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识“可证伪性”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218人  浔视

          浅识“可证伪性”

        初识“可证伪性”也有些许时间了,真正看到“可证伪性”限定性的解释是在《世界观》(Richard DeWitt,夏日出版社)一书中。

        我最早对“可证伪性”的粗浅甚至错误理解是:“可证伪性”指科学理论均可被证伪,即任一科学理论只能是某个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符应解释,一旦时空范围发生变化,即原有理论时空基础出现动摇或延展,则原理论立即失效。这也是多数人对“可证伪性”的误读,《世界观》第七章就提到,“有些作者会倾向把可证伪性讲成理论本身的特性:也就是说,有一种常见但很不好的看法是,这个或那个理论是可证伪的或不可证伪的,但很清楚这并非最适当的说法。”因为科学理论必须是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本身已具有可证伪性,已无须刻意强调。所以,该书第七章里紧接着指出,“可证伪性”是一种面对理论的态度,而不是某个理论本身的特点。如某科学家A相信某种理论是正确的,而一旦出现新的足够的证据确证科学家A的理论不可靠,科学家A也愿意放弃其所持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即可以称科学家A看待理论的态度是可证伪的。

        科学发展史上,“可证伪性”之所以被定义和强调,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理论的时空条件变化(不可信理由)很容易捕捉,但人的主观认识却很难改变。纵观科学发展历程,无论古今,无论观测手段或检验手段是难是易,任一成形理论最后被突破或被证伪,都是该理论原有时空条件的客观变化被人捕捉到的结果,即客观变化总能让人捕捉到。相较于客观,人的主观认识却很难改变,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所谓科学家,要让改变其所持有的某种理论或观点,必须要有足够的客观解释对其原有理论体系形成破坏性打击。因此,“可证伪性”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面对理论的态度。

        二是能否接受“可证伪性”,最难的是争论出现在了两个不同的维度。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宇宙世界的认知,如一个是宗教维度的认知,一个是科学维度的认知,其任何一方都很难根据对方的论证让自己接受“可证伪性”。如历史上关于地球是球体和大地是扁平的两个观点的争论,任何一方都无法接受“可证伪性”。

      三是“可证伪性”是推动科学发展最可贵的开放态度。正是因为“可证伪性”是我们对所持理论的一种态度,也直接反映人们主观认识的开放程度,而人类不断更新旧有认知的过程,恰恰就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因此,“可证伪性”应该成为我们最可贵的品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