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破局.解密后母戊大方鼎
这是名符其实的国之重器,是世界青铜史上最大,最精美,最重的“礼器”,岁月变迁,它历经风雨沧桑,从高高在上到深埋地下,到发掘出土,再被掩埋,重新出土,直至被列入国家级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这就是“后母戊鼎”。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尊高1.33米,长1.16米,宽0.79米的青铜器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所以称为后母戊鼎,又称为“司母戊鼎”。它铸造于距今约3200年的商王朝,据说是商王祖庚和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商王武丁之妻妇妌是一农业科学家,擅长种植庄稼。妇妌去世后,他的儿子祖庚和祖甲也先后成为商王,父子三人开创了商王朝一百多年的盛世。他们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决定铸造一只鼎用以祭祀,这便是“司母戊大方鼎”。“戊”是妇妌死后的封号,意思便是:祭祀母亲戊。妇妌也因这只大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后母戊鼎”于1939在河南安阳由民间乡人发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激烈时期,为防鼎被日本人抢走,便又将其重新掩埋,直到1946年6月再次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50年代称重时达857公斤,但到90年代重新过磅时就只剩832公斤了,在40年里时间里氧化变得越来越轻。
据专家推算,“后母戊鼎”制造出来时应该重达一千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饕餮纹,云雷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然而司母戊鼎也只是众多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中的一件。商周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除祭祀用的大鼎之外,还有比较小的用来盛酒的爵,以及用来储存酒的中等青铜器,还有青铜乐器等等。
那么古人是如何制造出这么庞大的青铜器的,古人的青铜制造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高温下的青铜液体,不能直接拿来塑造。古人便想出了“陶范法”铸造,就是将制作陶器的粘土,打造出一个中空的模型,将高温下的清铜液倒入其中进行固定和规范。司母戊鼎的制造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要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由此可看出当时的冶炼技术也只能掌握在王室贵族手中,只有统治当权者才能同时组织起这么庞大的人员进行制造,平民是制造不出来的。
据相关考古证据表明,早在5500年前的时候,生活在今天土耳其境内的赫梯人就已经掌握了冶炼技术,由此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冶炼技术是由西亚地区传入的。然而西亚地区的先民只是发明了一项单纯的技术,中国古人却将其变成了一道复杂的工艺。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整套周密先进的工艺程序,将这项技术做大做强,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气势恢弘的青铜文明。中国的青铜制造虽起步较晚,但就其工艺技术和取得的成就而言,却可以称得上是独步天下。
中外青铜时代的风格迥然不同,其他古文明的青铜器都很小,很粗糙,他们主要适用于生产生活,没有精美的大器;目前为止世界其它地区出生的青铜器总重加起来也不足司母戊鼎的重量。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则多是用于礼仪和祭祀,称为“礼器”,制作精美,至今没有发现过与农业和生活有关的青铜器,将青铜器造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有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由王室贵族制作成功后,便成为权力和王室的象征,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所特有的性质。
古人的智慧结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文明,青铜器制作在当时来说是与财富集中和剥削压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是劳动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和代价的。
那么青铜冶炼技术又是如何从遥远的西亚地区传入到古代中国的呢?这不得不让人展开更多的思考,难道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开始进行世界贸易了吗?是纯贸易行为,还是学术交流?有太多问题今人无法得到答案,还有太多的未解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