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巨人的陨落》
如果是一本讲述真实历史的书,未免枯燥乏味;如果是一本纯粹发挥想象力的小说,也只是让脑袋爽了一把。
但是将真实的历史和小说的手法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完美:在畅快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历史的浩瀚烟尘,大国角力与阶层恩怨齐飞,革命血流与儿女情长共色。这本书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我其实回答了为什么这部反时下短篇小说潮流的大部头,能够让全世界好多人三个通宵疯狂读完。我实际上还算是利用国庆假期不紧不慢看完的。
有必要好好表扬作者以还原真实历史为初衷的写作态度,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这个以整个一战为背景的小说,在大国关键人物方面用的是真实姓名,并合理安排了历史真实人物的活动,虚构的小人物也非常符合历史情境,穿插有真实地点的历史事件,连时间推进都严丝合缝。
为了不误导读者,书写完之后还给到各方专家矫正。比起完全不顾历史事实,只顾意淫赚票房的《甄嬛传》《芈月传》之流,良心好太多了。我的态度就是,所有的文学、影视,创造巅峰体验是好的,但降低认知侮辱智商不行。
然后,在人物设定上,作者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复杂,多一个嫌多,少一个嫌少。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反映这么大一个历史图景,人物设定必须要照顾的历史的各个层次和角落,作者用人很精,尽量做到了让一个角色充当多个身份,跟更多其它的角色发生关系,不然将需要更多的角色。
比如开幕不久出场齐聚一堂在英国贵族庄园的各国外交要人,全部各自担任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同时又彼此千丝万缕。比如英国的比利出身于无产阶级,父亲是工会领导,姐姐是贵族管家但与伯爵有私情,比利和父亲在伯爵的矿厂工作,比利后来随伯爵出征发过和远东(碰到从俄国逃到美国又被征兵回俄国的无奈列夫,同样列夫也与很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跟伯爵一路死磕,被伯爵陷害,又被姐姐办的报纸用舆论救出,到最后姐姐与伯爵成为政敌……
感觉作者是先安排了分布在英、德、美、俄四个主要国家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几个家族人物,然后随着剧情演进让他们交织在一起,然后继续推动剧情发展。而几乎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当时各国社会一类人的生存状态。
在剧情的节奏上,作者掌握的非常好,甚至略显“狡诈”。故事的情节铺排非常细密,几乎没有“垃圾时间”,总是在一段剧情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转换场景,这也是害得不少人通宵熬夜的原因之一。好在我没有入戏太深,并没有熬夜看。
对话丰富、特写较多也是这本书给人丰富体验感的原因,很多时候都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置身其中,忘记时间、忘记自己,进入人类共同体的巨大共情之中。这本小说既丰富体验,又提升格局。
在对待历史各国和各阶层人民的态度上,作者几乎做到了完全的客观和不偏不倚。作者就是一个全知叙事者,无论是站在哪个人物的角度看人看事,都很好照顾到了那个人的“情非得已”,对于国家之间的博弈也是如此,完全没有偏袒。
这样的视野是很珍贵的,完全做到了带领读者进入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不同国家意志的政治格局,让我们从大量的细节中感受到了历史演进的必然性,以及身处那个时代的爱恨情仇。相对于二战,一战文学相对少很多,我们的了解也肤浅很多。而二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战的延续和翻版,所以一战历史其实更为重要。这本书末尾其实也为二战埋了不少伏笔,包括希特勒的出现,我在猜作者是否正在谋篇写一个二战历史小说,名字是不是要叫做《巨人的崛起》,哈哈。
美中不足的是,也让我觉得有些遗憾的是,为什么另外一些一战主要国家比如奥地利、法国、土耳其居然没有人物被写进去,甚至事发地塞尔维亚也应该有,不过考虑到把这些加进去作者得耗费成倍脑力了吧。还有,就是对于列宁等几个布尔什维克的安排我也不是太满意,出场太晚,没有预埋伏笔,而且对于列宁的描写太少。当然,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介意这些。
最后谈一下对书名的理解,好像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因为乍一看,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小说,巨人的陨落到底指什么是很难第一时间想到答案的。我觉得不该指国家,一战结束之后,英、法、俄都不算衰弱,德国是衰弱了但不足以代替整体,美国是趁机强大了但并不显眼。
我认为应该是欧洲的君主制和贵族阶层,一战之后德国、俄国、奥地利、土耳其的君主制都倒台了,因为欧洲的贵族参战都是身先士卒,到战争结束贵族死亡一大半,无法维持社会影响力了。可惜的是这一点又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到,或许还有更好的答案,谁知道呢?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值得一读。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