能量和温暖而充满使命感,并且会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演艺圈的美女众多,最重要的真的不是比谁最漂亮,而是你有没有真的在别人心里被记起。一个演员的辨识度就和作家的文风和擅长的领域是一个道理,作家写出好的文章也许最初是建立在对优秀领域作家的模仿上,可最终还是会找到属于自己得心应手的特质。然后从一而终的写下去。演员也是如此,被观众所熟知和记住的一定不是一个宽泛的外表,更多的是表演或者性格上的一些小特质。
最后一个问题许知远问林志玲:“是否对爱情还抱有美好的幻想?”林志玲想想回答说:“虽然到这个年纪了,我很不想让大家每次询问的时候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虽然也会心急,但是周围的过来人还是会跟我说如果找不到一个合心意的结婚,那还不如自己单过。”
许知远说:“难道你不认为婚姻没有幸福的吗?”
志玲姐姐睁大眼睛望着他说吃惊的说:“你太悲观了吧,我还是会看到许多年过半百的老人依然幸福的在一起,婚姻中可能会有争吵,可不代表那不是幸福的婚姻。”
的确,现代社会女性独立了,越来越不会受制于婚姻,在看过周围破败不堪的婚姻之后会越来越不相信会有美好的存在,也可能美好都是相对而言。但若连期待都没有的话,哪里还有幸福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