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个时代(20)——“挑肥拣瘦”
春节大人们见面总要问“你家今年走油了吗?” “走油”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年年春节都要上演的节目,也是在《春晚》出现之前小孩子们天天最盼望的日子。
“走油”一年一次。大约在春节的前两三天,人们把节省下来的白面做成油条、麻花和各式小点心,再把萝卜丝和绞肉团成一颗颗丸子。小心翼翼地把积攒了一年贵如“春雨”般的半桶油倒入锅中,待油滚烫后,再把的这些准备好的食物一一放入油锅里炸。随着锅里的油渐渐变少,长得“胖胖”的、金灿灿的各式点心陆续出锅,香味也就弥漫到了大街小巷。这个过程就是隆重的“走油”,油都“走”掉了。大人们在炸东西,小孩子们边吃边帮忙。对于一年之中多数时间吃玉米面饼子的我们,等待“走油”这一天,给胃口加点“油水”,就显得何其重要了。松软香脆的点心把我们带到了“神仙”的世界。这几盆油炸食品,我们一直可以享用到正月的十五。
《乔家的儿女》中大哥给他的弟弟妹妹们吃的”神仙汤”是用猪大油做的。在我们的城市,那时候每月油的供应量是一人“三两油”,也就是每人一天只有一羹匙那么多的植物油可用。若过年要“走油”,平日里一定要节省油的使用量,日积月累,攒到年底就有油可“走”了。但人平日吃油太少会造成营养不良、会脱发的。一个替代植物油的方法就是吃动物油。那时候人们买肉一定要挑“肥肉”买。而肥肉也不多,因为没有太多饲料来喂猪,那时的猪长得也是“瘦肉型”的猪。人们把肥肉从买到的肉中分离下来,切成小块儿,放到锅里慢火炼,一会儿油就从肉中跑了出来,香味就飘到了四周。把油倒到一个瓷罐里慢慢冷却,再把剩下的肉渣放到盘中,撒上一点点咸盐,立即就成了“抢手货”了。你一个、我一个,香香脆脆的,用不到几分钟,盘子就见底了。我第一次到国外的超市里竟然发现了炸猪皮,原来炸的肉渣和猪皮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小零食了。冷却后的猪大油变得洁白如玉,这是当时我们炒菜的“神器”了,大人们把装猪大油的瓷罐放在橱柜的最顶层。
小学有位同学早晨饿着肚子去上学,兜里总是揣着几瓣蒜。饿了吃口大蒜,把胃口辣得麻木就感觉不到了饿。我妹妹也学着用大蒜来麻醉胃口,中午回家就变得饥饿难耐。她站到炉台上够到了装猪大油的瓷罐,用勺子挖出来一点,抹到饼子上,吃下去立即解馋又解饿了。后来我们又有了新的改良,把玉米饼子放到炉子上烤得焦黄,再抹上猪大油吃起来更香。
我们家那时猪大油主要来自猪骨头。我妈妈在商店工作,那时候叫“合作社”。猪肉是凭票买,而猪骨头不需要“票”。卖肉的人会把猪肉剃完剩下的骨头卖给职工。我爸爸负责熬骨头汤。骨头汤煮上大约30分钟后,汤的上面就飘着一层大油。他用小勺子一点一点地把油撇出来,一个油花都不肯放过。这样我们就有了一碗猪大油,可以吃上一阵子了。
猪大油炒菜特别香。记得一个夏天,妈妈用了猪大油做辣椒炒茄子,虽然没有放肉,但吃起来味道特别地好。也许是因为菜辣,也许是天气热,家里男孩子们都把上衣都脱掉光着膀子吃。这吃相被窗外邻居阿姨看到了,第二天便问我“你们家昨天吃什么好吃的,咋整得热火朝天的?”
现在的人们既“害怕”肥肉也害怕“猪大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在我们的那个时代很少听说,那是因为大家身体的器官都在“底负荷”运转。当食物不再供不应求,饺子不必等到过年再吃的时候,我们就敞开了自己的胃口,山珍海味、暴饮暴食,过多的食物、过多的油脂把我们的器官累坏了。目前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三高”,我们已经成为了“三高国”。认识到这一点,大家现在买肉都专”拣瘦”的买,吃油也只吃植物油了。医生建议肥肉尽量少吃,推荐吃鱼和鸡肉。 “挑肥拣瘦”记录了我们那一代人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为了身体,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吆。
猪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