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范雎说秦王
范雎本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与须贾一同出使齐国,齐王爱其才,私下赠送了礼物,须贾以为范雎暗地里将魏国情报出卖齐国,才获得如此厚礼,回来后报告国相魏齐,魏齐大怒,重打范雎,范雎奄奄一息,众人都以为他死了,范雎求看守他的人救他一命,日后重谢,看守他的人报告魏齐,将他的尸体带出去处理,趁机救了范雎,范雎逃往秦国
秦国此时正是蒸蒸日上之时,可是也有问题,内部华阳太后,穰候等四权贵独大,对外路线也不明确。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 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与谋兵事。
范雎前来说服秦王,目的就是取代穰候,成为国相,他这一出手,就能看到范雎对形势的判断精明,对人心的理解,对说话的把控能力,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话语的主动权,秦王在交谈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范雎前往宫中拜见大王,他直接入王巷,群吏大呼,就是走了大王的专用御道,引发大王周边人的疾呼,范雎是因为不认路,无意中走的吗?当然不是,他是佯不知王巷入其中,故意走进王巷,为啥?一来引起大王的注意,我非常之人就有非常的行为,主要是在二来,二来啥,他开口说了一句话,我到秦国,只知道秦国有太后,穰候,不知道秦国还有大王。
他说完这句看起来半吊子的话,明明就是话里有话,但是不解释了,秦王也是聪明人,并没有什么说治理他怠慢等罪啊什么的,而是跟正常人一样,把所有人撤退,然后再问范雎,你这么说、肯定是有什么话说,有什么东西要指点我。范雎继续装傻,回答是是是、然后又不说了,越是这样,越激起秦王的好奇心,秦王连着问了三次,好了秦王的好奇心也完全被调动了,范雎开始表演了。
范雎就是聪明人,功名利禄之前,先得保住身家性命,没了身家性命,其他都是浮云,所以在未说后面的话之前,先给秦王表忠心,下威胁,就是无论他后面说什么,秦王你不要杀我脑袋。毕竟他是什么心态,秦王不知道,秦王又是什么样的人,他也不清楚,他得为自己身家性命做考虑,他给自己开场立下三个不让秦王杀他的理由。
一我提前和你打招呼,我说的话即使国事,也会牵扯到你们家亲戚,二,我是衷心耿耿,并无私心,全都是为你好,三你要是杀了我,这事传出去,以后秦国就再也招不来愿意效力之人了。
秦王也不傻,立马回到,您就是老天爷派来的,让我能够明知于世的,有什么就别藏着,说吧。
范雎在来之前就已经盘算好了,不可操之过急,毕竟秦王都不了解你,所以他决定谈对外方针,批判穰候越过赵魏国境,攻打齐国,夺取齐国城池,虽然赢了,但是攻占的城池又不能据守,因为跨境太远,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齐国交好,攻打赵魏,夺取他们的城池,夺一个就算是一个,夺两个就算是两个,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秦王也认为是对的,并且调整了对外方针。这言下之意,就是否定了穰候的错误路线,那么秦王对穰候的信任就会下降,而新人范雎自然而然会成为新方针的推行者,获得秦王的信任,获得被赋予的权力,果不其然秦王的心已经转到范雎身上,范雎当了客卿,而后面的事也像范雎设想的一般。
范雎越来越宠信,时机也就越成熟,第二次交谈中,直接点名穰候的存在就是秦国的威胁,秦王如果不早做打算,说不定以后秦国就不是秦王子孙的秦国,这个观点太有杀伤力,秦王不会不去想,想了就不会不去对穰候设防,果然后面穰候被罢黜,范雎也算是成功上位。