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创业@IT·互联网

如何提升自学能力—《把时间当作朋友》书摘

2017-04-12  本文已影响222人  nonviolence

01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受信息的过程,,所以,在此之前就要有一个甄别所输入的信息是否可靠、有效的过程——这显然需要依赖长期培养
的甄别能力。
输入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处理
需要记忆的:记住,并且还要依靠反复才能真正记住;
不能全部记忆的:用文字存档,并且还要想办法保证将来不可能找不到;
刚输入的信息与过去曾经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但并不是完全一样——花时间甄别以便将来使用的时候不出差错;
刚输入的信息如果与过去曾经输入的信息有关联的话——想办法弄清楚是怎样的关联。
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融会贯通”。

02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标志之一。
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不停的阅读、观察、理解、交流、沉淀、筛选而实现的。
一个人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
在一个图书馆体系从未真正有效建立的国度,互联网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价值的终极体现;

03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里说的是写作能力中最基础的一种:写出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把语文和文学过分紧密联系起来,乃至于忘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同理,在社会或者职场中,一个人被定义为文笔好,其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意味这别人会找你帮忙写报告,写总结,甚至写情书,但文笔能力背后,强大的逻辑思考,信息调配,演绎,输出能力,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这样的能力,能够运用在解决任何问题上,可悲的是,有些文笔好的人,对自身这种能力也不自知,以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骚客自居,或迂腐,或偏激,无异于端着金饭碗乞讨,然后为世风日下而感伤悲愤,令人唏嘘。
所幸,如今自媒体和内容创业(这两者并不能完全当成一码事)潮流,让一些文人有了用武之地,但即使如此,心智的开化程度,对于写作者实现自身的价值而言,仍然有决定作用。

我们的语文教育忘记了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不用说”生动“了。

04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很多人正式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我个人的建议是去自学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因为有关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文档,互联网上有最广泛最全面的资源。并且,优秀的资源万网是英文文档,所以,顺带还练习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肯定不仅仅是一举两得。

05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选择性输入——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但是对于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心智的人来讲,”选择性输入“是个可怕的敌人。

这个机制就相当于手机的操作系统保护,想要解锁更多功能,实现更高管理权限,要先把机子ROOT,或者越狱。作者说时间管理其本质是管理自己,那么想要拿到最高级的管理权限(没错,即使是自己,你也没有最高的管理权限,至少,你的意识没有这个权限),作者提供的方法,其实可以当做一个自我ROOT攻略。——听起来有点像自宫攻略的味道,咳咳,不用意这些细节(严肃脸)......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我们最好的工具——纸笔
有空的时候,或者干脆定期找出一段时间,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观点记录下来。
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究竟在什么地方

个人经验来看,过一段时间后,当时觉得重要的,也没那么重要了,当时觉得无所谓的,反而开始渐渐有了分量,以前反对的会慢慢理解,而以前支持的,也会更加客观的看待。
这段话很像是青少年时期无病呻吟的成长体验或者爱情体验,看多了也烦,但确实是人人都有的真实感受,原因也很简单,青少年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成长很快,自然带来了很多观点的改变,而那个时候的情感,在心智、心态、物质生活都不太稳定的阶段,通常是来去匆匆且不无遗憾,自然也是引发了无数感时花溅泪式的呻吟。
不过,这个阶段的经历却恰恰是人生经验疾速增长的阶段,通常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在18岁,15岁,30岁可能呈现差别很大的状态,便是由于生活

给人生带来了太多观念的改变,而当我们自以为稳定下来,却发现时光还在匆匆流逝,自己却已经成了套子里的人。

这样的记录会时任何一个有着这样良好习惯的人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06 了解学习的进程
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

更有可能是个平缓阶梯或者无规则起伏波动的向上趋势曲线

就像练武功的层级一样,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层肯定比第六次厉害很多,但却是很多人投入一辈子精力而修炼不到的境界。

如果,你把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你最终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满意的进展。
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你曾经的放弃,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是对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造成的——在频繁发生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你居然坚持了那么久,你其实是多么的有毅力啊!

2017.4.11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